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沒有非常熱衷於愛情故事,卻對時空穿梭類型情有獨鍾,只要跟時空有關的影視作品,盡量都不想錯過,所以最初看到《他年她日》的文案,其實蠻感興趣的…可是當看了第一版預告後,感覺會「中伏」,所以跟《風林火山》一樣,入場前已調整期待,不過電影的實際成品比想像中更為「災難」。

《他年她日》俊男美女拍的愛情故事卻得不到觀眾支持
設定出錯?感受不到男女主角相愛
電影名字直白易懂:男的一年就是女的一天,身處不同時區的兩人,如何交織出令觀眾動容的愛情故事呢?影視史上有很多類似概念的愛情故事,有關逆時空的設定,亦總有人會挑剔邏輯,但愛情故事從來不需要精確的邏輯,而是說服觀眾男女主角的確在相愛。而《他年她日》的「災難」,就是在於觀眾感受不到男女主角何時、為何、怎樣相愛(所謂When Why How)?
故事打從一開始要利用旁白交代設定,包括「長年區」與「優日區」的源起及運作,就已經令人皺眉頭了;將「長年區」佈置成像第三世界國家的樣子,讓「優日區」的女主角(袁澧林)如探險般「濟貧」兼義診,有種高高在上的不舒服感;當劇情安排她遇上了仍是少年的男主角,她未心動他已著迷的時候,觀眾仍然一臉懵懂。根據設定推進劇情,男主角不斷換人演,終於演到青壯年時期(沒錯,許光漢其實只佔電影約一半戲份),觀眾還是不能投入兩人相愛,有時甚至會被奇怪的特技場面嚇倒…既視感?模仿經典電影卻沒有感動
經歷了很多觀眾沒有投入的情節推進,到最後女主角腳傷癒後一個月(等於男主角的三十年),重回「長年區」舊地,看到男主角的靈位(類似的東西),還有他為女主角描繪的模樣,個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劇組想經營這種「追憶曾經愛過的人而惘然」的結尾嗎?忽然聯想到早前網上點到的老港片《朝花夕拾》最後一幕…

老港片《朝花夕拾》現在看來很粗糙,但情感真摯,結局成功令觀眾惘然
改編自亦舒同名小說的《朝花夕拾》,講述未來人女主角(夏文汐)意外穿越到過去,與男主角(方中信,當時叫符力,因為電影大紅把藝名改成戲中角色名字)相戀,只是女主角始終要回到未來,最後她看到男主角墓碑留給自己的說話,忍不住哭起來…個人覺得這場戲跟《他年她日》的結尾有像,只是感染力完全不能相比。
其實講述影視史上有很多「逆時空相戀」的愛情故事,例如《奇幻逆緣》、《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等等,基本上只要讓觀眾感受到男女主角相愛,就不會太計較「逆時空」的邏輯問題,可是《他年她日》卻令觀眾一直計較設定是否合理,這種「成功」令人出戲的效果,也算是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