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又辭職?! 70%家族企業倒在“傳承”真正危機從不是財富,而是靈魂!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根據財聯社10月10日電,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宗馥莉已於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團辭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長等相關職務並已通過集團股東會和董事會的相關程序。(澎湃新聞)

 “為什麽那麽多父親辛苦一輩子打下的企業,交班幾年就沒了?”因為父親留下的不只是城,但二代接手卻失去了魂(企業文化)。傳人、傳錢、傳文化, 其中最難的是文化。

我受邀在商學院及家族辦公室協會分享“傳承”, 一個文化清晰、價值一致的組織會顯著降低管理摩擦,提高決策效率。(圖/黃至堯博士)

我受邀在商學院及家族辦公室協會分享“傳承”, 一個文化清晰、價值一致的組織會顯著降低管理摩擦,提高決策效率。(圖/黃至堯博士)

我多次提出“文化回報率”這個概念,一個文化清晰、價值一致的組織會顯著降低管理摩擦,提高決策效率。

一勢傳承團隊所提出的企業傳承模型,根據我的研究,文化對於企業傳承至關重要。(圖/黃至堯博士)

一勢傳承團隊所提出的企業傳承模型,根據我的研究,文化對於企業傳承至關重要。(圖/黃至堯博士)

一、 傳人、傳錢,更重要的是傳文化

創辦人擔心“接班人能不能接得住”? 往往提前做股權安排、財務規劃……,但卻忽略了文化傳承。一勢傳承教練Nick孫致斌老師,擁有20年企業文化落地實務經驗,參與百起企業文化項目。Nick老師表示 : 「你可能覺得“文化”很虛,但它才是企業的內核“操作系統”沒有文化企業難持久。」

Nick老師在文化傳承分享中強調: 「企業決策、合作、處理危機,都是文化在起作用。當老闆不在的時候,員工的行為舉止就是這個企業的文化! 」 企業面臨客戶流失、利潤下滑……,表面是“管理無方”;實際上是“文化斷層”造成組織分裂,導致缺乏凝聚力跟向心力才會產生一連串的問題。

二、 財富傳得了,靈魂傳不了

一勢傳承聯合創辦人洪廷安博士Dr. John Hung原德勤中國副主席,提出企業核心競爭力模型。(圖/黃至堯博士)

一勢傳承聯合創辦人洪廷安博士Dr. John Hung原德勤中國副主席,提出企業核心競爭力模型。(圖/黃至堯博士)

Dr. John強調在他輔導企業30多年中發現,企業倒在世代交接,很多時候是因為忽略了企業文化這個“無形資產”。企業文化包含做事方式、看問題角度和面對困難的反應。真正的文化從不是標語,而是員工在看不見的地方怎麽做決定。比如:

•    當遇到挑戰來臨時,是抱怨停滯還是乘風破浪?

•    當客戶投訴時,員工是推責任還是主動道歉?

•    當利潤和誠信衝突時,公司選哪個?

•    當危機來臨時,是躲還是抗?

•    意見不一致時,是以個人還是公司利益優先?

Dr. John洪廷安博士以其自身多年的傳承經驗表示:上面這些場景員工展現出來的行為,就是企業文化真實樣貌。

三、 文化斷層的三種典型表現為何?

兩代之間從滲透與融入兩個面向,家族傳承的人性因子。(圖/黃至堯博士)

兩代之間從滲透與融入兩個面向,家族傳承的人性因子。(圖/黃至堯博士)

家族企業沒有文化也就沒有了“靈魂”。我在過去20多年的傳承諮詢中見過無數類似案例,總結出“文化斷層”的三種典型表現:

1.     價值觀衝突型

父親強調“人情”,兒子強調“制度”;一代重情義,二代講績效。結果老員工寒心,新員工不穩,組織裂縫越來越大。

2.     身份疏離型

接班人想“做出成績”,刻意與父輩劃清界限:改logo、改定位、砍傳統部門。表面創新,實則在切割,否定企業過去的精神與文化積累。

3.     執行形式化型

「企業文化都在牆上呀!」反正是天天看也沒人信。口號有一堆,但員工卻沒信念。企業文化就像空氣,只有創辦人自己清楚,二代、高管、員工各說各話無所適從。

四,企業文化如何落地?

