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彙整參閱『台灣建國學』;台灣憲法學會前理事長許慶雄教授著。以及FACEBOOK「許慶雄の憲法私塾」專論。
內容摘要:
本土派中有不少人認為,台灣獨立建國應該注重手段、策略去實行,能達成建國目標就好,不必花時間、精力在理論上爭論不休。「台灣建國學」認為,會如此主張者可分為兩類型: (一) 根本是反對獨立建國,認為獨立建國會破壞現狀,因此計劃性、故意誤導、壓制建國運動,不希望將理論談清楚,這些人反對宣揚建國的理論是可以理解的。然這類型的人應該是屬於親中派,因為長期潛伏在本土派而被認為是本土陣營夥伴。(二) 屬於「實踐派」,認為以手段、策略去實現建國目標最重要,不應浪費心力爭論理論。這一類型是值得我們去說服的。目前建國理論的爭議可以說是集中在兩點: 一是,中華民國是國家或是非法政府。一是,台灣是否已經獨立。上述「實踐派」類型一般常見的有,改國號(正名)為台灣的建國運動,或主張先拿到中華民國政權就可以建國,不必區分修憲、制憲,或是中華民國第二共和、中華民國參與聯合國等。以上這些手段、策略都是不談建國原理,希望維持「中華民國」路線爭取更多人支持,來完成建國的最後目標。問題是,經過二十多年來,主張台灣已經獨立、名叫中華民國者,目前仍然未達到目標,甚至有些連手段、策略也無法堅持下去。既然二十多年認為台灣已經獨立、名叫中華民國的結果是如此,這些人有什麼理由來反對檢討建國理論、釐清觀念,運用新的正確手段、策略,完成建國目標?
一、分離獨立、宣布獨立才能建國
(一) 如同前述,我們應該已經知道中華民國在台灣不是國家,而是中國的一個舊政權,這用國際法的專有名詞它就是中國的一個叛亂體制。
(二)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合法政府的情形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權自然就成為叛亂的政府(對抗中央合法政府),這是長久以來已經確定的事實。
(三) 「一個中國」正確的意義不是消滅中華民國,而是由中國北京政府代表、繼承中華民國政府。
(四) 台灣至今仍未獨立,不論什麼政黨執政,或是所有政黨、政府領導人,不是反對台灣獨立,就是宣稱不會宣布獨立,甚至從來不曾以理論或行動,持續讓世界各國了解台灣要獨立建國的主張。因此繼續維持現狀,台灣就不可能是一個國家。
(五) 如果我們不願意維持中國叛亂體制的現狀,必須指出在中華民國統治下的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今天台灣要建立一個新國家,自然就是要從中國「分離獨立」。可見宣布從中國分離獨立,就是建國的第一個基本認識,也是出發的原點。
(六) 我們必須要有堅定的建國意志,決心廢棄中國的舊政府中華民國體制,從中華民國統治下,改變現狀宣布獨立,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這一點必須是以民主程序,明確地讓國際社會清楚明白。
(七) 所有新國家的建立,幾乎都是採取分離獨立的方式。我們之所以從事「獨立」運動,就是要從一個直接(中華民國)、間接(北京政府)操控台灣的國家(中國) 分離獨立出去。
(八) 主權就是主權,從來沒有什麼事實主權或法律主權,沒有國家、不是國家,就不可能擁有主權,就不可能是獨立國家。
二、維持中華民國體制使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一) 1950年代之後,美國與西方各國承認的中國合法政府是中華民國政府,但是中華民國政府只統治台灣,為了正當、合法化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必須承認台灣屬於中國,不再強調台灣法地位未定。
(二) 當時中國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繼續被聯合國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承認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實際有效的統治台灣。而中華民國政府一再主張擁有台灣,各國也都未否認。
(三) 當時中國代表團是由台灣出發前往聯合國開會,美國、日本及世界主要國家的駐中國大使館亦設置「台灣地區」的台北。這些國家如何能主張台灣法地位未定,或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四) 如果說當時的台灣不屬於中國、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難道各國是承認只統治著金門、馬祖的中華民國可以代表中國,各國的駐中國大使館都設在中國領土之外的,法地位未定的台灣地區,這樣的說法,不是很荒謬嗎?
(五) 由此可知,1960年代還要主張日本放棄台灣之後,台灣法地位未定、台灣不屬於中國,實在與歷史事實的發展不符。
(六) 特別是1990年代,經過所謂的民主化之後,中國國民黨已經下台,台灣人還是依中國的一部舊憲法選中國舊政府的「中華民國」總統、立法委員,自我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些殘酷的事實,都是來自台灣人自主的決定。台灣民眾至今也仍然接受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這都是我們不能否認的事實。
(七) 近年中國國民黨的政策綱領,兩岸仍定調「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並重申堅決反對台獨,還是有很多支持者。民進黨政府的外交政策,也一直是維持「漢賊不兩立」的「一個中國原則」,外交部也一直是要求世界各國,承認中華民國是合法代表全中國的政府,要求承認中華民國總統,是十幾億中國人,包括蒙古共和國國民的元首。
(八) 以上明確無法否定的事實及現狀,都一再的證明是台灣人自己使台灣法地位確定,並自我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總之,長久以來因為不談理論使觀念模糊,所以所用手段、策略幾乎都有錯誤,當然也不可能達到建國的目標。更嚴重的是,實際上投靠北京出賣台灣利益者,也可以在模糊的「台灣已經獨立、名叫中華民國」之下混水摸魚。伺機主張既然台灣已經獨立,對中國應該強化交流、開放投資三通。於是這些人就公然說: 「想不通為何政府要禁止、反對三通、服貿,強化各式各樣交流」。近年來連友中、和中、兩岸一家親都說的很有道理,原因都是「台灣已經獨立、名叫中華民國」的錯誤理論所造成。
由此可見,建國理論觀念如果不釐清,不但無法判明手段策略的對錯,甚至連誰站在捍衛台灣,致力於建國的立場也變得是非不分。因此,我們必須重新認識建國運動的理論內容與目的是什麼。如此才能運用正確的策略和手段建國,這就是「對症下藥」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