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該留什麼?該留房、留錢,還是留投資帳戶?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副標題:真正的傳承,不是資產,而是現金流的思維。

raw-image


社群互動與問題背景

我是威利,今天的單元是 QA 社群互動,用知識互動打造你的財富世界。

今天要討論一個群友提出的問題:以後遺產該留什麼給小孩?其實,留遺產這件事,我原本沒想得那麼遠,但確實已經開始為小孩做了一些投資計畫。

大綱

1.為小孩的長期投資計畫

2.複利與通膨下的資金預估

3.遺產思維:有什麼就留什麼

4.提前規劃:稅務與分配安排

5.核心傳承:財商教育與價值觀

6.善用資源:給予而非放任

7.活著的傳承:知識與數位資產

8.房產與負債:正資產與槓桿觀念

9.結語:用現金流思維給孩子選擇權

關鍵字

#遺產 #傳承 #現金流 #財商教育 #投資帳戶 #房產 #槓桿 #正資產 #提前規劃 #數位資產

例如,我幫他存了一些投資金,目前大概有78萬元。你可能會覺得,一個三歲小孩怎麼會有這麼多錢?其實不是這樣的,這筆錢從他出生前兩年就開始投資了,當時就先幫他買了一些標的。聽起來有點好笑,對吧?人在還沒出生時,我就開始為他投資了

為小孩的投資計畫

當時的想法是,我應該能順利生下這孩子吧?沒想到試了兩三年都沒成功,於是這筆資金就持續投資下去,假設他已經存在的情況下開始規劃。結果他比預期晚了幾年才出生,所以這筆投資就這樣累積下來。我為他做的投資計畫其實很保守,預估年化報酬率只有5%。例如,每個月投入大約6000元,每年再額外投入3萬元,這樣以5%的年化報酬率計算。

未來財富預估

假設從三歲開始計算,考慮3%的通膨率,每年投資金額大約是10萬元左右。依此推算,到他10歲時,資金大概能接近200萬元;到20歲時,大約是455萬元左右;到30歲時,可能達到870多萬元。這些數字是用複利公式計算的,網路上有很多這樣的計算工具,大家都可以拿來用。我覺得這些錢對他未來應該有些幫助,比如買房或出國留學的補助。

當然,我不敢說這能完全應付未來的房價,搞不好以後頭期款要兩三千萬,但我現在就是先幫他做一些投資。所以你問我遺產要留什麼?我的答案很簡單:有什麼就留什麼。如果我沒花完的錢,當然會留給他,畢竟我自己也帶不走。對吧,人生在世,能帶走的只有回憶,難道金銀財寶、山珍海味能帶走嗎?當然不能。

遺產規劃的思維

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如果累積了一定的財富,在人生即將結束前,就應該提前做好遺產規劃。不要等到事情發生後,讓小孩去承擔稅務的負擔。如果有能力,應該在離世前的幾年,甚至十年前,就開始規劃如何分配財產。有些人可能會擔心,提早把財產交給小孩,他們會不會就不養我了?或者拿了錢就不努力,覺得「爸爸有錢,我可以躺平了」。但我認為,這些擔憂的核心問題在於小孩小時候的財商教育。

財商教育的關鍵

財商教育的關鍵在於,從小就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等他們成年後再試圖改變他們的思維。人的思維和理解應該從小逐漸養成,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價值觀,什麼是錯的。這樣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會明白如何通過理解經濟運作的方式,利用資本工具來創造額外的收入,而不只是依賴薪資。我們不敢說要培養什麼厲害的投資人,只是教他們如何合理運用手上的資源,妥善管理自己的資產。

善用資源的價值

有些父母認為,一毛錢都不留給小孩,讓他們自己努力奮鬥,對他們成長更有幫助。但我覺得這種想法根本沒必要。為什麼?如果你有資源,當然應該分享給小孩,這很正常。他們在起跑點上擁有這些資源,就能更好地運用。擁有資源不代表他們會不努力,而是他們如何把資源用好,這才是關鍵。