環境、價值觀、英雄、儀式、網路等五大要素是塑造企業精神內核的基石。此模型綜合改寫自 Hofstede(1990)與 Deal & Kennedy(1982)之企業文化理論,被廣泛應用於組織精神與文化內核的研究。以下五大要素定義、行為、案例表格由:一勢傳承教練 Nick孫致斌老師整理。

raw-image

五、為什麽需要傳承教練?

很多老闆說:“我的企業文化我最懂,傳承我一直都在說呀?!”一勢傳承聯合創辦人洪廷安博士(Dr. John Hung)原德勤中國副主席表示:「文化不是“老闆講幾句話”而是系統工程。」創辦人認為大家理應了解他的想法。但文化傳承從不是單向灌輸,而是雙向塑造。須通過專業的“傳承教練診斷”邀請兩代人和核心團隊一起探討。傳承教練為企業帶來以下的價值:

1️. 中立視角


父子間有情緒,有歷史包袱,溝通易帶偏。傳承教練做為第三方較“中立”,幫雙方梳理清楚問題根源。哪些價值觀應該延續?哪些需要更新?


2️. 系统方法


傳承教練透過診斷工具,識別自我認知與價值觀的差異。提煉核心價值觀,並轉化為行為規範。比如,通過訪談、問卷、文化映像圖等方式,讓抽象的感受盡可能“看得見”。


3️. 持續落地


文化不是口號,而是需要通過培訓、儀式、故事傳播等多元方式輸出。傳承教練能提供結構化輔導,讓文化從理念變成習慣。很多企業最缺的就是文化落地機制。


六、文化建設的三步法:從理念到行動

根據迪爾&艾倫·肯尼迪在1982年提出的理論(企業環境/價值觀/英雄人物/文化儀式/文化網路),加上埃德加·沙因的沙因企業文化三層次模型(Artifacts, Espoused Values and Beliefs and Shared Assumption)一勢傳承教練建議,如果你正在考慮傳承,可以參考以下三步:

第一步:傳承診斷

梳理企業現有文化,訪談核心團隊與新一代管理者,找出價值觀差異與斷層。比如: 什麽是公司最重要的信念?創始人的信念有哪些是不能變的?新一代希望加入哪些新的元素?

第二步:文化設計

基於上述共識,提煉出5-7個企業核心價值觀,並轉化為可執行的行為標準。例如:“客戶第一”→“每一次決策都以客戶價值為核心”;“誠信”→“遇到衝突時,先選對,再求利”。

第三步:文化落地

文化一定要能落地,否則就只是口號。以下是 Nick 老師過往設計的案例,值得參考:

•    培訓活動 : 量身訂制的企業文化團建活動!

•    內部故事 : 短影音的“文化故事分享”活動。

•    儀式設計 : “文化之星”員工表彰。

•    文化滲透 : 年終尾牙與經銷商大會,必須結合企業文化進行設計!

