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貿易紛爭看似落幕,實則反應中國權力中心逐漸強硬應對美國,在中國四中全會尚未召開之際,中國貿然宣布稀土禁運,已經讓世界各國感受到除了俄羅斯,中國也不在乎美國的商業與貿易制裁,俄羅斯仰仗的是豐富的天然氣及石油,中國不但擁有全球90%稀土的供應,更有龐大的內需市場支持,中國的底氣更足,而川普的唬爛手段不但被中國識破,對金融市場影響的範圍及時間越來越有限,TACO交易策略帶來的利潤也在快速壓縮中,川普的任期還有三年多,現在美國政府關門的戲會不會爛尾,也是投資機構密切觀察,因為美國駐外美軍的軍餉即將到期,財政調度的速度若是不及,恐將影響駐外美軍,而俄羅斯從9月開始在波羅地海三小國邊界進行侵擾,中國在南海及東海頻頻繁進行補給及登陸作戰演習,地緣政治風險因為川普的行事作風,風險只升不降,從黃金跟白銀的價格持續創高下,全球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已經拉到新高的水位,美國政府關門所產生的風險已經逐漸累積,猶如堰塞湖一般,不知道破口在哪,美國境內航空管制塔台已經開始有人員開始轉往民間機構任職,美國政府停擺正在瓦解美國立國以來對於聯邦制度的信任感,筆者深刻地感受到黑天鵝般的風險存在。
- 美股在AVGO傳出將獲得大型AI語言開發商的高額訂單,股價立即跳空收漲9.88%在356.7美元,利多消息也刺激其重要代工夥伴台積電ADR收漲7.92%,SOX在晶片類股回神後上漲4.93%,上週五下跌的陰霾已然散去,CNN Fear & Greed Index也快速降回到Fear的程度,顯示群眾情緒由FOMO轉為保守,在科技股連番上漲後有適當降溫的效果,而個股部分筆者持續關注的量子電腦個股則持續強勢,特別在金融巨頭摩根大通宣布將投資1.5億美元在量子運算技術開發上,相關個股股價再度噴漲,IONQ、QBTS、QUBT及RGTI分別上漲16.19%、23.02%、12.86%及25.02%,而攸關AI運算力的電力供應上,燃料電池巨擘BE在獲得訂單後,股價大漲26.52%創下歷史新高價,從今年五月以來累積上漲幅度已經超過600%,筆者之前又提過台廠相關供應鍊可注意8996高力及6282康舒,仍可持續留意,尤其低基期的康舒。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豪股投
45會員
552內容數
這是筆者依據動能策略及產業觀察,在美股及台股的看法分享!
豪股投的其他內容
2025/10/13
川普10 日宣布將以提高對中國關稅至100%,被視為對中國稀土管制出口的強硬回應,消息傳出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動盪全面下挫,被視為投機商品的加密貨幣成為市場最敏感的神經,投機之王BTC跳水重挫13%至 102,000 美元水準,ETH從 4,350 美元水準下跌幅度21%至 3,450 美元區間
2025/10/13
川普10 日宣布將以提高對中國關稅至100%,被視為對中國稀土管制出口的強硬回應,消息傳出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動盪全面下挫,被視為投機商品的加密貨幣成為市場最敏感的神經,投機之王BTC跳水重挫13%至 102,000 美元水準,ETH從 4,350 美元水準下跌幅度21%至 3,450 美元區間
2025/10/09
美國政府關門危機未解,參議院再次否決了臨時撥款法案,雖然政府運作停擺,尚未對股市產生影響,但考慮美國經濟可能受到衝擊,公部門停擺的時間拖的越長,所累積的市場情緒風險就越大,因此市場避險資金持續追捧黃金及其他貴金屬,黃金價格首度飆破4000美元/盎司,最高價來到4050美元創歷史新高,
2025/10/09
美國政府關門危機未解,參議院再次否決了臨時撥款法案,雖然政府運作停擺,尚未對股市產生影響,但考慮美國經濟可能受到衝擊,公部門停擺的時間拖的越長,所累積的市場情緒風險就越大,因此市場避險資金持續追捧黃金及其他貴金屬,黃金價格首度飆破4000美元/盎司,最高價來到4050美元創歷史新高,
2025/10/08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進入第二週,美國勞工部已暫停公佈失業金請領人數、非農就業報告等關鍵經濟數據,兩黨協商尚無進展,政府停擺已開始造成市場擔憂,而即將揭露的FOMC會議記錄,可讓投資人一窺FED對於就業市場及通膨的看法。

