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05|「壓力是火,靜是水」:古法教我調回心的節奏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05|「壓力是火,靜是水」:古法教我調回心的節奏

#黃帝內經養生微笑娜生活 #YES³流 #壓力是火靜是水 #靜氣練習




我曾以為,壓力是敵人。

後來讀到《黃帝內經》的一句話:「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那一刻我懂了——壓力本身不是壞事,

只是火太旺,需要水來調。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火氣盛,

每一個「要趕快」都在燃燒生命的精氣。

當火太旺,心神會躁,思緒也會亂,

這時候,最好的修煉不是再加強努力,是要靜下來。


靜氣,是最柔軟的水,能熄掉最深的焦慮。




🔥一、壓力不是敵人,是火在求平衡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壓力來時,妳的陽氣在提醒:該休息了。

火過旺的人,臉會紅、心會急、手會熱;

水不足的人,腎氣會虛、思緒會雜、眼神會乾。


當妳的火沒有水調節,就會「氣逆」——

那就是焦慮、易怒、失眠的來源。


所以別急著把壓力趕走。

問問自己:「我需要一點水氣嗎?」

有時,來一杯水、一段深呼吸,

就能讓心火慢慢平息。




🌊二、靜,是氣在修復的時刻

《黃帝內經》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陰陽平衡,身心才會安寧。

白天是陽,夜晚是陰;

白天用氣,夜晚養氣。


但我們現代最大的問題是——

晚上也不肯停下來好好休息。

手機的藍光、訊息的擾動、腦袋的思考,

讓身體無法回到「陰」。

於是陽氣耗盡,第二天當然也提不起勁。


靜氣,不等於冥想,那是一種「回流」。

當妳放下手邊的事、好好聽見自己的呼吸、

那股氣就會回家。




🕯三、讓夜晚成為氣的療癒所

我有一個小習慣:

睡前也打開香氛機,但不是為了「浪漫」,是為了「慢」。

有時泡泡腳、寫寫字、讓整天的氣沉澱一下,

那時候,腦袋會有種莫名的清晰,心也會慢慢亮。


《素問·痺論》說:「靜則神藏,躁則消亡。」

神藏於靜氣中,妳的靈魂會自己發光。


當妳讓夜晚深呼吸,

壓力也會變成安靜的微光,亮而不灼。




💫結語|用水的心,調火的世界

壓力是火,靜是水。


火能煮食、能照明,但也能毀壞:

而水,不是來滅火,它是讓火有節。


妳不需要沒有壓力的生活,

但妳需要能在壓力中「靜得下來」的氣場。


當水氣在心裡流動,

火就會變成光——柔亮、安然、溫暖。

——微笑娜生活🔥


#黃帝內經養生微笑娜生活

#YES³流#壓力是火靜是水#靜氣練習#法式金句




——微笑娜生活YES✦Wen™

養生即生活🌿yes3qismilenalife1177.site

收錄於《黃帝內經養生×微笑娜生活》系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笑娜生活ᵀᴹ•ᴗ•❤️| 願氣圖書館
9會員
224內容數
願你柔軟,卻有光。 在每一道文字裡,與你一起讓願氣前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世間的法,有這個東西,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我得到了,你就沒有了,是必定會生起諍論。 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我給了你,你固然好了,我更好;反過來,你給了我,我固然好,你更好,就這麼個好處,就這麼個好處。—師父的叮嚀
Thumbnail
世間的法,有這個東西,你得到了我就少了;我得到了,你就沒有了,是必定會生起諍論。 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我給了你,你固然好了,我更好;反過來,你給了我,我固然好,你更好,就這麼個好處,就這麼個好處。—師父的叮嚀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阿字觀 一念相應際 光明顯自心 頓嚴身口意 泯絕去來今 字是無生曲 聲傳劫外音 法門元不二 總攝佛蓮金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歷世間紅塵萬劫 勘破婆娑浮生相 阿難拈花藏禪意 佛陀含笑不作語   學庸93.11.26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愛語如和諧的音樂,微笑如盛開的花朵,善行如濁世的清流,真理如久旱的甘霖。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愛語如和諧的音樂,微笑如盛開的花朵,善行如濁世的清流,真理如久旱的甘霖。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