•    團隊決策 : 工作坊以文化作為討論基礎及決策原則。

文化不是口號,而是行動。當文化變成行為,變成習慣,傳承才算真正完成。

七、企業的靈魂,比利潤更重要

文章最後我想告訴老闆們,傳承就好比接力,我們要讓創辦人的信念在兒子的時代煥發新光。如果企業是飛機,文化就是發動機。發動機壞了,墜機只是遲早的事。當我們談“傳承”,請先問要傳什麽? 傳財富,企業也許能撐一時;但傳文化,企業才能長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執行長/人力資源專家 黃至堯 博士
5會員
17內容數
我是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執行長,也是人力資源專家 曾任104人力銀行中國區獵才總監,對於人才市場有深入研究 這裡記載我一路走來,獵才、培訓的經歷心得和日常體悟
2025/09/10
在AI快速替代大量重複性勞動的當下,經驗沉澱、決策判斷力與人性智慧反而愈顯稀缺,這也讓「熟齡力」成為近期業界熱議的焦點。我身邊不少資深專家,憑藉深耕領域的豐富經驗與行業洞察,早已在「企業智囊團」中擔任關鍵角色。不同於傳統回任、兼職等形式,這些專家以顧問身份為企業提供服務,正視問題並給出具體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5/09/10
在AI快速替代大量重複性勞動的當下,經驗沉澱、決策判斷力與人性智慧反而愈顯稀缺,這也讓「熟齡力」成為近期業界熱議的焦點。我身邊不少資深專家,憑藉深耕領域的豐富經驗與行業洞察,早已在「企業智囊團」中擔任關鍵角色。不同於傳統回任、兼職等形式,這些專家以顧問身份為企業提供服務,正視問題並給出具體解決方案。
Thumbnail
2025/08/21
作者:人力資源專家黃至堯博士 創辦人對於自己的企業必然投入大量的心血,也獲得創辦人最多關注與資源,很多時候這個企業更像是自己的大兒子,而對於未來將要接班的團隊(這裡指的無論是有血緣關係的二代或來自外部的職業經理人)充其量都只能算得上“次子”。因此創辦人vs. 企業 vs. 接班團隊,三者很自然地構
Thumbnail
2025/08/21
作者:人力資源專家黃至堯博士 創辦人對於自己的企業必然投入大量的心血,也獲得創辦人最多關注與資源,很多時候這個企業更像是自己的大兒子,而對於未來將要接班的團隊(這裡指的無論是有血緣關係的二代或來自外部的職業經理人)充其量都只能算得上“次子”。因此創辦人vs. 企業 vs. 接班團隊,三者很自然地構
Thumbnail
2025/07/31
五年前,如果你問我:「你有沒有經營個人品牌?」我可能會笑說:「那是藝人、網紅的事。」但如今,這句話已不再適用。隨著遠距工作、平台經濟與數位轉型重塑職場結構,我們正從「企業靠品牌,個人靠履歷」,全面轉向「企業靠IP,個人靠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7/31
五年前,如果你問我:「你有沒有經營個人品牌?」我可能會笑說:「那是藝人、網紅的事。」但如今,這句話已不再適用。隨著遠距工作、平台經濟與數位轉型重塑職場結構,我們正從「企業靠品牌,個人靠履歷」,全面轉向「企業靠IP,個人靠影響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國家的宰相,因為長年染病未癒,只好跟國王辭掉宰相的工作,返鄉養病。這位辭官宰相帶著全家人以及家當浩浩蕩蕩回到老家休養,養病養了數年也沒有好轉,最後撒手人寰,留下妻兒和一干家僕。兒子長到十四歲,父親留下來的家產也差不多用光了,忍到二十來歲,一貧如洗,每天忍著飢餓過日子。他曾經
Thumbnail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國家的宰相,因為長年染病未癒,只好跟國王辭掉宰相的工作,返鄉養病。這位辭官宰相帶著全家人以及家當浩浩蕩蕩回到老家休養,養病養了數年也沒有好轉,最後撒手人寰,留下妻兒和一干家僕。兒子長到十四歲,父親留下來的家產也差不多用光了,忍到二十來歲,一貧如洗,每天忍著飢餓過日子。他曾經
Thumbnail
