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是一座吃的城市;黑門市場,則是這座城市的胃。位於難波地區的黑門市場,距離地鐵站不過幾分鐘腳程,巷弄之間瀰漫著海鮮的鹹香與炭火的煙氣,一早便擠滿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與當地人。這裡不是典雅的百貨地下街,也不是現代化的購物商圈,而是一條充滿人情味與煙火氣的美食街,舊時大阪人稱它為「廚房的延伸」。

踏入市場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攤位招牌,日文漢字、霓虹燈、手寫價牌交織成一幅熱鬧的畫。海膽、鮮蝦、帝王蟹、和牛壽司一字排開,師傅手起刀落,魚肉細如雪片,擺盤俐落又講究。遊客一邊排隊、一邊拍照,空氣中混雜著「おいしい!」的驚呼聲與相機快門聲,熱鬧得彷彿節慶。


黑門市場不僅有海鮮,也藏著許多大阪特色小吃。章魚燒的攤位前總是大排長龍,師傅熟練地用鐵籤轉動著一顆顆金黃的球體,最後灑上海苔粉與柴魚片。那股「嗶嗶」聲與香氣,是大阪的節奏與靈魂。還有新鮮水果攤,整顆削好的哈密瓜、草莓、葡萄切成小份,放在透明盒中,方便邊走邊吃。日本人連街頭小食都講究乾淨與美感,讓人吃得安心又賞心悅目。

走著走著,市場深處有些攤位販賣著乾貨與調味料,像是昆布、柴魚片、味噌與醬油,許多主婦專程來這裡採買。老闆會細心介紹不同種類的出汁包,還會教你怎麼煮出道地關西風味的湯。那份親切與專業,讓人不覺得自己是外地人,而像是被邀請進一座傳統的廚房裡,學習一門老手藝。

黑門市場的可貴,在於它不只是「觀光市場」,而仍保留著生活的脈動。早晨七八點,還能看到送貨的老伯推著手推車穿梭巷弄,餐廳的廚師們來挑選最新鮮的漁獲。等到九點之後,遊客潮湧入,市場瞬間轉變為另一種熱鬧的節奏。這樣的轉換節拍,讓人感受到大阪人生活與觀光並存的自然節奏。

午後離開市場,陽光照在濕潤的石板路上,反射出微微光影。黑門市場或許不像京都的錦市場那般古雅,但它的真誠、煙火氣與笑聲,正是大阪最迷人的地方。有人說:「來大阪,不吃黑門,就不算真正到過。」這話一點也不誇張。

走出市場時,朋友手中還有一顆大福。街角的風,混著炭香與笑語,彷彿在說:這裡不只是旅程的一站,而是讓人記得「食物能帶來幸福」的地方。黑門市場,就是大阪人生活的縮影,也是一場味覺與人情的踏青漫步。

看到這裡會不會覺得缺了甚麼?沒錯,我要在下回說。吃在黑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