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日語崩潰日記:單字文法不再忘(上)🤯記憶的本質—概念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會記得一些事情,而忘掉另一些?
記憶真的只是「塞進腦袋裡」嗎?

這篇文章,我想從我自己的學習經驗出發,帶你一起了解——
人類的大腦,是怎麼把一件事變成記憶的🌱

記得在上幼稚園前,
我媽常在家放鄉村音樂,唱的全是英文。
我根本聽不懂,只是覺得旋律好聽,
後來漸漸長大,我自然而然地跟著歌一起唱。
那時候我一個英文字母都不認得,
只是憑著聲音與節奏,把整首歌唱得一模一樣。 
上國小後,大概是小一或小二的時候吧?
我爸會叫我每天寫一遍草寫英文字母,
只是寫一遍對我來說不難,
而且草寫的英文字母很漂亮,我很喜歡。 
這些經驗都讓我對語言產生了天然的親近感,
幾乎在我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語言的身影。🌿 
成為日文家教之後,我花了很多時間研究——
大腦是如何記憶的?🧩
當然我不是理科學生,也不是腦神經學家,
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拿自己當實驗,🔬
這也是為甚麼沙龍名稱叫做「Lesly's Langlab」。 
哪個方法有效,就讓學生也試試看;
不行的話,我們再換個方式。
畢竟每個人的大腦邏輯不同,
但我相信,一定有一些共通的原理。💡



有一本關於記憶的書,裡面提到一個觀點,
完全顛覆了我過去的想法。

也因為這個觀念,我後來常提醒學生:
不要死記,而是要透過「重複回想」與「複習」,
把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 

記憶不是「拿出來」,而是「重新生成」

我記得這是某本書中(抱歉我忘記是哪一本了......),
研究阿茲海默症病患時發現,

他們並非完全喪失記憶,而是在提取與重建記憶的過程中出現障礙
因此看起來像是失去記憶,但實際上,那些資訊仍以某種形式存在於大腦中,
只是神經連結受損,使他們無法順利重組出那段記憶。
這叫 「記憶再建構(reconstruction)」。 


所以,回到正題,當我們要記憶任何知識時,

與其一次花長時間死記,不如在短時間內多次重新建構,
讓記憶在頻繁的提取中被不斷鞏固。 

剛接觸到這些概念的時候,
對我而言既新奇又有趣,真的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
我開始重新審視「學習」這件事,
原來記憶不是努力塞進去的,
而是透過一次次回想、連結與重建,慢慢長出來的。 

另外還有兩個觀點沒說完,
但我想你的小腦袋應該讀不進這麼多長篇大論,
所以我們下一章(應用篇)見~

閱讀更多《學日語崩潰日記》系列文章


30分鐘免費日語學習諮詢

你是不是學日語學到一半就卡住,覺得「啊!讀了兩個小時還不都忘光光!」🤣

別擔心,我提供 30 分鐘免費諮詢,幫你抓出學習盲點
給你簡單可落實的方法,還有小技巧讓你穩定養成學習習慣

讓你真正能自己學,越學越有成就感💪

➡️ 想要的話,只要填表預約就可以,我們一起找到最適合你的學習方式~

👉填寫預約表單請點我
👉找出你的學習盲點
👉一起探索屬於你的日語學習方式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sly's Langlab
15會員
139內容數
在這裡,會分享那些我透過閱讀解決的問題、學到的知識或統整出的心得、想法。閱讀,於我而言是打開腦洞和眼界的肥料,期望文章能對你有任何啟發或幫助。也歡迎分享你獨特的想法,在這裡碰撞出不一樣的世界!
Lesly's Langlab的其他內容
2025/10/07
說出的話, 有時會傷人, 有時卻又成為誰的信念。 
Thumbnail
2025/10/07
說出的話, 有時會傷人, 有時卻又成為誰的信念。 
Thumbnail
2025/10/01
日語動詞「て形」是非常重要的動詞變化形式, 學用「て形」,別人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2025/10/01
日語動詞「て形」是非常重要的動詞變化形式, 學用「て形」,別人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2025/10/01
甚麼!?你說日文的第二類動詞還有一些例外??? 已經快崩潰了嗎?別擔心,這些例外還是有規則可循。 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2025/10/01
甚麼!?你說日文的第二類動詞還有一些例外??? 已經快崩潰了嗎?別擔心,這些例外還是有規則可循。 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我們對於記憶的遺忘和記錄,並表達了重新開始寫作的意願。不要相信大腦,很多時候它的記憶體不足,因此文字記錄每個時刻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主動回憶(Active Recall)與間隔反覆(Spaced Repetition),結合這兩種方法技巧,就有了一個更有效高效地記憶和理解的方法,而且效果更持久。
Thumbnail
主動回憶(Active Recall)與間隔反覆(Spaced Repetition),結合這兩種方法技巧,就有了一個更有效高效地記憶和理解的方法,而且效果更持久。
Thumbnail
「主動回憶(Active Recall)」,搭配「間隔反覆(Spaced Repetition)」的學習策略,大大提昇記憶力與理解力。
Thumbnail
「主動回憶(Active Recall)」,搭配「間隔反覆(Spaced Repetition)」的學習策略,大大提昇記憶力與理解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