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學好當地語言?還是多讀書增進自我能力?我覺得最重要的第一步是看清楚[招生簡章]!可以幫助你少走一年彎路!
許多人懷抱著留學夢,立志要攻讀海外名校研究所,於是開始沒日沒夜地準備托福/雅思/ JLPT、埋頭寫研究計畫書。但,大多數人卻在「第一步」就走錯了方向:沒有徹底、仔細地閱讀招生簡章(Admission Requirements/Application Guidelines/募集要項(ぼしゅうようこう)。 如果把招生簡章只當成一份制式的「文件清單」,那就想得太簡單了。事實上,從簡章發表的時間到學校挑選學生的標準都大有文章,要把它當成目標學校主動提供的「攻略本」 。是否能成功上岸,往往取決於對簡章的理解和有沒有確實地依照其時程準備必要文件和安排應考計畫。
為什麼招生簡章如此重要?(PREP法)
P (Point - 論點): 徹底研讀招生簡章,是實現高效準備、避免浪費時間與精力的唯一方法。
R (Reason - 理由): 每個學校對「理想學生」的定義都不同。簡章會直接或間接地告訴你,他們更看重考試成績(如GPA或考試分數),經歷、還是研究潛力與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
E (Example - 實例): 假設A校的簡章只說明「需要繳交簡歷、作品集、推薦信、研究計畫及英文檢定成績單」但沒有要求英文檢定種類和分數。如果因此投入超過80%的精力去刷托福分數到115分,那麼花費在托福上的多餘精力和時間,本來能讓多益滿分,研究計畫更具深度,或去增加其相關經歷,也可能讓人際關係得到更多的拓展(找到更高層級的人寫推薦信.....),弄到學校推薦的文件之類的(學校推薦/系推薦/教授推薦都有差別的,不過最好還是要找教過你上課的老師來寫推薦信有上課學習態度實例比較有說服力)。
P (Point - 總結): 不看清楚簡章做好時程規劃,就像蒙著眼睛開車。或許會前進,但效率很差,而且隨時可能遇上阻礙而不自知。
準備期的「簡章」關鍵
為了讓準備過程事半功倍,招生簡章有以下幾個重點,逐一打勾確認:
1.參考最新招生簡章,從招生簡章的發表日期就要注意了,大概就可以知道來年度的招生簡章大約在甚麼時間發表,那個時間點的前一個月就要頻繁注意學校招生網站的更新了,另外來年度招生標準有改的話,也有可能事先在今年的招生簡章預告。 報名費的繳費方式也五花八門,要注意。
2.注意各式日期與截止日,每個都至關重要 。有報名費繳交截止日、線上文件填寫截止日,報名文件繳交截止日 ,推薦信或成績單繳交截止日。依據學校不同有些截止日會相同,有些會分開。而且有些國內報名和國外報名截止日不同也是有的。如果從國外寄件,就要特別注意郵寄時間要趕在截止日前寄到(有些學校也可能以郵戳時間為準)。 可謂是千變萬化,如果同時考多間學校,就要分別在行事曆上記清楚了!
3.文件提交的「方式」
這一點是對留學生最麻煩的地方,要是忽略這個細節可能會導致一連串的匆匆忙忙連滾帶爬地準備或翻譯文件。
簡章會清楚說明文件要求語言,需要郵寄正本、或同時線上系統上傳PDF,還是需要第三方機構(如WES)認證或翻譯。
推薦信細節: 尤其要注意推薦信(Recommendation Letter)的提交方式。大多數名校要求推薦人(你的教授或主管)郵寄或透過系統直接上傳,而非透過考生轉交。若太晚通知老師幫忙,很可能會錯過截止日。
4.「硬門檻」與「軟標準」的界線
硬門檻: 這是絕對不能妥協的最低要求。例如:「GPA必須達到3.0或同等水平」、「英語考試分數須在某個分數之上」「JLPT N1 或N2」 。如果這部分未達標或不可抗力因素,必須馬上制定補救計畫,或者!你可以Mail 或電話給學校或系辦看看有沒有甚麼補救方式(雖然學校或系辦很有可能不理你,但我真的有聽過,學校給了其他方式的證明方法),另外你實際Mail 或電話 的行為有可能被視為你積極想進入學校的信號(前提是有看清楚簡章提出非個人因素而無法辦到之事或簡章標示不明之處)。
例: 2025年夏天的JLPT考試,高雄地區因為颱風而取消,則需詢問學校是否接受J TEST成績或 其他線上考試或 日語學習時數證明。
軟標準: 這是重點加分努力的地方。例如:「需提交一份作品集(Portfolio)」、「歡迎具備相關領域實習經驗者」。這部分是展現差異化競爭力的戰場! 作品集 的格式依據國家學校文化不同,而有不同風格,最好事前去參觀該校的畢業展或詢問該校該系畢業生!(例: 台灣許多人自行打印成書,也有許多人會夾入特殊紙展現獨特設計風格。但日本許多純美術的作品集只是A4或A3資料夾依年代放入作品照片和介紹)。「歡迎具備相關領域實習經驗者」 如果有附加資料的要求,則要整理提出相關證明,實習證明、工作證明,展覽文宣品,可以打一些工作內容遇到的困難,和如何解決的經驗之類的書面資料佐證,而且一旦有這些資料,進入面試教授也很可能從這些經驗資料來問,方便準備更多口試內容(雖然也有可能老師完全不在意LOL)。
結論
準備留學的第一件事,不是打開參考書,而是下載簡章,將其列印出來,並用螢光筆標記。將簡章中的所有截止日期、所需文件、特殊要求(如需翻譯公證、需要教授的簽名等)全部匯入行事曆或待辦清單。只有看懂「遊戲規則」,你的所有努力——包括苦讀語言、精修自傳、研究計劃書——才會真正用在刀口上,祝福你精準地敲開國外研究所的大門。
可能會有一些招生簡章的解析實例,會放在會員文章。
如果有希望我解析哪間學校的招生簡章,也歡迎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