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漫錄|故宮緙絲郵票賞析——絲與色之間的華麗對話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這套〈故宮緙絲郵票〉(Silk Tapestry of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ostage Stamps)是中華郵政於民國81年(1992年)10月9日所發行的「郵票日」紀念郵票,取材自故宮博物院典藏明代緙絲名品〈緙絲山茶鳥與緙絲桃花雙雀〉兩件。

全套二枚:面額新台幣5元〈緙絲山茶鳥〉及面額新台幣12元〈緙絲桃花雙雀〉,設計者為林榮生先生,由中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製。 方寸間的織品詩學 此套郵票取材自明代緙絲精品,展現出中國絲織藝術的極致工藝。緙絲,又稱「刻絲」,以經緯交織描摹書畫,乃「以絲為筆」的藝術。不同於繪畫之筆蘸墨,緙絲以細密絲線分色交錯,形成色層與筆觸的錯覺,是中國傳統工藝中最能與繪畫分庭抗禮者。明代之後,緙絲織造技術臻於高峰,能細膩地再現畫家筆意、暈染與層次,堪稱「織中丹青」。 郵票將此技藝濃縮於方寸之中,不僅呈現明代工藝的華麗與雅緻,也傳遞出故宮典藏藝術的文化價值。從印製層面觀之,此套郵票以高階彩色套印工藝忠實還原緙絲質感,線條間具絲縷交錯之柔韌,色彩過渡細膩,尤為可貴。 〈緙絲山茶鳥〉:富貴與雅潔的象徵 面額五元的〈緙絲山茶鳥〉,畫面主題取自山茶花枝與雙鳥相依。山茶自古寓意富貴與堅貞,其花色濃艷而不俗;枝上兩隻白頭鵯神態靜謐,一俯一仰,彷彿聆聽花間私語。整體構圖呈斜對角線式佈局,花葉層層相疊,橙紅與墨綠相映成趣。 自藝術層次來看,此圖之妙在「以織寫畫」。葉脈之綠中透灰,花瓣之紅隱白暈,顯示出緙絲技術之精微層疊,使得畫面兼具厚度與透氣感。郵票印製時保留了這種「絲紋浮光」,讓觀者即使透過微縮比例,仍能感受明代織品的生命律動。 自象徵意涵方面觀之,鳥棲花間寓「比翼雙飛」,乃傳統吉祥題材。亦可見古人將自然觀照與人倫情意融為一體的審美趣味。 〈緙絲桃花雙雀〉:春意的細語 面額十二元的〈緙絲桃花雙雀〉,主題為早春桃花與雀鳥嬉戲。整幅構圖更為開放,桃花淡紅,枝葉輕柔,雙雀相對而鳴,生動自然。畫中以柔線織出雀羽光澤,尾羽處理尤見層層疊織之妙。背景留白處,絲面之光滑映襯出主體之生氣,構圖節奏恰如古琴弦音,既疏又靜。 此圖的藝術價值在於「織意畫境」,即在工藝性中融入詩情。桃花喻春、雙雀寓和,整體風格與〈山茶鳥〉一靜一動,相互呼應,構成一種季節與情感的對話。

郵票設計與文化意象 從郵學角度看,〈故宮緙絲郵票〉屬於「藝術典藏題材郵票」系列的延續,與早期〈古畫郵票〉、〈青銅器郵票〉等並列,皆以推介中華文化為旨。設計者在版面安排上採垂直長形構圖,忠於原作比例,並以柔色底襯托緙絲紋理,使主體更具浮雕感。 二圖並列,既是對「花鳥畫」題材的致敬,也體現郵政文化的教育功能——將博物院典藏轉化為民眾可親近的藝術教材。從收藏價值而言,此套郵票發行量約八百萬枚,但因印製品質優異、題材高雅,仍為集郵界珍愛之作。首日封與小全張兼具藝術與歷史雙重價值,頗具展示與研究意義。 絲織入郵——文化傳承的現代詮釋 「緙絲入郵」,不僅是技術的再現,更是文化的傳承。郵票以現代印刷重塑古代織藝,象徵中華美學從宮廷走向民間的歷程。方寸之間,一針一線皆含時代記憶,一花一鳥皆寓人文情懷。

此套郵票的出現,讓我們得以在信札往來的流轉中,觸摸到絲的溫度,也讓「寄信」成為一場微縮的藝術展覽。 結語

〈故宮緙絲郵票〉是郵政藝術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它不僅紀錄了明代織品的華麗篇章,更讓今日的觀者在郵票微光之間,看見中華文化「以柔制剛、以靜為美」的深層氣韻。其藝術與文化價值,猶如那絲線般延綿不絕,編織進入我們的文化記憶之中。

郵票.(李建崑攝影)

郵票.(李建崑攝影)

封面.(李建崑攝影)

封面.(李建崑攝影)

首日封.(李建崑攝影)

