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道文化》底層生活的惡之道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The Hidden World of the Yakuzas(2024)

The Hidden World of the Yakuzas(2024)

花開花謝櫻花一瞬,日本極道將消逝洪流?

拍攝過無數黑道電影的導演-笠原和夫,日本編劇協會在他過世之後曾在他的自傳中表達他的拍攝這些黑道片的想法:「只要日本社會還有人繼續對黑社會份子抱有歧視,日本的黑道電影就不會消失。」

作為過去幫日本幫派、東映公司拍攝許多任俠電影的笠原和夫,本身對黑道並無好感與美化,但是從兄弟道義到無仁義之戰,也代表這位導演對黑道的看法,呼應台灣同樣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當不被主流接受,無可奈何走向極道,所代表也許是另一種更邊緣的深淵。

《日本黑道文化》是法國導演-麥克普拉贊,是目前最新描繪日本黑道世界的上、下兩部紀錄電影。電影訪問多個現役、退役的日本黑幫成員,從知名不斷分裂內鬥的山口組,到新成立的地方小幫派幹部,和匿名人士與專業研究日本黑道學長、交手警察等,並回過日本極到歷史和如今越難生存的處境,和日本社會的新崛起的現代之惡。

raw-image
raw-image

《日本黑道文化》是什麼電影?

網路社群回覆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我喜歡壞壞的不是壞掉的」,過去也正所謂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說法,雖然都只是一種戲劇張力跟玩笑性的發言,但壞與叛逆的確給人一種吸引力,更正確的來說,通常這種「喜歡的壞」代表的是:一種對抗體制、特立獨行的展現。而為什麼喜歡壞壞的而不是壞掉的,因為在民主世界這種壞的叛逆是一種可控、且展現多元、與眾不同的樣貌,但壞掉的,可能是指這種壞已經超出一些道德底線,甚至不惜傷害自身或他人,甚至帶有惡的成分,當超越底線的「壞」出現,那給人的感覺不再是魅力、而是一種恐懼。

這也是為何我們對影視中黑社會與現實黑社會觀感上的差異,因為無論怎麼說在戲劇或電視電影中的黑道、壞人,怎樣都是一種藝術的表現、甚至模仿現實的方式,透過包裝下展現出美好、讓人期待與嚮往的樣子。但真實中我們並不希望這樣的惡與壞的出現,甚至最好就是視而不見,與他無瓜葛。

這樣對待惡的方式,日本可以說是表現得相當直接且明顯,不管是暴力團ヤクザ(黑道)或未成年ヤンキー(不良少年),真實世界的犯罪構成與上下層級關係,都表現出日本人所謂的「非日常」。這也讓我們往往只能透過一些黑道電影或影視中搞笑、殘酷的物語,去想像這些被日本歸類在社會底層的職業生活是怎麼一回事。

raw-image
raw-image

過去其實拍攝關於日本極道的紀錄片很多,法國導演麥克普拉贊拍攝的《日本黑道文化》(2024)算是最新的日本極道,在日本社會中的近況,因為日本政府對於黑道的反制,和現在日本年輕人對於黑道世界並沒有狹義濾鏡,日本黑道人數從全盛時期的18萬人,如今只剩約1萬多人。

麥克普拉贊的紀錄片一直以來對於歷史上的暴力紀錄、極端主義和底層社會特別感興趣,許多紀錄電影集中在探討德國納粹時期屠殺猶太人、與一系列當時納粹的暴力行徑。拍攝日本黑道是他難得脫離「納粹」題材的電影。他認為日本極道是跳脫通俗以國家、宗教賦予暴力,在世界上難得被合法干預社會秩序的一面鏡子。

「並非單純的罪犯,而是有地下秩序的組織暴力」這是麥克普拉贊想探討日本極道社會的主要原因,其中也跟他有在日本長居一段時間,觀察到日本社會表裏差異有關。台灣過去受日本統治,老一輩對日本人的印象總用「有禮無體」來做稱呼。這點也是法國導演麥克普拉贊所觀察到的,在表面規矩制度化的日本,無法浮上檯面的地下世界髒活,是誰在負責?《日本黑道文化》紀錄片則將這觀察放在電影中敘述,藉由歷史,與現代日本黑道的處境,來說明關於這一層在日本長久的極道文化,與關於表面日本政府想蓋過的一些理所當然。

raw-image
raw-image

《日本黑道文化》分析與延伸:

