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修復師(完)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六個月後。

 

新海市的天空,呈現出一種許久未見的、清澈的灰藍色。街道上,曾經無處不在的、閃爍著情緒誘導廣告的全息投影大多已經熄滅,只剩下一些基礎的商業標識。城市仿彿經歷了一場高燒後的虛弱,卻也透著一種卸下偽裝後的疲憊與真實。

 

「心境集團」的崩潰是緩慢而徹底的。那場被官方含糊其辭稱為「系統性情感共振紊亂」的事件,引發了雪崩般的連鎖反應。無數用戶提起集體訴訟,指控其非法收集和操控情感數據;政府介入調查,頒布了嚴苛的《個人情感數據保護法》;曾經的商業巨頭信譽掃地,股價一瀉千里,核心團隊分崩離析。那座標誌性的玻璃高塔,如今雖未傾頹,卻已黯淡無光,像一塊沈默的墓碑,祭奠著一個試圖將人類情感納入算法的狂想。

 

在城市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一條綠樹成蔭的老街盡頭,掛著一塊樸素的木質招牌——「硯·情感修復工作室」。

 

工作室內部與昔日「心境坊」的科技感截然不同。溫暖的木質色調,隨處可見生機勃勃的綠植,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書卷氣和植物精油的自然芬芳。沒有閃爍的屏幕和複雜的儀器,只有舒適的座椅,幾台用於基礎情感讀取和疏導的、經過阿浪深度改裝確保絕對隱私的簡易設備,以及牆壁上懸掛的一些抽象的情感波動圖譜,它們不再用於設計,而是用於輔助理解。

 

林硯穿著一件柔軟的米色針織衫,坐在窗邊,正耐心地傾聽對面一位中年男士的訴說。男人表情痛苦,雙手緊握。

「……自從那晚之後,我總是莫名其妙地想流淚,看到孩子笑會哭,看到落日也會哭……我以前不是這樣的,我很堅強……這是不是……病了?」

 

林硯的聲音溫和而穩定:「這不是病,陳先生。那場『共振』可能只是衝開了您長久以來為了『堅強』而關閉的情感閘門。流淚不是軟弱,是您的情感系統正在重新學習如何正常運轉。我們可以試著一起看看,這些眼淚背後,連接著哪些被您忽略了的感受。」

 

她引導他使用極低強度的讀取器,不再提取結晶,只是像鏡子一樣,幫助他看清自己內心的情感波紋。她的工作不再是「設計」或「給予」某種情緒,而是「修復」人們與自身真實感受連接的能力,幫助他們接納並理解情感的複雜性,無論那是快樂還是悲傷。

 

送走陳先生後,阿浪從裡間的工作室探出頭來,他現在是這裡的技術顧問和安保負責人,偶爾也接一些恢復數據、幫人尋找被集團系統刪除或混淆的珍貴記憶片段的私活。

「怎麼樣?又一個被『真實』嚇到的?」

「是正在學習擁抱真實的人。」林硯糾正道,嘴角帶著一絲平靜的笑意。

 

這幾個月來,她接待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在情感風暴中找回初戀記憶而泣不成聲的老人,有因長期攝入「定製勇氣」而如今面對真實恐懼不知所措的年輕人,也有像陳先生這樣,單純因情感的突然復甦而感到困惑和恐慌的普通人。

 

工作並不輕鬆,時常要面對強烈的負面情緒和心靈創傷。但林硯卻從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平靜與力量。她不再需要對抗一個龐大的陰影,而是實實在在地觸摸著一個個具體的、掙紮著的靈魂。每一次微小的進步,每一次看到來訪者眼中重新燃起對自身感受的接納與理解,都讓她覺得,那場近乎自毀的抗爭是值得的。

 

傍晚時分,工作室來了一位意外的訪客。

 

是許墨。

 

他穿著簡單的深色便服,沒有了西裝革履的束縛,整個人看起來清瘦了些,也少了幾分過去的銳利與冰冷。他站在門口,似乎有些猶豫,目光掃過工作室溫馨的佈置,最終落在林硯身上。

 

林硯有些意外,但並不驚慌。她示意他坐下。

 

