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60後,我開始理解溫柔的重量:每個女人都需要一個像蔡康永的朋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看完金鐘60,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或許不是因為誰得獎,而是那股懂得的氣息

舞台上的蔡康永,依然溫柔、細膩,語氣裡藏著一種留白的力量

他懂什麼時候該開口,什麼時候該沉默; 懂得接話,也懂得讓對方被看見。

這種「分寸感」,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少之又少

我心裡閃過一個念頭

每個女性,都該擁有一個像蔡康永一樣的男性朋友溫柔、細膩、懂情緒的分寸, 能陪你聊天,也懂得閉嘴

小S失去了大S,而蔡康永還在

就算不熟娛樂圈的人,也知道大小S的名字

她們的互動、默契與依賴,早已超越螢幕。 小S曾多次在節目中說,大S對她的重要性

那是一種「有血有肉」的親密

今年,少了大S的陪伴,小S站在金鐘舞台上

身旁那個熟悉的身影蔡康永, 依舊穩穩地接住她的節奏

這樣的男人,不是要主導你的人生

也不是要拯救你的人, 而是那個能讓你放心說話、讓你做自己的人

溫柔,不代表軟弱

在亞洲社會裡,男性被教育要剛烈、要理性、要領導

脆弱與情緒,往往被視為失格。 但蔡康永的存在,顛覆了這一切

他不靠權威說服別人

而是用理解與聰明建立溝通,他在保守的年代裡承認自己的性傾向, 那是一種帶著文化壓力的勇氣

他證明了:溫柔,也可以是一種堅定,理性,也能帶著體貼, 善良,不一定要天真

康熙落幕,留下的是陪伴

《康熙來了》2004年啟程,2016年落幕

但那份節目的「人味」,至今仍在 是許多綜藝節目無法複製的存在

不需要說教,也能讓人思考的節目

蔡康永從不搶鏡,卻總是讓嘉賓成為主角。 他懂人心,也懂得退一步

那種溫柔的力量,比任何大聲疾呼的「正能量」,都更有份量

結語|被理解,本身就是溫柔

看完金鐘60,我再一次確定

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喧嘩與批判, 而是更多理解與分寸。

每個女生都該有一個像蔡康永一樣的男性朋友

能陪你聊天,也懂得閉嘴; 懂得在你崩潰時給一個眼神,而不是一段大道理

也許這世界太吵了

但溫柔卻是永不失效的, 它不急不躁, 卻能讓人慢慢回到自己身上,那才是最深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en the的沙龍
3會員
30內容數
我是陳,寫字的人
chen th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17
本文講述一位 32 歲職場人士,在失業一年、經歷 72 次面試後,從被裁員、困境到重新找回職涯方向的真實故事。作者分享了在小型公司遇到的離譜經歷,以及求職過程中碰壁的心聲,最終決定暫緩腳步,釐清方向,專注於自己真正喜歡且能長期發展的文案、內容、編輯領域,展現出面對逆境的韌性與對未來的希望。
2025/10/17
本文講述一位 32 歲職場人士,在失業一年、經歷 72 次面試後,從被裁員、困境到重新找回職涯方向的真實故事。作者分享了在小型公司遇到的離譜經歷,以及求職過程中碰壁的心聲,最終決定暫緩腳步,釐清方向,專注於自己真正喜歡且能長期發展的文案、內容、編輯領域,展現出面對逆境的韌性與對未來的希望。
2025/10/16
本文藉由臺北車站事件,深入探討臺灣社會長期存在的性別雙重標準,並指出現行教育模式過度強調女性自我保護,卻忽略對男性進行尊重與界線的教育。文章主張,真正的安全應建立在相互理解與尊重之上,而非單方面的恐懼與責任。呼籲從根本的教育改革做起,將尊重變成習慣,致力於不讓任何人成為加害者。
Thumbnail
2025/10/16
本文藉由臺北車站事件,深入探討臺灣社會長期存在的性別雙重標準,並指出現行教育模式過度強調女性自我保護,卻忽略對男性進行尊重與界線的教育。文章主張,真正的安全應建立在相互理解與尊重之上,而非單方面的恐懼與責任。呼籲從根本的教育改革做起,將尊重變成習慣,致力於不讓任何人成為加害者。
Thumbnail
2025/10/15
以下內容純屬個人觀點與體感經驗 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場,也不鼓勵盲目模仿,畢竟每場面試氣場都不同,請以自身直覺為主 【從大廳的管理員到 HR 的眼神,每個細節都在透露公司文化。 面試不只是公司挑人,也是你觀察氣場的最佳時機。 學會察覺氛圍,才能避開不適合的職場】 1. 從大廳開始觀察氣場 除非
2025/10/15