在韓流還未出現時,歐美接受亞洲一些娛樂輸入,最大輸入國就是日本。如早期許多盜版動畫、漫畫來源,在當時因為日本並未納入國際著作權保護,故在1989年前的ACG、影視作品被粉絲重製,可說不亞於中國漢化組。故這些娛樂作品描繪的日本極道(ヤクザ)概念,可以說是歐美一般民眾對於日本極道的印象。

許多歐美影評人、導演對於日本黑社會印象,很多來於:高倉健、北野武所演繹或指導的作品,呈現出一種半寫實性的異國任俠暴力美感。例如:昆汀的動作電影《追殺比爾》就特別展現出大段的日本黑道色彩,其來源正是參考過去北野武和東映任俠電影的風格。

但到此為止,雖然日本有許多ヤクザ電影,尤其在戰後1960年代到1980年代的日本,算是極道電影的全盛時期,成為每每賣座的任俠風格電影。但真實記錄卻相對稀少,這可能跟拍攝所背負的風險和政府封殺有很大的原因。以1985年《山谷─やられたらやりかえせ》(山谷—以牙還牙)為例,這部紀錄片原本是在探討東京山谷日薪勞工處境,卻意外揭發了資方與建設公司還有黑社會的掛鉤與警察和謀等不法勾當,右派集團的利益關係介入,壟斷就業市場。最終參與勞工運動的導演-佐藤滿夫、山岡強一,兩人都遭到黑幫槍殺身亡。這也是幾乎只有娛樂產業才看得到日本黑道出現,鮮少有實際紀錄片原因。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日本也是有不少導演以這為題材,許多都是日本社會運動與長期追蹤的媒體人。日本影評稱之這種拍攝有風險的紀錄片為「命懸けの記録」(賭上性命的紀錄)。《ヤクザと憲法》(2015)導演-圡方宏史以個人風險,花了三個月多跟拍暴力團清勇會極密攝影,在拍攝中多次有人身安全、恐嚇。並在電影上映期間,導演不斷遭受電話騷擾、恐嚇信,破壞播放與記者會等。還有許多日本極道相關的紀錄片直今日為止無法公開上映,且相關人士有人下落不明。而對比日本人拍攝黑道的風險,外國導演拍攝日本黑道反而風險降低。

對於歐美導演想拍攝黑道,日本黑道組織多半歡迎且願意配合訪談,這是有意思的地方。對於他國的紀錄片與訪談,日本黑幫視作組織的「文化宣傳」、「國際接軌」,甚至還有高調開記者會。這也是為何像麥克普拉贊這類型的歐美導演,拍攝記錄片反而比較能順利進行。

另方面這其實也代表日本黑道對與「內」與「外」是相當分明的,對此歐美導演永遠是外人,而在黑道中無法接受的就是內部的背刺(日本導演揭發黑道真相),故可以說《日本黑道文化》也一部分呈現的比較像是:日本黑道想讓你知道的事。但如得寸進尺,風險恐怕要自己承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日本黑道文化》值得一看嗎?

如果要概括說《日本黑道文化》這部上下集的紀錄電影,我覺得像是可以讓對日本極道不了解的人,簡單了解的簡史紀錄片。整體而言它前半部很像美國新聞探索節目『惡之世界』2013年的專題報導《日本最致命的犯罪集團》、後半部像是澳大利亞影像創作者-安德魯卡瓦納,拍攝短片《日本黑幫的沒落》(2021)的延伸。

《日本黑道文化》整體而言,是一個滿規矩在敘述日本極道文化的源起、結構、過去興盛與組織分裂,到現在與警察政府之間的反目、清算等前因後果,並除了黑道人士的觀點,也融合一些專家學長和警察另一面貌的看法,總體風格像一種電視特別專題。

