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純屬個人觀點與體感經驗
不代表任何公司立場,也不鼓勵盲目模仿,畢竟每場面試氣場都不同,請以自身直覺為主
【從大廳的管理員到 HR 的眼神,每個細節都在透露公司文化。 面試不只是公司挑人,也是你觀察氣場的最佳時機。 學會察覺氛圍,才能避開不適合的職場】1. 從大廳開始觀察氣場
除非是 IPO 公司或大型企業,大部分中小公司都沒有太複雜的門面
但從管理員或櫃檯人員的態度,你就能嗅出一點端倪
他們怎麼對待陌生人,就是公司對待「外來者」的縮影
我不會說管理員能代表整間公司
但他是第一個讓你感受到這個地方怎麼對人的人, 有禮貌的環境,通常氣場也不差: 反之連門口都冷冰冰的,就該留點心
如果你一進門,管理員就一臉不耐煩、講話酸、或硬要刁難
那未來入職後要拜託他幫忙收包裹、領文件、甚至進出大樓時, 多半也不會太順
不一定要馬上拒絕 offer,但請先記下這個細節
畢竟,管理員不代表公司,但卻是你日後工作上,最常打交道的第一道防線
2. 磁場真的存在
我非常相信磁場這件事
上班的氣場,就像風水
有些地方一走進去就渾身不對勁
不是冷氣太強,也不是燈光太暗, 而是整個空間的能量混濁
面試完如果還覺得怪,請相信你的直覺,第六感從來不會騙人
3. 面試是「雙向選擇」,不是被審問
很多人面試會把自己放得很低,但我要說那是錯的
你不是去求一份工作,你是去確認自己要不要進那個環境
求職者不是被挑的人,你也有話語權
公司面試你,你也在面試公司
當你心態平衡,才能看得出對方真實的一面是尊重人,還是居高臨下
4. 面試官的態度與眼神,最能暴露公司文化
我朋友去過一間公司,面試官從頭到尾沒正眼看他
語氣像是在說:「你能來這裡就不錯,我們願意給你機會」
他說整場面試下來只覺得:「算是我高估你。」
我完全懂,那不是玻璃心,是氣場
一個不看你眼睛的主管,之後也不會聽你說話
5. 報到細節,也能看出端倪
當 HR 跟主管的協調節奏出問題,也能看出組織文化
例如:
HR 請你先填資料,結果主管讓你乾等一個多小時
其實 10–30 分鐘是合理範圍, 但若超過、又沒人解釋,那就是內部溝通不順
等的時候也可以觀察:
會議室環境、牆壁有沒有斑駁、設備是否老舊、 甚至監視器角度都能透露出信任感的多寡
6. 面試結尾的問答,也是觀察點
大多數人被問:你有沒有想問的問題?都回答「沒有」
但這一題,其實很關鍵
你可以問:
- 公司希望我三個月內達到哪些目標?
- 新人試用期通常會先接觸哪個產品或專案?
這些問題比「薪水多少」更能看出主管的誠意與規劃
當 HR 或主管願意細講,代表他們有準備:
若他們只是敷衍:「這部分到時候再說」, 那你大概也知道答案了
7. 最後送不送你出門,是尊重問題
這點很多人忽略
面試結束時,主管或 HR 是起身送你, 還是說「好,掰掰,自己出去」
聽起來小事,但差很多
就算不錄取,能起身送到電梯口, 那是基本的尊重
一間懂禮貌的公司,通常氣氛不會太差
8. 不要問太離題的問題
別在面試問跟職缺無關的八卦、假期或內部人事
這些問題應該是入職後自然會知道的事, 不是面試時強迫對方透露的
這種問法只會讓人覺得你不專業,也會讓氣氛瞬間冷掉
結語:氣氛不對的地方,別勉強
面試不是一次性任務,是一次氣場測驗
從你踏進大廳的那刻起,公司就已經開始對你展示「真實的樣子」
管理員的語氣、HR 的眼神、主管的反應每一個細節都在替公司說話
我面試 72 間公司後學到:
氣氛不對的地方,就算錄取,也待不久
而你那一瞬間的「怪怪的」感覺,往往比任何面試技巧都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