🤖 Figure 03 與 Unitree R1 雙雙入選《TIME》年度最佳發明:人形機器人成為焦點 🌍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你是不是也曾經好奇,人形機器人什麼時候會真正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2025 年 10 月,《TIME》公布的「年度最佳發明」名單,正式給了我們一個答案——來自美國新創 FigureFigure 03,以及中國 Unitree 推出的 R1,雙雙入選。

今年榜單中,這兩台人形機器人的出現,背後傳遞的不只是技術突破,而是「走進家庭」與「走進教室/實驗室」的兩大方向。

這篇文章,我會帶你掌握新聞重點、整理事件時間線,補充你最想知道的細節,最後給你一些觀察與思考。看完,你會明白:人形機器人離我們的日常,已經不再遙遠。🚀


兩台機器人,兩個里程碑 ✨

在《TIME》公布的 2025 年度最佳發明中,兩台人形機器人同時上榜,這其實是相當罕見的事。

左圖為Figure 03,右圖為Unitree R1

左圖為Figure 03,右圖為Unitree R1

首先是 Figure 03。這台機器人由矽谷新創 Figure 打造,被設定為「家用型人形助手」。在官方展示中,Figure 03 已能夠完成折衣服、幫忙裝洗碗機這類日常任務。雖然還需要人類協助,但它代表的訊號很明確:人形機器人不再只是展演或研究的成果,而是真的被設計成「放進家裡」的產品。🏡

另一台則是 Unitree R1。這家總部位於杭州的公司,過去以四足機器狗聞名,而 R1 是它們正式跨入雙足人形的嘗試。最大亮點是售價——5,900 美元,相當於不到 20 萬台幣。這個價格直接把雙足人形機器人從「科研實驗室專屬」拉到了「教育單位、研發者與創客社群」都能負擔的區間。以往人形機器人動輒數十萬美元,R1 的出現,讓人形機器人有機會真正普及化。📉

《TIME》的評選標準包含「原創性、影響力、效能與企圖心」,當 Figure 03 與 Unitree R1 同時入榜,等於宣示了 2025 年是人形機器人「開始實用化」的關鍵節點。一台強調家用落地,另一台推動價格普及,這就是今年最大的訊號。


從發表到入選的時間線 🗓️

如果我們把這件事放進時間軸來看,就能更清楚理解它的重要性。

2025 年 7 月:Unitree R1 發表

Unitree 在 7 月下旬正式發表 R1,釋出展示影片:它能跑步、能做側手翻,甚至模仿拳擊動作。最震撼的不是它的敏捷性,而是價格——5,900 美元。這幾乎是一個「破壞性定價」,意味著任何一所大學的機械系、甚至創客實驗室,都能買幾台回去教學或開發。從這一刻開始,人形機器人不再只是少數菁英機構的專利,而是被打開給更大範圍的社群。

2025 年 7–9 月:Figure 03 的細節公開

Figure 在這段時間裡陸續釋出 Figure 03 的細節。他們強調 Helix 系統——一個「視覺、語言與動作決策整合」的架構,讓機器人在家庭這樣複雜又多變的環境中,能夠更好理解人類指令並執行任務。不僅如此,Figure 也特別在硬體上做了家用化設計:例如軟質外殼避免碰撞傷害、改良聲學系統方便語音互動、無線充電底座、以及電池安全的提升。這些細節,顯示他們是真正把「放進家裡」當作產品目標。

2025 年 10 月 10 日:《TIME》公布榜單

這一天,Figure 03 與 Unitree R1 一起被列為「2025 年度最佳發明」。在 TIME 的說明中,Figure 03 被形容為「能幫忙處理家庭日常的助手」,而 Unitree R1 則因「超低入門價,推動教育與普及」而受到肯定。這也是第一次有兩台人形機器人同時入榜。

這條時間線告訴我們:Figure 與 Unitree 分別走上「家用化」與「普及化」兩條不同的路線,卻在同一時刻交會,構成了產業的轉捩點。


深入補充:你最想知道的細節 🔍

很多讀者在看到這則新聞時,心裡一定會冒出幾個問題:這兩台機器人到底能做什麼?價差這麼大,代表了什麼?接下來我就幫你整理最重要的三個面向。

1. 定位與應用場景

Figure 03 的定位非常清楚:就是「家用助手」。它能完成家務任務,但強調的是「人機協作」。換句話說,它並不是要完全取代人,而是與人類一起完成工作流程,例如它能幫忙把碗盤放進洗碗機,但啟動程序還是需要人類來操作。這樣的設計,其實比「完全自動」更符合目前的技術現實,也能更快落地。

Unitree R1 則完全不同。它不是要進廚房幫你折衣服,而是要進教室、進實驗室。低價的優勢,讓它更像是一個「教材化平台」:學生與研究者可以用它來做動作控制、感知融合、AI 強化學習的實驗。就像 Arduino 或 Raspberry Pi 曾經推動開發者文化一樣,R1 可能會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普及教材」。

2. 技術重點

Figure 03 的核心在於 Helix 系統,把「看懂場景(視覺)」、「聽懂人話(語言)」、「正確做事(動作決策)」串在一起。這是一個產品要能在家庭裡「有用」的關鍵。另一方面,硬體上的家用設計,也讓它更安全、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Unitree R1 則以「敏捷動作」與「可編程性」為核心。它擁有 26 個自由度、25 公斤重量,還可搭載 Jetson Orin 作為教育版運算平台。雖然不比高階人形強大,但它的設計就是要讓更多人「買得到、玩得起」。

