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史上許多經典嘻哈雙人專輯誕生一樣,夏之禹與地磁卡兩位家世相近的嘻哈少年,一拍即合,做出一張人人都愛的嘻哈作品。
「嘻哈樂是粗魯的音樂,粗魯的表達也令人放鬆,可以舒緩情緒,希望人人都能收起矜持、收穫放鬆。建議人人都愛嘻哈樂!」出生在四川的夏之禹,將身邊的人化作歌曲故事原型,為了更生動還原生活場景嘗試使用母語,《人人都愛嘻哈樂》開案之初,承襲過往合作緣分,再度邀約地磁卡參與製作,自十幾歲就在昆明地下說唱圈靠著爽勁辛辣的昆明話 Freestyle 闖出名堂的地磁卡,在嘻哈 beats 製作上的過人天賦被業內稱贊,這次包辦整張專輯編曲製作,便用擅長的昆明話與夏之禹對話成長見聞與父輩故事。

「我們是同事,工作讓我們相識^-^!」饒舌歌手夏之禹以一句直白的開場,為他與 R&B 唱作人地磁卡的首張雙人合作專輯《人人都愛嘻哈樂》拉開序幕。這張被形容為「兩條人生公路的交匯點」的作品,源於夏之禹的一次意外嘗試,並開啟了兩人首次如此深入完整的合作。
地磁卡分享,當夏之禹傳一些 demo 給他時,他特別驚訝於「他終於開始用四川話去寫一些東西。」本來地磁卡只是想幫忙重新製作,但隨著創作越來越順、demo 越來越多,很快就有了製作一張完整專輯的想法。
在這次深入的合作中,兩人發現彼此有著奇妙的共同點,除了都熱愛音樂外,家庭生活背景也都比較雷同、都不太愛出門;不過,個性的差異也在專輯中真實呈現,夏之禹總結為「一動一靜,一鬧一穩。」地磁卡謙虛地表示「小地仍須努力」,認為自己沒有夏之禹那樣的文本功底,不過這次能夠全程參與製作與說唱,他開心地說感覺自己「回歸了一下其他音樂人格」,對於偶爾做點不同的東西感到「挺有意思的」。透過這次完整的 Hip-hop 專輯,他們讓專輯故事能以各自的視角添上不同風味,並在製作層面達成一致性。

專輯名稱《人人都愛嘻哈樂》的核心,來自夏之禹對嘻哈「粗魯且令人放鬆」的定義,對兩位來自地方、深知民間文化的創作者來說,這份粗魯的表達是文化的根源、是最真實的狀態、更是創作的基石。
「粗魯是人生的常態,再精緻優雅的人也會排泄,粗魯的時候,往往是你最真實最放鬆的時刻,追求體面的時候,往往都是一些假假的場合。」夏之禹將自己定義為「粗口推廣者」,直言粗口令人宣洩,放鬆且容易拉近距離,更玩笑分享相信大家都認識一位朋友叫「甘林良」,或者有時候就直接親切的稱呼他為「甘」。
地磁卡也認同,嘻哈文化源於老百姓,不管是世界上哪個地區,只要說話沒問題,都可以跟著節奏說上幾句,而老百姓的生活與表達確實離不開粗魯,這是人人都愛嘻哈樂的原因。

這次創作的一大突破,便是方言的全面使用。夏之禹過去曾因擔心「四川話不正宗」而有母語羞恥的心態,但他後來想通:「跟父母說話的方式就是我的母語,我要用我的母語說唱!」他解釋自己是用「不太正宗的四川話」在唱,因為方言是「更生活化」的語言,能將生活描繪得更細膩準確,母語一定會讓你的表達更生動,相對於普通話的功能是標準統一、便於交流。
這份對生活化的追求,也影響了兩人的音樂風格,地磁卡選擇使用對自己最舒服通暢的昆明話說唱;而夏之禹則將家鄉的影響視為氛圍上的連結:「比如專輯前半張(主角去大城市之前)我們選擇的 sample 幾乎都是一些第三世界的音樂,完全不 urban。」他認為這也算是一種文化上奇妙的連結,就像雲南光照充沛、植被豐富、生活節奏緩慢,但雲南人卻喜歡雷鬼,新疆人熱情奔放、喜歡歌舞聚會,新疆人做嘻哈、R&B、Soul 就是很厲害,對夏之禹來說這很奇怪卻也非常有趣,「就像我用我的方言講小鎮青少年生活,那些泰國或是阿拉伯的 sample 就是對味,換成那些比如很紐約氣質的 sample,那就是不對,這可能就是人類的集體潛意識吧!」