以下內容純屬個人觀點與體感經驗 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場,也不鼓勵盲目模仿,畢竟每場面試氣場都不同,請以自身直覺為主 【從大廳的管理員到 HR 的眼神,每個細節都在透露公司文化。 面試不只是公司挑人,也是你觀察氣場的最佳時機。 學會察覺氛圍,才能避開不適合的職場】 1. 從大廳開始觀察氣場 除非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是偶然嗎?》是一部溫馨浪漫的韓劇,展現了蔡鍾協如何用純愛攻勢成功擄獲金所泫的心。故事中充滿了甜蜜的瞬間,從果斷的牽手到溫柔的一吻,觀眾見證了兩人如何在朋友的幫助下深化感情。劇情包含了初戀的悸動以及彼此的成長,讓人感受到愛情的美好與溫暖。不論是青春校園還是職場挑戰,這部劇都讓人對愛情充滿期待。
Thumbnail
《是偶然嗎?》是一部溫馨浪漫的韓劇,展現了蔡鍾協如何用純愛攻勢成功擄獲金所泫的心。故事中充滿了甜蜜的瞬間,從果斷的牽手到溫柔的一吻,觀眾見證了兩人如何在朋友的幫助下深化感情。劇情包含了初戀的悸動以及彼此的成長,讓人感受到愛情的美好與溫暖。不論是青春校園還是職場挑戰,這部劇都讓人對愛情充滿期待。
Thumbnail
幾年前在徐漢強導演執導的熱賣電影《返校》中,有一位說話口音純正如土生土長台灣人的香港演員備受關注。幾年後,她的名字因為同為演員的男友劉俊謙而再次成為話題。她是蔡思韵,被香港媒體以「稀有動物」稱呼的科班出身演員,最近即將來台灣參與多部戲劇演出。在正式進組拍攝前,剛好有機會和她聊聊,無論是從她言談中流露
Thumbnail
幾年前在徐漢強導演執導的熱賣電影《返校》中,有一位說話口音純正如土生土長台灣人的香港演員備受關注。幾年後,她的名字因為同為演員的男友劉俊謙而再次成為話題。她是蔡思韵,被香港媒體以「稀有動物」稱呼的科班出身演員,最近即將來台灣參與多部戲劇演出。在正式進組拍攝前,剛好有機會和她聊聊,無論是從她言談中流露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蔡宏毅的表演,是由FB推播給我的,印象很深刻的就是那一句話:十年磨一劍,文字的描述是”十年磨一劍”,可是推敲其中,看到其表演,絕對不是”十年磨一劍”一句話可以一筆帶過的。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inTJF24625LrMfkG/ 在其盡善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蔡宏毅的表演,是由FB推播給我的,印象很深刻的就是那一句話:十年磨一劍,文字的描述是”十年磨一劍”,可是推敲其中,看到其表演,絕對不是”十年磨一劍”一句話可以一筆帶過的。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inTJF24625LrMfkG/ 在其盡善
Thumbnail
比方簡慶芬的敢於爭取愛,擅於觀察、擅於守候、適時補位、有勇有謀,讓你很難真的指摘,她是第三者。或許自始至終,感情談的,只有誰更適合。然而簡慶芬的故事,成在此,敗也在此。
Thumbnail
比方簡慶芬的敢於爭取愛,擅於觀察、擅於守候、適時補位、有勇有謀,讓你很難真的指摘,她是第三者。或許自始至終,感情談的,只有誰更適合。然而簡慶芬的故事,成在此,敗也在此。
Thumbnail
專訪民國30年次的老太太 他是為台灣植栽一片文化森林逾50年的簡老師 訪綱基本上沒啥用 第一個問題後 簡老師便滔滔不絕
Thumbnail
專訪民國30年次的老太太 他是為台灣植栽一片文化森林逾50年的簡老師 訪綱基本上沒啥用 第一個問題後 簡老師便滔滔不絕
Thumbnail
點下播放的按鈕,讀白起唸,「是林依晨」。隨即排山倒海記憶湧現:遞出告白信的袁湘琴,三十出頭的獨立女性的程又青。鏡頭一轉,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梳著短直髮的在職婦女簡慶芬。
Thumbnail
點下播放的按鈕,讀白起唸,「是林依晨」。隨即排山倒海記憶湧現:遞出告白信的袁湘琴,三十出頭的獨立女性的程又青。鏡頭一轉,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梳著短直髮的在職婦女簡慶芬。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介紹了蔡依林出道到走紅的故事,當時她只是一個大學生,人生從巔峰走到低谷,低谷的她沒有放棄,沒有自怨自艾,用了一個行為,四個字“加倍努力”,來回應那些批評他的人,然後在舞孃獲得金曲獎最佳女歌手時,還說出了金句:『感謝那些批評過我的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介紹了蔡依林出道到走紅的故事,當時她只是一個大學生,人生從巔峰走到低谷,低谷的她沒有放棄,沒有自怨自艾,用了一個行為,四個字“加倍努力”,來回應那些批評他的人,然後在舞孃獲得金曲獎最佳女歌手時,還說出了金句:『感謝那些批評過我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