2025/10/08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進入第二週,美國勞工部已暫停公佈失業金請領人數、非農就業報告等關鍵經濟數據,兩黨協商尚無進展,政府停擺已開始造成市場擔憂,而即將揭露的FOMC會議記錄,可讓投資人一窺FED對於就業市場及通膨的看法。

你可能也想看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中國越來越回到國家計劃!港大學者:已倒退回「朱元璋時代」 乾脆關掉A股!
謝金河曝中國經濟慘況:2027年才看得到復甦苗頭!川普當選恐雪上加霜!
呂宗耀:現在正好是AI剛起步的時代,AI製造鏈讓美國連動日本韓國及台灣,當美國在這一波的產業創新取得興盛,台灣與日本絕不會敗。
台灣AI繁榮可期至少十年!

中國越來越回到國家計劃!港大學者:已倒退回「朱元璋時代」 乾脆關掉A股!
謝金河曝中國經濟慘況:2027年才看得到復甦苗頭!川普當選恐雪上加霜!
呂宗耀:現在正好是AI剛起步的時代,AI製造鏈讓美國連動日本韓國及台灣,當美國在這一波的產業創新取得興盛,台灣與日本絕不會敗。
台灣AI繁榮可期至少十年!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內附有聲文音擋】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過好奇心,為什麼中國好像隔三差五的就會出現甚麼鋼鐵產能過剩、太陽能板產能過剩乃至於到今天的電動車出口傾銷受到歐美各國的關稅壁壘抵制?
好像只要哪個產業被中國給盯上了,那麼那個產業就注定走入紅海市場,價格殺的深不見底?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產業摘要:歐盟通過《淨零工業法案》提高歐盟工業廠商在淨零減碳上所需的製造技術。中國進口進口工具機被中止。全球貨櫃海運面臨多重問題,包括地緣政治因素仍將持續影響全球。美國國務院「公司」協助各國排除因中國施壓的經濟問題。好物:《文化地圖》的分類,表達方式高達256種方式,職場上該選擇哪種溝通方式最好呢?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產業新聞摘要:美國預計對中國鋼鐵加徵關稅,同時取消中國雙面太陽能板的關稅豁免。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廠,對特斯拉等全球汽車產業造成威脅。另一方面,加州發展再生能源迅速,但可能帶來消費者負擔。資策會MIC表示,AI算力需求急增,將導致雲端資料中心部署架構變化。
摘要重點
1.中國產能持續滿載,台灣產能利用率將逐步回升,看好新高階製程加入將帶動營運表現。
2.美系客戶加大對台灣特化的採購量有利上品,然台系客戶在美國建廠持續延宕。
3.歐洲市場因當地化學品供應鏈較弱,上品的產品有較大機會。
摘要重點
1.中國產能持續滿載,台灣產能利用率將逐步回升,看好新高階製程加入將帶動營運表現。
2.美系客戶加大對台灣特化的採購量有利上品,然台系客戶在美國建廠持續延宕。
3.歐洲市場因當地化學品供應鏈較弱,上品的產品有較大機會。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由於歐美國家實施的一些碳權 ESG等等議題
(綠色版的空手套白狼 環保稅 綠色通膨)
PS. 如果美國大選川普上了 綠能ESG這塊 就會震盪
因為川普比較傾向傳統產業
但在台灣"由於最有價值"
我想金主還沒賺夠 應該不會有問題 還有接下來的碳權
也有很多公司會起來 有機會
由於歐美國家實施的一些碳權 ESG等等議題
(綠色版的空手套白狼 環保稅 綠色通膨)
PS. 如果美國大選川普上了 綠能ESG這塊 就會震盪
因為川普比較傾向傳統產業
但在台灣"由於最有價值"
我想金主還沒賺夠 應該不會有問題 還有接下來的碳權
也有很多公司會起來 有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