不是說不給他們財產,讓他們從零開始,比如去7-11打工。當然,打工是重要的成長經驗,但不代表他們長大後一定要從低薪工作開始。有了資源,他們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擁有更好的成長環境,未來也會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活著時的傳承

我認為,比起死後留遺產,活著時給予資源對小孩的幫助更大。此外還能留什麼呢?我覺得一些網路上的影音資產也很重要。未來小孩可以收聽我錄的節目,了解爸爸分享的理財方式和研究內容,這對他們增廣見聞很有幫助。

房貸與負債的觀點

有些人會想,繳清房貸後把房子留給小孩,但我覺得這有點可惜。從理財角度看,房貸的利息負擔在所有借貸成本中算是相對低的。更好的方式是不急著繳清房貸,而是善用手上的資金,合理運用來擴大資本。未來小孩繼承時,只要記住一件事:總資產必須是正數。負債不是壞事,只要正資產遠大於負債就好。很多人以前跟我一樣,覺得不要借錢、不要負債,但買房子時其實已經用了高槓桿,比如貸款八成,這就是在善用槓桿工具,讓你能取得原本買不起的房子。

教育與成長的結語

因此,買了房子不一定要急著把貸款繳清再留給小孩,而是確保交給他們的正資產遠大於負資產,甚至這些正資產還能帶來穩定的現金流,讓他們有資源去做想做的事。我們不該擔心小孩有了資源就會變得懶散,而是應該在他們小時候就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教他們如何做事,用正確的人生觀和金錢觀生活。這樣,當他們拿到資源時,就會懂得善用,而不是亂花。

