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陷入通縮困境!企業已嚴重內捲!IMF促中國經濟轉型!
《經濟學人》10月13日指出,北京正活在一個與現實平行的世界裡。當外界看到的是通縮陰影、房市低迷、消費疲弱,中國官媒卻在連發八篇《人民日報》社論裡高唱「中國經濟健康、制度優越」。中國用「自信」掩蓋了結構性危機——房地產泡沫難解、內需乏力、產能過剩持續惡化,而習近平又拒絕以稅收或福利刺激消費。北京口口聲聲說當全球經濟的「穩定錨」,實際上更像在守護自己的幻覺,哪怕代價將由整個世界一起承擔。(See:2025/10/14,風傳媒,中國經濟真的「很好」嗎?官媒連發八篇自信宣言,《經濟學人》揭開幻象:無視房市崩盤、產能過剩,根本活在平行世界)
中國經濟陷入通縮困境,企業為求生存,掀起嚴重內捲的激烈價格戰。像是7塊錢台幣的咖啡、24萬有找的電動車,到五星飯店主廚出來擺攤,市場面臨消費降級潮。中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減0.3%,CPI連降,是中國經濟面臨通縮壓力的明顯信號,加上美國關稅影響,中國經濟面臨內外夾擊的嚴峻挑戰。(See:2025/10/15,TVBS新聞,中國大陸深陷通縮陰霾 內捲價格戰殺到見骨)
中美貿易戰火再起,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日強調,中國必須將其經濟增長模式重新平衡,轉向依賴國內需求。IMF指,由於房地產市場的崩盤,中國國內需求已疲弱很長一段時間。同時,中美當前的貿易關係緊張有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的風險。(See:2025/10/16,世界新聞,IMF促中國經濟轉型:應加強內需 應對房地產危機)台北市公務員「大逃亡」 蔣萬安市府發生了什麼事?圓環?輝達?
蔣萬安連任仍有兩大關卡,第一關就是公館圓環拆除交通議題;第二道魔王關卡則是台北市能否留住輝達投資案,談判仍在進行中,兩大關卡對蔣萬安是相當大的考驗。(See:2025/10/13,上報,【首都選戰】拆公館圓環+留輝達總部 蔣萬安連任之路要先克服兩大魔王關卡)
公館圓環拆除後,上班車流壅塞,讓許多民眾頻頻抱怨。交通局表示,將自16日起在上午7至9時調整羅斯福路北往南的內側第3車道為左轉專用車道,可左轉至基隆路,以進一步緩解上班塞車情形。(See:2025/10/14,工商時報,公館圓環拆除後車流回穩至施工前!北市推可變車道紓壅塞)
公館沒有圓環、輝達能不能來、少康變青鳥、臺北車站怎麼了|EP.113【 阿苗的臺北百科全書】
台北市政府拆除公館圓環、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後,衍生許多交通亂象,引發通勤族怨聲載道。目前民眾除了持續在各大社群平台交流回報各路段的塞車情況,還多次游擊式張貼標語抗議, 15日上午,公館水源市場前天橋出現寫著「選錯人廢圓環塞不完」等內容的新標語,掀起網友們熱烈討論。(See:2025/10/15,自由時報,標語超人再現!公館天橋「選錯人廢圓環塞不完」 獲通勤族共鳴)
公館圓環改建後正式通車,原本圓環拆除消失,變成大型正交路口,同步增加許多號誌、標線,神奇的賽車級髮夾彎!無論騎機車還是開汽車都要「重新學習」。(See:2025/10/13,Yahoo奇摩汽車機車,公館圓環拆了!改道新規超難懂 一不小心就違規)
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第3年,民眾黨台北市議員陳宥丞指出, 市府正面臨嚴重缺工,現有6萬8065人,缺額8324人,相較於年初缺額7644人,顯示人力不增反減,已影響市民權益與政策執行;北市人事處表示,因國家考試報考人數下降,人力召募不易,已採取對策因應。(See:2025/10/10,太報,白營議員爆北市府缺工8千人 人事處回應認了「召募不易」)
台北市長蔣萬安任期將滿3年,進入2026年前競選連任的預備期,只不過,近期蔣萬安先是為地方補助款分配問題槓上中央行政院,又還有輝達總部落腳北士科僵局、公館圓環拆除、雙城論壇延期等市政爭議,台北市政府近來可謂是蠟燭多頭燒。除了外部問題,在台北市政府內部,更還有一個問題正在悶燒,情況更甚於前2位市長,更被議員評價,這個問題將導致「所有政策都會停在紙上」。台北市政府發生了什麼事?(See:2025/10/16,風傳媒,幕後》台北市公務員「大逃亡」 蔣萬安市府發生了什麼事?)