「我沒有惡意。」許墨開口,聲音依舊平靜,卻不再帶著那種居高臨下的疏離感,「我只是……想來看看。」

 

他沈默了片刻,像是在組織語言。「集團已經申請破產重組,『普羅米修斯計劃』永久封存。我……暫時離開了那個領域。」

 

林硯給他倒了一杯溫水,沒有催促。

 

「我複盤了所有的數據,」許墨繼續說道,眼神有些飄忽,仿彿在看著某個遙遠的地方,「尤其是最後那一刻……妳接入時的神經信號,以及隨後引發的全域性情感亂流。我試圖建立新的模型來解釋它,但……失敗了。」

 

他擡起頭,看向林硯,眼中第一次流露出清晰的困惑,甚至是一絲……謙卑?「我無法用任何現有的算法,來模擬或預測那種強度的、混亂的、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情感爆發。它不符合效率原則,不符合邏輯推演。我曾經認為那是需要被修正的錯誤,但現在……我不確定了。」

 

他頓了頓,輕聲問:「妳在這裡做的,就是幫助人們……理解這種『錯誤』嗎?」

 

林硯搖了搖頭:「不是理解『錯誤』,許學長。是幫助人們理解他們自己。情感從來不是需要被修正的錯誤,它是我們存在的一部分,是我們與世界連接的紐帶,無論這紐帶有時會帶來多大的痛苦或混亂。」

 

許墨若有所思地沈默著。他看著窗外老街上的行人,看著他們臉上自然流露的、未經設計的喜怒哀樂,看了很久。

 

「或許……我該從頭學起。」他最終低聲說了一句,像是自言自語。他沒有再多說什麼,站起身,向林硯微微頷首,然後安靜地離開了工作室。

 

林硯沒有挽留。她知道,對於許墨這樣的人,信念的崩塌與重建,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內在之路。他的到來,本身已是一種無聲的認輸與轉變的開端。

 

華燈初上,林硯關閉了工作室的門,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風拂過臉頰,帶著初夏夜晚特有的溫潤氣息。街道兩旁,人們在露天咖啡館閒聊,孩子們在廣場上追逐嬉戲,情侶依偎著漫步。嘈雜,卻充滿生機。

 

她路過一個街角,看到一個街頭藝人正在吹奏薩克斯風,憂傷而悠揚的旋律在夜色中飄蕩。不少人駐足聆聽,臉上帶著被音樂觸動的、真實的表情。

 

她停下腳步,靜靜地聽著。心中不再有對「靜謐喜悅」的強迫性追求,也不再被麻木或憤怒所籠罩。她感受著晚風的清涼,音樂的憂傷,以及內心深處那份歷經創傷後歸於平靜的、複雜而豐盈的寧和。

 

她擡起頭,望向城市上空。曾經被無數人造光點淹沒的夜空,如今依稀能看到幾顆頑強的星星在閃爍。

 

真實的世界從不完美,充滿裂痕。但也正是這些裂痕,成了光照進來的地方,成了生命與情感得以呼吸的縫隙。

 

林硯繼續向前走去,步伐平穩而堅定。她不再試圖設計情感,也不再對抗某個龐大的體系。她成為了一名修復師,修復著人與自我真實感受之間,那些細微而珍貴的連接。

 

在這座剛剛學會重新呼吸的城市裡,她只是一個平凡的修復師。而她腳下的路,連接著無數顆渴望真實的心,通向一個不再被定義、充滿未知與可能的未來。

 