如果以第一次去探討日本黑道的觀眾也許會覺得特別新鮮,並且《日本黑道文化》有它不錯的整理方向,利入目前日本黑道各勢力在日本國土上的分布位置,弄得跟戰國時代一樣,並且除了黑道讓人困擾鬥爭槍戰敘事,也有緊急時刻他們能發揮作用之處,電影中以近年福島核災來舉例,願意冒著危險進入輻射重災區的幾乎都是黑道份子,只能說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沒什麼好失去,甚至活在底成,在作惡的同時,也同時擁有反向善的一面。這如同英國小說家-安東尼伯吉斯,在小說《發條橘子》(1962)所敘,如果只有崇惡或只有向善,就只是上了發條的橘子。證明人本身就是矛盾的善惡混合體。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雖然日本探討黑道影像的紀錄片甚少,甚至無法從一些黑道、暴力團、暴走族人士的自傳中,看到較多敘述日本概括黑社會的篇幅,呈現出一種「表現不自由」。但我認為還是可以從日本對於黑社會創作的娛樂作品中,察覺出關於黑道的宿命論。

導演-北野武《奏鳴曲》(1993)、《花火》(1997)電影都很符合黑道曇花一現的人生綻放。更早期像奠定日本黑道電影悲劇、現實色彩的導演-深作欣二,所拍攝《縣警對組織暴力》(1975)也是預言黑道與警察,黑白共犯結構和對立之間的盲點。在小說家-吉田修一的作品《長崎亂樂坂》(2004)也奠定煙消雲散的結局。