帶小孩不容易,小孩不一定聽話,但我認為家庭教育應該從小開始,逐步灌輸這些觀念。長大後,他們會明白這些投資工具或標的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通過本金累積、薪資收入或複利效應等成果。甚至在他們可以開戶或理解這些時,可以把買給他們的標的轉到他們名下,但要先做好管控。讓他們慢慢學會利用資本工具,累積自己的收入。這對他們的人生成長和價值觀的建立,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分享總是單純的快樂,期待下次再見。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威利財經生活隨筆的沙龍
31.8K會員
944內容數
投資小白貓之旅,期望用投資新手的觀點看待投資。就像貓咪吃飽睡得很安穩?睏霸吃罐罐,買股的你就該這樣。平時會看投資理財的金融書籍等,也希望與大家分享,這邊主要收錄我的價值投資研究、節目文稿、EXCEL投資工具等、新手投資觀念、讀書心得等。
2025/11/16
副標題:失業給付+高股息ETF+冷靜分配,逆轉人生危機。 節目開場與背景介紹 嗨,我是威利。今天我們是生活閒聊單元,生活閒聊與你生活在一起。 今天的題目是被資遣後的現金流重建計畫,特別是討論小張的50萬投資本金如何撐過失業期。這最近為什麼講這個題目?因為最近有朋友就被資遣,所以我很,怎麼講,很
Thumbnail
2025/11/16
副標題:失業給付+高股息ETF+冷靜分配,逆轉人生危機。 節目開場與背景介紹 嗨,我是威利。今天我們是生活閒聊單元,生活閒聊與你生活在一起。 今天的題目是被資遣後的現金流重建計畫,特別是討論小張的50萬投資本金如何撐過失業期。這最近為什麼講這個題目?因為最近有朋友就被資遣,所以我很,怎麼講,很
Thumbnail
2025/11/13
繼續上篇文:縮減非必要支出 延續上集,我們來看理財顧問還給他的第二個建議:縮減非必要支出、重新檢視保險。 這一步,其實就是「止血」。當你發現財務狀況出現問題時,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止血,不要讓金錢再繼續流失。 大綱 1.縮減非必要支出與保險重整 2.設定階段性收入成長目標 3.建立現金流
Thumbnail
2025/11/13
繼續上篇文:縮減非必要支出 延續上集,我們來看理財顧問還給他的第二個建議:縮減非必要支出、重新檢視保險。 這一步,其實就是「止血」。當你發現財務狀況出現問題時,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止血,不要讓金錢再繼續流失。 大綱 1.縮減非必要支出與保險重整 2.設定階段性收入成長目標 3.建立現金流
Thumbnail
2025/11/11
前言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真實案例,主題是:「從三百萬到歸零」。這個故事並不是市場害人虧損,而是財務順序錯誤、缺乏現金流管理造成的。 很多人看到標題會覺得不可思議:年薪四十幾萬,還敢出國玩?享受當然沒問題,但順序錯了,再努力都可能白費。 這是一支我在 YouTube 上看到的影片,內容引起不
Thumbnail
2025/11/11
前言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真實案例,主題是:「從三百萬到歸零」。這個故事並不是市場害人虧損,而是財務順序錯誤、缺乏現金流管理造成的。 很多人看到標題會覺得不可思議:年薪四十幾萬,還敢出國玩?享受當然沒問題,但順序錯了,再努力都可能白費。 這是一支我在 YouTube 上看到的影片,內容引起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透過海外券商投資美股或ETF,以達資產增長與退休規劃。然而,海外資產的繼承問題可能面臨複雜的稅務程序。本文探討利用投資型保單連結海外標的(如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並透過指定受益人、預留稅源的機制,簡化遺產處理流程,適用臺灣遺產稅制,降低身故後的財務與法律風險。
Thumbnail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透過海外券商投資美股或ETF,以達資產增長與退休規劃。然而,海外資產的繼承問題可能面臨複雜的稅務程序。本文探討利用投資型保單連結海外標的(如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並透過指定受益人、預留稅源的機制,簡化遺產處理流程,適用臺灣遺產稅制,降低身故後的財務與法律風險。
Thumbnail
作者:陳鶴君|家族辦公室主任 (專精高淨值家族傳承、保全架構、跨境資產配置) --- 一句真話,先問張總您: 您辛苦打拚 30 年、建起上億資產, 有沒有想過這些財富,最後會落到誰手裡? 是您最信任的獨生女兒? 還是她未來的先生? 還是意料之外的「外人、法院、稅局」? 很多企業
Thumbnail