(全文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冷月殘項的小地方
0會員
79內容數
冷冽的天空露出灰白的羽翼~ 月光彷彿情人一般被包裹在其中~ 殘風為愛失去象徵自由的流暢~ 項鍊化為鋒利的劍,斬斷這不應該存在的錯誤,將自己推入永恆的黑暗中
2025/10/18
新海市的夜晚,從未如此喧囂,又從未如此寂靜。   喧囂的是城市本身。交通癱瘓,無數車輛歪斜地停在街心,警笛聲此起彼伏,卻顯得徒勞而渺小。街頭巷尾,人們不再是整齊劃一的數據點,他們哭泣、爭吵、擁抱、茫然獨立,長久以來被「優化」和壓抑的情感如脫韁野馬,衝垮了社會慣常的秩序。一些區域爆發了零星的騷亂,
2025/10/18
新海市的夜晚,從未如此喧囂,又從未如此寂靜。   喧囂的是城市本身。交通癱瘓,無數車輛歪斜地停在街心,警笛聲此起彼伏,卻顯得徒勞而渺小。街頭巷尾,人們不再是整齊劃一的數據點,他們哭泣、爭吵、擁抱、茫然獨立,長久以來被「優化」和壓抑的情感如脫韁野馬,衝垮了社會慣常的秩序。一些區域爆發了零星的騷亂,
2025/10/17
「情感豐饒節」的傍晚,新海市仿彿一顆被過度裝飾的聖誕樹,每一棟建築都閃爍著精心編程的霓虹,空中全息投影著虛擬的煙花與笑臉符號。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向中央廣場,臉上洋溢著對節日狂歡的期待。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由集團散佈的、淡淡的「基礎愉悅」誘導信息素,讓這份期待更添幾分盲目的熱烈。   而在城市地下,那處
2025/10/17
「情感豐饒節」的傍晚,新海市仿彿一顆被過度裝飾的聖誕樹,每一棟建築都閃爍著精心編程的霓虹,空中全息投影著虛擬的煙花與笑臉符號。人們從四面八方湧向中央廣場,臉上洋溢著對節日狂歡的期待。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由集團散佈的、淡淡的「基礎愉悅」誘導信息素,讓這份期待更添幾分盲目的熱烈。   而在城市地下,那處
2025/10/16
隧道實驗室裡,空氣凝重得仿彿能擰出水來。阿浪面前的數個螢幕同時閃爍著紅色的警告標誌和高速滾動的數據流。他剛剛冒險潛入了一個與市政慶典委員會網絡有短暫交匯的節點,截獲了「心境集團」流向其合作承包商的最後一批加密指令。   林硯站在他身後,看著那些被破譯的碎片化信息逐漸拼湊出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全景圖
2025/10/16
隧道實驗室裡,空氣凝重得仿彿能擰出水來。阿浪面前的數個螢幕同時閃爍著紅色的警告標誌和高速滾動的數據流。他剛剛冒險潛入了一個與市政慶典委員會網絡有短暫交匯的節點,截獲了「心境集團」流向其合作承包商的最後一批加密指令。   林硯站在他身後,看著那些被破譯的碎片化信息逐漸拼湊出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全景圖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假日的台北地下街 換上暖色系的 日式風情 原本睡眼朦朧的 長長大街 隨著時辰一到 點亮 鬧鐘似的 古典燈籠 店家剛被喚醒 人潮尚未洶湧 漫步在 剛甦醒的大街上 空氣中 從另一邊的美食街區 飄來了 屬於異國的 辛香料氣味 不同面孔的人們
Thumbnail
假日的台北地下街 換上暖色系的 日式風情 原本睡眼朦朧的 長長大街 隨著時辰一到 點亮 鬧鐘似的 古典燈籠 店家剛被喚醒 人潮尚未洶湧 漫步在 剛甦醒的大街上 空氣中 從另一邊的美食街區 飄來了 屬於異國的 辛香料氣味 不同面孔的人們
Thumbnail
夜深靛青的那一面漸漸沾染到四周圍的房屋牆上,像是不著痕跡的道別,你不知道何時發生的,但分開的份量卻是確實,濃厚而憂鬱,甜美且感傷。遠方的誰也在陽台點了菸,相隔兩地的微弱星火,就像穹頂上的兩顆星那樣,閃爍著她這維度無法衡量的距離。