3. 價格與擴散效應

R1 的 5,900 美元是一個關鍵數字。因為這代表一所大學不只買一台,而可能一次買五台、十台,讓學生同時動手操作。當規模上來,社群會快速累積教材、範例與演算法,進而推動生態系繁榮。這就是所謂的「群體效應」。

相對地,Figure 03 雖然沒有公布明確價格,但它走的是另一條線:透過任務能力與安全性,爭取家庭與辦公場域的「信任度」。換句話說,它不靠低價,而是靠「可靠度」打開市場。


總結與觀察

對教育與研究單位來說,Unitree R1 會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它讓「跨領域專題」變得可能,學生不再只是看影片或做模擬,而是能真正操作一台會走、會翻的機器人。這樣的累積,未來會快速擴大人才基礎。

對企業與消費市場來說,Figure 03 則是另一種訊號。它證明「家庭裡的場景」已經被嚴肅看待,並且開始有廠商願意解決安全、續航、聲學互動等問題。雖然它還不能完全取代人類,但這種「能幫忙的小助手」其實更符合真實需求。

總結來說,2025 年的這兩台機器人,分別走出了「讓更多人玩得起」和「讓更多人用得安心」兩條路。未來,我們要關注的不只是技術有多強,而是—誰能最快把資料、場景與用戶需求串起來,做出真正能被長期使用的產品。

如果你喜歡科技觀察,記得追蹤我 Mech Muse,我會持續帶你看懂科技趨勢背後的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40會員
604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聯絡我:mechmuse32@gmail.com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0/13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 DEEP Robotics 最新工業級人形機器人 DR02。你會了解它為什麼強調 IP66 防塵防水、寬溫耐候,如何從四足演進到雙足的時間線,並搞懂 IP 等級的差異與實際應用價值。最後我也會整理 DR02 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意義,幫助你掌握「從表演走向上工」的關鍵轉折。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 DEEP Robotics 最新工業級人形機器人 DR02。你會了解它為什麼強調 IP66 防塵防水、寬溫耐候,如何從四足演進到雙足的時間線,並搞懂 IP 等級的差異與實際應用價值。最後我也會整理 DR02 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意義,幫助你掌握「從表演走向上工」的關鍵轉折。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看懂 Google DeepMind 最新發表的 Gemini Robotics 1.5 與 1.5-ER。我會先解釋新聞亮點,再用 時間線 整理它的演進過程,接著補充大家最想知道的幾個「關鍵問題」,最後提供我的觀察與台灣產業的應用啟示。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這不只是一次技術更新,而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看懂 Google DeepMind 最新發表的 Gemini Robotics 1.5 與 1.5-ER。我會先解釋新聞亮點,再用 時間線 整理它的演進過程,接著補充大家最想知道的幾個「關鍵問題」,最後提供我的觀察與台灣產業的應用啟示。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這不只是一次技術更新,而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 Fourier Intelligence 在上海工博會發表的 **GR-3C「Astronaut」人形機器人**,從產品規格、演進時間線到應用場景完整解析。讀完你將清楚了解它與國際同業的差異、最可能落地的場域,以及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在從「炫技」走向「可靠值班」的新階段。
Thumbnail
2025/10/13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 Fourier Intelligence 在上海工博會發表的 **GR-3C「Astronaut」人形機器人**,從產品規格、演進時間線到應用場景完整解析。讀完你將清楚了解它與國際同業的差異、最可能落地的場域,以及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在從「炫技」走向「可靠值班」的新階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什麼是 AI? Artificial Intellgent ㄧ個數位大腦 電腦新物種 模擬人類的腦神經 整合2D與3D的繪圖視覺 在Bing 裡面基本上分為這幾個類型: 逼真的3D動畫 動畫虛擬人偶 展示攝影 可愛貼圖 二為圖例 電腦科幻虛擬人偶 公司標誌 卡通電影海
Thumbnail
什麼是 AI? Artificial Intellgent ㄧ個數位大腦 電腦新物種 模擬人類的腦神經 整合2D與3D的繪圖視覺 在Bing 裡面基本上分為這幾個類型: 逼真的3D動畫 動畫虛擬人偶 展示攝影 可愛貼圖 二為圖例 電腦科幻虛擬人偶 公司標誌 卡通電影海
Thumbnail
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產業市場預計在2030年達到36.2億美元。目前醫療保健、製造業、零售業與金融相關組織是採用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的領先產業。文章介紹利用AI對話機器人(GeniAltX)能幫助個人及企業提升效率的情境與案例。企業正利用AI打造對話機器人,成為客戶服務或企業內部助理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產業市場預計在2030年達到36.2億美元。目前醫療保健、製造業、零售業與金融相關組織是採用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的領先產業。文章介紹利用AI對話機器人(GeniAltX)能幫助個人及企業提升效率的情境與案例。企業正利用AI打造對話機器人,成為客戶服務或企業內部助理的關鍵角色。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Thumbnail
特斯拉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新款Dojo晶片宣布投產,帶動市場續關注在AI晶片、模型訓練投資、機器人供應鏈、電力、鏡頭、感測、電源與電壓管理、液體冷卻技術。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科幻電影描繪的場景即將成真?AI機器人問世?
Thumbnail
科幻電影描繪的場景即將成真?AI機器人問世?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
Thumbnail
文/BonBon 今年美國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簡稱CES完美落幕,由美國新創業者研發的個人數位助理裝置「Rabbit R1」在CES 2024初亮相便銷售一空,並引起廣泛討論!
Thumbnail
文/BonBon 今年美國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覽會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簡稱CES完美落幕,由美國新創業者研發的個人數位助理裝置「Rabbit R1」在CES 2024初亮相便銷售一空,並引起廣泛討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