作者:陳鶴君|家族辦公室主任 (專精高淨值家族傳承、保全架構、跨境資產配置) --- 一句真話,先問張總您: 您辛苦打拚 30 年、建起上億資產, 有沒有想過這些財富,最後會落到誰手裡? 是您最信任的獨生女兒? 還是她未來的先生? 還是意料之外的「外人、法院、稅局」? 很多企業
Thumbnail
作者|陳鶴君 在高雄,一位經營化學運輸品的老闆 阿義,一輩子辛苦打拼,留下 三棟房子與一塊工業用地,總市價高達 1.7 億。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家人瞬間面臨 2,000 萬遺產稅的沉重壓力。 --- 高雄遺產稅案例:現金不足,房子也救不了 兒子阿凱驚慌失措: 「我們家
Thumbnail
作者|陳鶴君 在高雄,一位經營化學運輸品的老闆 阿義,一輩子辛苦打拼,留下 三棟房子與一塊工業用地,總市價高達 1.7 億。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讓家人瞬間面臨 2,000 萬遺產稅的沉重壓力。 --- 高雄遺產稅案例:現金不足,房子也救不了 兒子阿凱驚慌失措: 「我們家
Thumbnail
高資產人士若以不動產、企業股權或其他投資為主,當家族面臨財務變動(如遺產分配、稅務支出)時,若未準備充足資金,可能導致資產被迫出售,甚至影響經營權。透過壽險規劃,可確保關鍵時刻有穩定的現金來源,讓財富順利傳承下一代。 #高資產 #財富 #遺產分配 #財富傳承 #遺產 #稅務 #傳承 #遺產稅 #贈
Thumbnail
高資產人士若以不動產、企業股權或其他投資為主,當家族面臨財務變動(如遺產分配、稅務支出)時,若未準備充足資金,可能導致資產被迫出售,甚至影響經營權。透過壽險規劃,可確保關鍵時刻有穩定的現金來源,讓財富順利傳承下一代。 #高資產 #財富 #遺產分配 #財富傳承 #遺產 #稅務 #傳承 #遺產稅 #贈
Thumbnail
不是怕錢不夠花,是怕留不穩——台灣高資產族的下一步 上週,我去拜訪一位老朋友的父親。 他資產超過 5 億,退休後在台南郊區買了一塊地,閒暇時巡巡菜圃、喝喝茶,看似生活悠然。 但那天,他卻在菜園邊嘆了一口氣: > 「不是怕錢不夠花,是怕留不穩。」 一份報告,敲醒了他的危機感
Thumbnail
不是怕錢不夠花,是怕留不穩——台灣高資產族的下一步 上週,我去拜訪一位老朋友的父親。 他資產超過 5 億,退休後在台南郊區買了一塊地,閒暇時巡巡菜圃、喝喝茶,看似生活悠然。 但那天,他卻在菜園邊嘆了一口氣: > 「不是怕錢不夠花,是怕留不穩。」 一份報告,敲醒了他的危機感
Thumbnail
私募基金的新任務: 幫孫子打造一台「新加坡現金永動機」 早上七點,董事長一句:「我那三個孫子,各設計一個有現金收入的方案,現在很流行被動收入嘛。」 我放下咖啡杯,微笑點頭:「好的董事長。」 心裡卻想: 「最好還每週領一次,這樣一年52次現金流。聽起來像養三隻金雞母。會計師事務所
Thumbnail
私募基金的新任務: 幫孫子打造一台「新加坡現金永動機」 早上七點,董事長一句:「我那三個孫子,各設計一個有現金收入的方案,現在很流行被動收入嘛。」 我放下咖啡杯,微笑點頭:「好的董事長。」 心裡卻想: 「最好還每週領一次,這樣一年52次現金流。聽起來像養三隻金雞母。會計師事務所
Thumbnail
如何透過家族信託 & 保險,避免 20% 遺產稅?——企業主的避稅必修課! 在台灣,遺產稅最高稅率達 20%,這對擁有大量資產的企業家來說,可能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想像一下,你辛苦經營了一輩子的家族企業,最後卻因為遺產稅,讓子女不得不變賣資產來繳稅,甚至影響企業經營權的穩定性。那麼,如何透
Thumbnail
如何透過家族信託 & 保險,避免 20% 遺產稅?——企業主的避稅必修課! 在台灣,遺產稅最高稅率達 20%,這對擁有大量資產的企業家來說,可能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想像一下,你辛苦經營了一輩子的家族企業,最後卻因為遺產稅,讓子女不得不變賣資產來繳稅,甚至影響企業經營權的穩定性。那麼,如何透
Thumbnail
不動產活化與節稅策略:資產增值與財務優化的雙贏之道 --- 在現代財富管理中,不動產不僅僅是保值工具,更是資產配置與稅務規劃的關鍵角色。許多家族企業與高淨值人士擁有大量不動產,卻未善加利用其潛在價值,導致現金流不足、稅負沉重,甚至影響家族財富的順利傳承。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不動產活化與節稅策
Thumbnail
不動產活化與節稅策略:資產增值與財務優化的雙贏之道 --- 在現代財富管理中,不動產不僅僅是保值工具,更是資產配置與稅務規劃的關鍵角色。許多家族企業與高淨值人士擁有大量不動產,卻未善加利用其潛在價值,導致現金流不足、稅負沉重,甚至影響家族財富的順利傳承。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不動產活化與節稅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