《人人都愛嘻哈樂》一口氣收錄了 17 首作品,夏之禹解釋其實並不存在選曲:「整張專輯唯一的一首棄曲,地磁耿耿於懷的〈站台〉,架子都還沒搭好就被我無情的否掉了。」他形容其他歌都是「在粑粑麻麻(:「欸,好噁心的比喻」)計劃中孕育出來的」,製作過程中期太通暢,讓故事自然延展而成。
在創作執行上,方言的使用也驅動了夏之禹對押韻與節奏的嘗試,他通過經驗的積累和與其他音樂人的交流後,希望從律動中找一些不一樣的樂趣,和律動來回推拉,而不是去「押」它。「比如〈說唱歌手〉、〈長途〉、〈街頭智慧〉這幾首,我幾乎徹底放棄了押韻,我不說你可能沒感覺到,你仔細檢查一下韻腳,就會發現這個問題。」他認為這個實驗很成功,不過仍然有很大部分的歌保留了標準的說唱形式,他深知要克制自己:「找到新的玩意兒也要克制自己不能一直玩!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和別人很快地厭倦吧。」

在創作過程中,兩人並未遇到太多不合,僅在地磁卡耿耿於懷的「唯一棄曲」〈站台〉上有所分歧,雖然喜歡,但夏之禹認為它對於專輯整體故事性多餘而否決,地磁卡說仍然期望有機會將那首歌做出來給大家聽。夏之禹也透露了創作中的一個小插曲「有首歌其實被國蛋拒絕了!」雖然有創作上的捨棄,但兩人對最終的成果依然滿意。
兩人共同最喜歡的歌是〈長途〉,這源於他們相似的家庭背景,也是對父輩們討生活狀態的致敬。地磁卡將其視為自己童年的一種回顧,夏之禹感性地說,這首歌讓他腦子里全是叔伯阿公、姑嫂阿嬤們的笑容和愁容,以及他們面對生活時堅定的眼神,他甚至比喻「你就想像一下帶入五月天〈倔強〉的 MV,我就是阿信,但背後站的不是帥酷的年輕人,而是阿公阿嬤,叔伯姑嫂,哈哈哈哈哈哈……」。在他童年的眼中,這段長途是一次「冒險」,充滿了顛簸卻感覺不到危險,讓他覺得「老爸一定是無敵的」。
這支 MV 的靈感則全權交給了導演向皓,夏之禹表示導演是他十幾年的好友,他完全信任、全部交給他;地磁卡也讚賞導演非常帥地將兩人的不同視角變成了一個連貫的故事,讓他第一次看到 MV 的時候都「驚了」,特別喜歡。

請兩位分別推薦適合聽這張作品的情境與曲目!
地磁卡:〈Party Like 見手青〉。
這首歌其實還挺好玩的,算是專輯主人公被送進城討生活的導火索,我故意沒把副歌的旋律寫得很 R&B 或者很帥,想有一點點土土的感覺。吃飯喝酒,或者不靠譜的派對都可以把這首歌拿出來放一下,哈哈哈。
夏之禹:〈街頭女孩〉。
丁丁太帥了,又兇又性感……我腦子裡想了一圈,也沒想出華語地區更凶更性感的女聲 Rap verse 了哈哈哈哈,祝丁丁大火!

在談及這次完整發行說唱作品的里程碑意義時,夏之禹展現了一貫的灑脫,認為意義都是專輯做完了宣傳時用來瞎掰的,直言「寫歌的時候哪考慮什麼意義啊,就是為了爽!」對於未來是否會繼續挑戰方言或說唱,地磁卡則表示,他從開始接觸 hiphop 基本都是以雲南方言為主,hiphop 這個風格當然會一直繼續做下去,但將來會以什麼身份參與,則要看那時的想法,也許會是 rapper,也許是製作人。
夏之禹與地磁卡以「粗魯」為名,卻唱出了生活的細膩與真誠,用各自的語言回望成長的土地,講述最靠近自己的真實故事,成為了這張《人人都愛嘻哈樂》。兩條人生公路的交匯,最終走向一條共同且充滿生命力的音樂道路,化為一場對文化的致敬與宣洩,這大概也是為什麼「人人都愛嘻哈樂」。
⋱⋰⋱⋰.ᐟ.ᐟ.ᐟ About Turn!報 .ᐟ.ᐟ.ᐟ ⋱⋰⋱⋰
Instagram:@turnbao_
Turn!電台:https://reurl.cc/yRRXG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