摘要 若父母贈與後想反悔,要看財產是否已經移轉到子女名下,如果還沒移轉到子女名下,則可以準備好文件,向國稅局申請撤回贈與,如果已經繳納贈與稅,也可辦理退稅 但如果已經移轉到子女名下,就只能先透過法院,判決確定可以回復所有權後,才可以撤回贈與以及退回已繳納稅款 正文 父母贈與財產給子女,後
Thumbnail
摘要 若父母贈與後想反悔,要看財產是否已經移轉到子女名下,如果還沒移轉到子女名下,則可以準備好文件,向國稅局申請撤回贈與,如果已經繳納贈與稅,也可辦理退稅 但如果已經移轉到子女名下,就只能先透過法院,判決確定可以回復所有權後,才可以撤回贈與以及退回已繳納稅款 正文 父母贈與財產給子女,後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的于奶奶竟然要長子于爸爸,必須幫助弟弟老二、老三創業、買新房、辦婚事。連同老宅購地、父親後事都被迫包辦。 當于二叔因病昏迷時,于媽媽、于二嫂跟于奶奶三人遍尋名醫無果後,私下因某女法師逆天施救,得以甦醒。 可于奶奶卻打破誓言告知外人。 術法反噬了全部人,於是女法師的先生身亡;于
Thumbnail
收藏初衷   老闆朋友年紀大了,打算結束工廠營運,過退休的生活。   我問他怎麼不傳給兒子?朋友說兒子是科技新貴,收入比他工廠賺的還多,不可能回來接班。他以前收藏的古玩都放在工廠,要整理出清,因為工廠也要賣掉。   我們是1990年在玉市認識的好朋友,當時我們多次一起逛玉市,買古玉又買紫砂茶,
Thumbnail
收藏初衷   老闆朋友年紀大了,打算結束工廠營運,過退休的生活。   我問他怎麼不傳給兒子?朋友說兒子是科技新貴,收入比他工廠賺的還多,不可能回來接班。他以前收藏的古玩都放在工廠,要整理出清,因為工廠也要賣掉。   我們是1990年在玉市認識的好朋友,當時我們多次一起逛玉市,買古玉又買紫砂茶,
Thumbnail
四   就父親遺留下來有關他在大陸時期的史料,在祖父辭世後,家中尚有繼弦的吾祖母林晏(諡柔慈)時年41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三哥17歲、大姐13歲、二姐11歲、父親4歲。祖母帶著四男兩女共有七人,除父親尚幼之外,其餘都正是投入生產的年齡,雖遭父喪之不幸,卻該是充滿前進的家族。地雖貧瘠,物產不
Thumbnail
四   就父親遺留下來有關他在大陸時期的史料,在祖父辭世後,家中尚有繼弦的吾祖母林晏(諡柔慈)時年41歲、大哥24歲、二哥21歲、三哥17歲、大姐13歲、二姐11歲、父親4歲。祖母帶著四男兩女共有七人,除父親尚幼之外,其餘都正是投入生產的年齡,雖遭父喪之不幸,卻該是充滿前進的家族。地雖貧瘠,物產不
Thumbnail
1 他的親身經歷誠屬令人同情。 2 他和家人的關係糾結難解,剪不斷、理還亂,他多次懷疑過家人們所謂「孝道」,僅是他們自私的手段。親情、家人之間的界線、愛的表現該怎麼訂定,他們心中的糾葛也映照在我的心房,帶來說不盡的酸楚。 同時,我也不斷思考,他(范曄)的心裡到底受了多少傷,才忍心寫出「家是一
Thumbnail
1 他的親身經歷誠屬令人同情。 2 他和家人的關係糾結難解,剪不斷、理還亂,他多次懷疑過家人們所謂「孝道」,僅是他們自私的手段。親情、家人之間的界線、愛的表現該怎麼訂定,他們心中的糾葛也映照在我的心房,帶來說不盡的酸楚。 同時,我也不斷思考,他(范曄)的心裡到底受了多少傷,才忍心寫出「家是一
Thumbnail
  這世界有些人比較覺醒,在生命遇到一點點困境的時候,就會自己去找出口。但是也有很多人,必須在人生遭遇「重大的挫折」,或是「苦到了極點」時,才願意回頭。   文怡的父親在公家機關工作,母親則是小學老師,一邊教書一邊把文怡三姐弟拉拔長大。文怡和弟妹各自成家之後,母親也從學校退休了,原本忙
Thumbnail
  這世界有些人比較覺醒,在生命遇到一點點困境的時候,就會自己去找出口。但是也有很多人,必須在人生遭遇「重大的挫折」,或是「苦到了極點」時,才願意回頭。   文怡的父親在公家機關工作,母親則是小學老師,一邊教書一邊把文怡三姐弟拉拔長大。文怡和弟妹各自成家之後,母親也從學校退休了,原本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