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是一種空間的藝術,而微縮建築模型則是將這份藝術凝縮在指尖的世界。
即使沒有建築背景,也能透過紙模型捕捉建築的細節與故事。透過「男孩紙」浩偉的分享,我們將一起探索微縮紙建築的魅力,了解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以及如何從觀察建築開始,逐步培養細節與創造力。

微縮紙建築不僅僅是技術的展現,更是記錄歷史與情感的方式。即使沒有建築背景,只要用心觀察、嘗試製作,每個人都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建築模型世界。透過紙模型,我們能夠重新發現建築的美,並在指尖構築出獨一無二的微縮風景。

浩偉的微縮紙建築作品
Q¹ 之前是如何進入模型建築的世界?
我並沒有正式的建築背景,但從小對建築和模型製作有濃厚的興趣。最初是透過手工製作紙模型,一步步累積經驗。
後來,因為對舊建築有情感連結,開始嘗試還原老房子的結構與細節,希望能以模型記錄這些具有歷史與溫度的建築。
隨著技術的提升,我開始研究更多材料與製作方法,包括數位設計與不同工藝的結合,逐步發展出自己的風格。最終,這股熱情促使我創立「男孩紙」,專門製作定製建築模型,讓更多人透過微縮模型感受建築的魅力。
Q² 能否簡單分享製作模型建築的流程?
製作前,我會先收集建築的照片與資料,分析建築結構,並思考適合的材料與製作方式,同時確認材料的購買來源。
開始製作時,基本上我以手工裁切為主,精細地處理每個構件,確保結構組裝穩固。完成基礎結構後,會透過繪製、印刷或拼貼來增加建築表面的質感與細節,讓模型更具真實感。
最後,為了提升完整度,我會加入適當的配件與裝飾,如窗框、燈光或景觀細節,使模型更生動、更有層次感。
Q³ 製作模型建築前需要能觀察建築細節,能否分享 3 個觀察的重點?
1.比例與結構:了解建築的整體比例,確認主要構造,如屋頂、門窗、樑柱的位置。
2.材質與紋理:觀察外牆、屋瓦、地面等材質的細節,以選擇適合的製作方式。
3.時間痕跡:特別是舊建築,注意斑駁的牆面、木頭的老化紋路等,使模型更有故事感。

極具台味的模型建築作品
Q⁴ 舊民宅、咖啡館、早餐店……製作過那麼多模型建築,目前最想挑戰製作什麼的建築?為什麼?
最想挑戰的建築是三合院。兩個原因如下:
1.文化與工藝的挑戰: 三合院是承載台灣傳統建築的獨特工藝,其木構造、紅磚牆、燕尾屋脊等細節,都是極具挑戰性的元素。如何在模型中精細呈現這些結構,是我想嘗試突破的部分。
2.個人成長的情感連結:小時候,我曾在三合院生活過,對這類建築有深厚的情感。因此,透過模型還原,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回憶的重現。希望能用作品記錄這段台灣建築文化,讓更多人看見三合院的魅力。
Q⁵ 一般沒有建築背景的人,如何開始製作紙模型建築?
1.從簡單的建築開始: 先嘗試製作方正的房屋,例如傳統街屋或小木屋,熟悉基本的結構與裁切技巧,逐步建立對建築模型的理解。
2.學習比例與展開圖設計:練習將 3D 建築拆解成 2D 展開圖,了解如何規劃摺線與組裝方式,這有助於未來製作更複雜的結構。3.觀察與模仿:多看實際建築與模型作品,參考不同的製作技法,從簡單的細節開始模仿,逐步提升自己的觀察力與手工能力。
Q⁶ 在「微縮紙建築」課程中想帶給大家什麼?
1.建築觀察力:學習如何拆解建築結構,培養對細節的敏銳度。
2.動手實作技巧:從基礎到進階,掌握紙模型的製作方法與技巧。3.創造個人風格:不只是複製建築,而是能透過模型表達個人記憶與故事。
如果你對微縮建築模型充滿興趣,歡迎參加「微縮紙建築」課程,親手體驗從設計到製作的完整過程。這不只是學習一門技藝,更是一場深入建築世界的探索,讓我們一起用紙張與創意,打造屬於自己的建築模型。
圖片來源:男孩紙
------------------------------------------------------------------------------------------------
浩偉 / 微縮紙建築創意工作者
大家好,我是浩偉。我對模型建築有著濃厚的興趣,並在這方面不斷努力學習和成長。這些愛好豐富了我的生活,也讓我有機會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和互動。除了與學學合作擔任課程講師外,我也創立男孩紙社群平台與粉絲分享我的知識和經驗。我專精於以下建築模型製作主題:材料和工具 如何選擇和使用不同材料和工具,以創建逼真的建築模型;創意設計 如何發揮創造力,設計獨特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模型。我的教學方法強調實踐、創造性思維和手作經驗。我鼓勵學生參與實際建模項目,並提供指導和反饋,以幫助他們不斷改進他們的技能。我期待每一堂課程都能夠成為一個有益的學習和互動機會。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或希望討論特定主題,請隨時提問。我期待著與大家共享知識,共同探討微縮紙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