首日封.(李建崑攝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9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10/20
「你們要記念那些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要思想他們為人的結局,效法他們的信心。」——《希伯來書》13:7 十月的微風帶著秋的清爽,也帶來一份屬靈的感念。在歐美教會,這個月被稱為「牧師感謝月」(Pastor Appreciation Month),每年十月的第二個主日,更被定為「牧師節
Thumbnail
2025/10/20
「你們要記念那些引導你們、傳神之道給你們的人;要思想他們為人的結局,效法他們的信心。」——《希伯來書》13:7 十月的微風帶著秋的清爽,也帶來一份屬靈的感念。在歐美教會,這個月被稱為「牧師感謝月」(Pastor Appreciation Month),每年十月的第二個主日,更被定為「牧師節
Thumbnail
2025/10/15
 竹,自古即為文人所賞愛。因為它挺拔而虛心,堅韌而不委屈,象徵高潔的情操。自中國南方以至台灣,竹與人們的生活始終緊密相連;從屋舍庭園到案頭雅玩,竹以靈動之姿,融於日常,又超乎俗世。
Thumbnail
2025/10/15
 竹,自古即為文人所賞愛。因為它挺拔而虛心,堅韌而不委屈,象徵高潔的情操。自中國南方以至台灣,竹與人們的生活始終緊密相連;從屋舍庭園到案頭雅玩,竹以靈動之姿,融於日常,又超乎俗世。
Thumbnail
2025/10/14
十月七日清晨,第一次乘坐豐原客運遊覽車參加台中思恩堂(中區)長者團契的秋季旅行,目的地是歷史悠久的名勝台南安平。遊覽車駕駛得非常平穩,一路上笑語盈盈,敬老與愛心的氛圍,洋溢在每個細節中。 我們的主任牧師杜明達牧師,也一同隨行。他笑言自己如今也到了「長者之齡」,欣然加入長者團契行列。
Thumbnail
2025/10/14
十月七日清晨,第一次乘坐豐原客運遊覽車參加台中思恩堂(中區)長者團契的秋季旅行,目的地是歷史悠久的名勝台南安平。遊覽車駕駛得非常平穩,一路上笑語盈盈,敬老與愛心的氛圍,洋溢在每個細節中。 我們的主任牧師杜明達牧師,也一同隨行。他笑言自己如今也到了「長者之齡」,欣然加入長者團契行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以桂花、紫薇為雙主題。運用沒骨技法,筆觸棉密精到。原作者沈振麟,清朝宮廷畫師。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4.0宣告 @ www.npm.gov.tw
Thumbnail
以桂花、紫薇為雙主題。運用沒骨技法,筆觸棉密精到。原作者沈振麟,清朝宮廷畫師。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4.0宣告 @ www.npm.gov.tw
Thumbnail
以雁來紅為主題,蝴蝶、蛾、小野菊、奇石點綴。線條流暢生動。原始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姓名標示-4.0 宣告www.npm.gov.tw
Thumbnail
以雁來紅為主題,蝴蝶、蛾、小野菊、奇石點綴。線條流暢生動。原始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姓名標示-4.0 宣告www.npm.gov.tw
Thumbnail
以秋海棠為主題,蝶蛾翩翩相伴。花朵雅致,蝴蝶輕盈飄逸。構圖疏密有度,工筆精細流暢。原畫作者:沈振麟,清朝宮廷畫家。原始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姓名標示-4.0 宣告www.npm.gov.tw
Thumbnail
以秋海棠為主題,蝶蛾翩翩相伴。花朵雅致,蝴蝶輕盈飄逸。構圖疏密有度,工筆精細流暢。原畫作者:沈振麟,清朝宮廷畫家。原始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姓名標示-4.0 宣告www.npm.gov.tw
Thumbnail
【漬的時態・傅聖雅創作個展】 藝術,如何藉由「紙張」表達情感? 對於藝術家傅聖雅來說,因長期從事製版和印刷的工作,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 正因紙張承載生活記憶和經驗,透過拼湊和組合,更能用來連結特定的情感、生活經驗。
Thumbnail
【漬的時態・傅聖雅創作個展】 藝術,如何藉由「紙張」表達情感? 對於藝術家傅聖雅來說,因長期從事製版和印刷的工作,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角色定位。 正因紙張承載生活記憶和經驗,透過拼湊和組合,更能用來連結特定的情感、生活經驗。
Thumbnail
以海棠、秋海棠為主題,蝴蝶翩飛,奇石點綴其間。刻絲工藝精湛,線條流暢生動栩栩如生。原始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姓名標示-4.0 宣告www.npm.gov.tw
Thumbnail
以海棠、秋海棠為主題,蝴蝶翩飛,奇石點綴其間。刻絲工藝精湛,線條流暢生動栩栩如生。原始圖片: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CC-姓名標示-4.0 宣告www.npm.gov.tw
Thumbnail
這張同樣是臨摹《歐洲百年經典植物繪》中的作品。 前年十二月初開白內障時,這張畫到一半,開完休養後,繼續畫完。 如果喜歡我的作品,歡迎隨喜贊助,中年媽媽喬宜思感謝你😊
Thumbnail
這張同樣是臨摹《歐洲百年經典植物繪》中的作品。 前年十二月初開白內障時,這張畫到一半,開完休養後,繼續畫完。 如果喜歡我的作品,歡迎隨喜贊助,中年媽媽喬宜思感謝你😊
Thumbnail
這幅清朝宮廷畫師沈振麟所繪的蜀葵石榴圖,運用沒骨技法,色彩明艷,筆意雅緻,花朵婀娜靈動。喜歡這幅畫的朋友可以到Kusdom訂製專屬的商品。
Thumbnail
這幅清朝宮廷畫師沈振麟所繪的蜀葵石榴圖,運用沒骨技法,色彩明艷,筆意雅緻,花朵婀娜靈動。喜歡這幅畫的朋友可以到Kusdom訂製專屬的商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