日前,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本會期將《地方制度法》修法列為優先法案,要增加直轄市的副市長為3名,引發各界討論。對此,台北市議員顏若芳說,整個市府總缺額人數高達2045人,舉凡停管處、交工處、新工處、水利處都在列,而聯合醫院的護理師更是大缺人;她認為,一個健康的組織,應該是優先補強基礎,而不是一直疊加高層,呼籲蔣萬安勸勸立法院國民黨團回頭是岸,「全面檢討公務員的薪資結構與工作環境,留住人才,才是提升市政效率的根本」。「市府基層大失血,高層還想先補官?」(See:2025/10/7,ETtoday新聞雲,市府員工缺額2045人 議員籲蔣萬安:勸立法院藍黨團回頭是岸)
新壽不甩#蔣萬安 失控動工 #苗博雅 :四壞球再保送就完了【#狠狠抖內幕】2025.10.16
輝達進駐北士科,因新壽所有的T17、T18地上權問題卡關,新壽卻在該地辦「動工典禮」,北市府則稱沒收到申請。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立委吳思瑤16日受訪時痛批,台北市長蔣萬安不拼經濟卻插手國民黨主席選舉,或卸責給副市長李四川,吳思瑤直言「蔣萬安就是蔣不聽」,對輝達能否留在北士科如此重要的事情,對北市府而言應是重中之重,這幾天蔣萬安在議會備詢卻一問三不知,連國民黨也跳腳;或將責任推給副市長李四川,讓李四川背鍋擋子彈。「如果不想做市長就不要做,如果不會當市長就別當市長了」。(See:2025/10/16,三立新聞,嗆新壽「詐騙式開工」 吳思瑤再轟蔣萬安狀況外:不想做市長就不要做!Newtalk新聞 、不拼經濟搞政治!吳思瑤轟輝達案「假開工」:蔣萬安不會當市長就別當了)
不會規劃只能廢話!公館塞爆處理爛爆,正是「輕忽規劃」典型!
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嘗言:「不能做好準備,就是在準備失敗。」("Failing to prepare is preparing to fail.")
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亦言:「如果你不能計劃,你就是在規劃失敗。」("If you fail to plan, you are planning to fail.")
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將軍更言:「計劃不重要,但,規劃(過程)則非常重要!」("Plans are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
計畫本身是沒什麼用的─因為戰爭一開打,常常計畫就變了;但,規劃(計畫的過程)卻是最重要的─正是因有過規劃的過程與思前想後反覆驗證思考,應變才會更為快速而有效!
魯迅嘗言道:「一個人只要有點空話,便可以掩飾其沒有真本事。」
批判現實主義(Critical Realism)代表中國作家魯迅於其名著《阿Q正傳》,就以阿Q的形象指出:精神勝利法、善於投機取巧、誇大狂與自尊癖等,來批判中國人的民族性。
「一個人只要有點空話,便可以掩飾沒有真本事。」——魯迅《而已集·小雜感》
「偉大的表演常常掩蓋了卑微的事實。」——魯迅《且介亭雜文·隨感》
「無責任的話最容易說,無責任的事最容易做。」——魯迅《華蓋集·隨感錄》
花蓮縣長是季連成?這種爛到根的團隊?真正在「裝瞎」的是誰?
鏡報總主筆:台灣的災害防救體制在2010年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翻修,原因就在於前一年的莫拉克風災,地方政府已接獲中央災變中心的紅色警戒,從縣府到村長都沒有(無法)執行撤離命令,最後導致小林村遭掩埋的慘劇。有鑑於這種「中央難以指揮,地方無法負責」的亂象,2010年的修法案開宗明義就是以「強化地方政府應負責地方災害防救事項」為宗旨,目的是建立一套「地方主責,中央支援;地方指揮,中央協調」的災害防救體系。20多天前,許多光復鄉民都還困在泥流堆裡待援,傅崐萁就忙不迭找前赴指揮救災的閣揆卓榮泰吵架卸責。但相關的通聯與會議記錄事實俱在,傅崐萁很快地發現這責任難以往上推給中央。20天後,傅崐萁改弦易轍,他不顧台灣行之有年的災害防救分工,發明「花蓮縣政府非法定強制撤離執行單位」、「法律明定鄉鎮市公所執行撤離」的說法,千方百計想要地要將原屬於地方縣市政府的責任推給下級單位。其手法之惡劣,可謂政壇僅見。外界看到,當上百光復鄉民還埋在土石流待援時,傅崐萁已找上前往馳援救災的閣揆吵架卸責,徐榛蔚身為一縣之長卻從未坐鎮指揮救災,整個縣府團隊消極抵制中央救災工作,甚至還有一級主管率員退出救災群組;而距離災變日已經23天了,一整個縣府交不出撤離保全戶名單也寫不出撤離計劃,這種爛到根的政治工作團隊是以百姓的生命為芻狗,如此荒唐又冷血,實在令人無法原諒。(See:2025/10/16,鏡報,陳嘉宏專欄:真正在「裝瞎」的是傅崐萁夫妻倆)張宏陸質詢劉世芳問得好 陳揮文破天荒給綠營按讚
陳揮文砲火猛烈狂轟傅崐萁「什麼政客啊」!批傅崐萁上推中央下推鄉公所是「推卸責任」 不滿質疑「花蓮縣府都沒責任?」怒嗆:這種鬼故事你聽得下去?
鏡報總主筆:在台灣,外界公認這種預警撤離工作做得最好的是高雄市政府,有三步驟:1.精準造冊,2.提早撤離,3.確實執行。以高雄市為標準,外界可以來檢視花蓮縣政府是怎麼進行這次的撤離工作。花蓮縣消防局災害預防科長王明忠說,他們沒有不積極要求撤離,但對不配合撤離者開罰是「一體兩面」,將引起民怨,「過去也不曾開罰。」這位科長自承「過去不曾開罰」,顯然已經明確違反《災害防救法》第24條公務員應執行強制撤離,以及《刑法》第130條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罪,公務員如此自證己罪,檢調還能坐視嗎?(See:2025/09/29,鏡報,陳嘉宏專欄:不能輕縱花蓮縣府的廢弛職務罪)
選民倘若竟對推諉卸責的政客買單,自然就會充斥厚顏無恥之輩!
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嘗言:「若是想要測試一個人的品格,那就給他權力。」("The surest way to reveal one's character is not through adversity but by giving them power.")
法國政治哲學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則言:「人民往往會選出他們應得的政府。」(《論美國的民主》)
倘若選民對推諉卸責的政客買單,自然就會充斥厚顏無恥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