《日本黑道文化》其實算是旁觀關於如今日本黑道的殞落不表示惡的消逝,而只是換了一個更無法可管的方式繼續在日本存在,這其實也可以從娛樂創作中找到敘述,從過去ヤクザ(有牌黑道)犯罪,變成半グレ(非法暴力集團)犯罪。從合法管控的黑道逐步轉成地下化無法可管的組織,象徵的不是惡的消逝,而是在四天王打倒後,更難纏,隱藏角色的出現。整體而言《日本黑道文化》真如深作欣二所言:只要歧視還在就不會消逝,而當歧視越發明顯,這樣的惡也許就藏得越深,越讓那具屍體無人知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958會員
904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10/08
《退潮坐在岸邊》是台灣新店「溪洲部落」遷移和家為主題的紀錄片。70年代有一群阿美族人從花蓮來到台北縣新店,在城市河畔邊聚集成溪洲聚落,建立自己都市的家,但隨著之後新北城市規劃,與溪流暴漲安全問題,部落將面臨拆遷,原住民希望「就地居住」向政府請願,開始了「333 自力造屋」的方案,但過程遇到許多問題。
Thumbnail
2025/10/08
《退潮坐在岸邊》是台灣新店「溪洲部落」遷移和家為主題的紀錄片。70年代有一群阿美族人從花蓮來到台北縣新店,在城市河畔邊聚集成溪洲聚落,建立自己都市的家,但隨著之後新北城市規劃,與溪流暴漲安全問題,部落將面臨拆遷,原住民希望「就地居住」向政府請願,開始了「333 自力造屋」的方案,但過程遇到許多問題。
Thumbnail
2025/10/03
電影《八號出口》,是改編獨立遊戲開發商-KOTAKE CREATE小品步行模擬遊戲。電影中在搭乘地鐵的男子無意間走到一個神祕的地下道空間,不管他往前或往後,場景卻不斷在重複,這時他發現地下道上告示板的提示:「場景沒有異變就往前;有異變就返回。」使男子一次又一次循環,找尋這道路最終的「八號出口」。
Thumbnail
2025/10/03
電影《八號出口》,是改編獨立遊戲開發商-KOTAKE CREATE小品步行模擬遊戲。電影中在搭乘地鐵的男子無意間走到一個神祕的地下道空間,不管他往前或往後,場景卻不斷在重複,這時他發現地下道上告示板的提示:「場景沒有異變就往前;有異變就返回。」使男子一次又一次循環,找尋這道路最終的「八號出口」。
Thumbnail
2025/10/02
漫畫《殺手阿一》聚集殘忍病態、暴力性虐、血腥殺戮等,在世界被公認為禁忌問題之作。改編電影在多國需要編修刪減、甚至禁止上映。故事敘述在一棟黑道公寓大樓出現老大被殺的事件,有著被虐傾向安生組幹部垣原雅雄正在找尋兇手,演變成全面的黑道虐殺,而殺手竟是一位懦弱又內向的青年阿一,青年內心似乎隱藏著可怕的一面。
Thumbnail
2025/10/02
漫畫《殺手阿一》聚集殘忍病態、暴力性虐、血腥殺戮等,在世界被公認為禁忌問題之作。改編電影在多國需要編修刪減、甚至禁止上映。故事敘述在一棟黑道公寓大樓出現老大被殺的事件,有著被虐傾向安生組幹部垣原雅雄正在找尋兇手,演變成全面的黑道虐殺,而殺手竟是一位懦弱又內向的青年阿一,青年內心似乎隱藏著可怕的一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香港黑幫電影以黑幫江湖恩怨情仇為主線,充滿政治背景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體現了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環境。古惑仔系列電影表現了香港在回歸中國後的社會變遷,反映了黑社會的與時並進。本文回顧了古惑仔系列電影的經典之作,呈現了香港黑幫世界的地下秩序以及其與政治和時事的關聯。
Thumbnail
香港黑幫電影以黑幫江湖恩怨情仇為主線,充滿政治背景和複雜的人際關係,體現了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政治環境。古惑仔系列電影表現了香港在回歸中國後的社會變遷,反映了黑社會的與時並進。本文回顧了古惑仔系列電影的經典之作,呈現了香港黑幫世界的地下秩序以及其與政治和時事的關聯。
Thumbnail
今天再次與大家聊聊改編自江戶川亂步小說的經典電影,不過不同於上一部介紹的屋根裏の散步者走的是怪誕獵奇取向,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影是實打實的犯罪推理題材。不同於上一部屋根裏の散步者受限於粉紅電影的規格,這部電影有著更為寬裕的預算與片長,更加精緻的製作,更為強大的陣容,且雖然不是粉紅電影,卻有著比粉紅電影
Thumbnail
今天再次與大家聊聊改編自江戶川亂步小說的經典電影,不過不同於上一部介紹的屋根裏の散步者走的是怪誕獵奇取向,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影是實打實的犯罪推理題材。不同於上一部屋根裏の散步者受限於粉紅電影的規格,這部電影有著更為寬裕的預算與片長,更加精緻的製作,更為強大的陣容,且雖然不是粉紅電影,卻有著比粉紅電影
Thumbnail
Film Noir迷狂喜!!暫定今年最佳恐怖片,諸多人說像《沉默的羔羊》,但它的氣質其實更像《X物語》+《七宗罪》+《黃道帶》的混合,有《X物語》毫無直接證據的作案玄學,有《七宗罪》的宗教隱喻+年代氛圍,有《黃道帶》的符號解密+橫跨多年的追緝,低期待下迎來今年最驚喜的恐怖電影。
Thumbnail
Film Noir迷狂喜!!暫定今年最佳恐怖片,諸多人說像《沉默的羔羊》,但它的氣質其實更像《X物語》+《七宗罪》+《黃道帶》的混合,有《X物語》毫無直接證據的作案玄學,有《七宗罪》的宗教隱喻+年代氛圍,有《黃道帶》的符號解密+橫跨多年的追緝,低期待下迎來今年最驚喜的恐怖電影。
Thumbnail
導演朱平從短片《粗工阿全》及《降河洄游》便一直將作品的焦點放在底層百姓,這一回聚焦在混黑社會的更生人們。
Thumbnail
導演朱平從短片《粗工阿全》及《降河洄游》便一直將作品的焦點放在底層百姓,這一回聚焦在混黑社會的更生人們。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用影相說話」的拍攝原則、「有故事的反派」的人物設定、「不要按照順序說故事」的敘事技巧,「創造反思的空間」增添作品深度與餘韻;這些好作品該有的元素,或許只要是個資深的追劇仔就有能力侃侃而談。然而,能像《亡命機劫》將這些元素完美組合的作品並不多見。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