Thumbnail
夜深靛青的那一面漸漸沾染到四周圍的房屋牆上,像是不著痕跡的道別,你不知道何時發生的,但分開的份量卻是確實,濃厚而憂鬱,甜美且感傷。遠方的誰也在陽台點了菸,相隔兩地的微弱星火,就像穹頂上的兩顆星那樣,閃爍著她這維度無法衡量的距離。
Thumbnail
天疲於奔命,耗了大半日,終于換得一夜休寧。我寧神閉養心,神便護佑直引,就破了塵障雜難,逐漸瞥見我走往大路,可好多大型車把路堵住,我只好低頭鑽縫隙過去,腦中立刻想到,低下就能免受所困,還可巧妙過阻障。 眼一眨如電閃硬是來到熟悉的夜市,我一踏進去要去找化妝室,就變成百貨公司,格局變得很高雅,有個男子看
Thumbnail
天疲於奔命,耗了大半日,終于換得一夜休寧。我寧神閉養心,神便護佑直引,就破了塵障雜難,逐漸瞥見我走往大路,可好多大型車把路堵住,我只好低頭鑽縫隙過去,腦中立刻想到,低下就能免受所困,還可巧妙過阻障。 眼一眨如電閃硬是來到熟悉的夜市,我一踏進去要去找化妝室,就變成百貨公司,格局變得很高雅,有個男子看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習慣性走這巷子到底,左轉,走幾步進百貨公司一樓的咖啡店。 這天,碰上垃圾車清運垃圾,無法前進,只好彎進右邊巷子,再繞路。 經過服飾批發店,居酒屋後… 喔,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短短一條街竟全是夾娃娃機的小店舖! 記憶裡,從前這條街一家家店內牆壁刷著粉紅色或米白、嫩黃夢幻顏色, 所貼的廣告海報
Thumbnail
六 瀰漫水氣的浴室 [19] 因孰悉而變得遙遠 然後陌生 於是嘗試重拾舊日的記憶 可正是這恢復了的記憶 卻使對象更加遠離主角的凝視   沒有對過去的尋覓 便沒有記憶的傷感 也沒有遺忘的煩惱 記憶中的天花板這類東西 完全是個誤會 本來就是陌生的 Copyrigh
Thumbnail
六 瀰漫水氣的浴室 [19] 因孰悉而變得遙遠 然後陌生 於是嘗試重拾舊日的記憶 可正是這恢復了的記憶 卻使對象更加遠離主角的凝視   沒有對過去的尋覓 便沒有記憶的傷感 也沒有遺忘的煩惱 記憶中的天花板這類東西 完全是個誤會 本來就是陌生的 Copyrigh
Thumbnail
這是一個已經沒落的城鎮,廢棄的高樓樹立,看得出這座城鎮也曾經繁榮、輝煌過。我穿梭這曾經繁華的街道,街上連一個人都沒有,就連街道兩旁的店面都不知道停止營業多久了。終於,我看見了唯一一間燈還亮著的小吃店,於是我走了進去。聽見有客人上門,店裡的阿姨非常熱情的出來迎接,但那股熱情卻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詭異..
Thumbnail
這是一個已經沒落的城鎮,廢棄的高樓樹立,看得出這座城鎮也曾經繁榮、輝煌過。我穿梭這曾經繁華的街道,街上連一個人都沒有,就連街道兩旁的店面都不知道停止營業多久了。終於,我看見了唯一一間燈還亮著的小吃店,於是我走了進去。聽見有客人上門,店裡的阿姨非常熱情的出來迎接,但那股熱情卻讓我有種說不上來的詭異..
Thumbnail
城市的寂夜,孤獨的心靈, 鋼鐵迷宮,無盡黑暗的畫布。 霓虹燈光,曾經舞動生氣, 如今嘲弄我,孤獨在心間住。 漫步空曠街道,腳步回音迴盪, 唯有我在這世界被遺忘。 微風耳邊低語,卻是不願聽, 失去的、永遠無法擁有。 城市的寂靜,蓋過我身, 壓得我喘息不上氣。 嘗試填滿虛無,
Thumbnail
城市的寂夜,孤獨的心靈, 鋼鐵迷宮,無盡黑暗的畫布。 霓虹燈光,曾經舞動生氣, 如今嘲弄我,孤獨在心間住。 漫步空曠街道,腳步回音迴盪, 唯有我在這世界被遺忘。 微風耳邊低語,卻是不願聽, 失去的、永遠無法擁有。 城市的寂靜,蓋過我身, 壓得我喘息不上氣。 嘗試填滿虛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