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每到秋天,日本的街頭就會被一片金黃染滿。那滿地閃閃發亮的葉子、空氣中淡淡的香氣,正是「銀杏」帶來的季節限定浪漫。
不過你知道嗎?銀杏不只是「拍照用的美樹」,它其實藏著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冷知識。從恐龍時代的生存傳說,到日本人對它又愛又怕的複雜情感,銀杏的故事遠比你想像中更精彩。 今天,喵小編就帶你來挖掘「日本銀杏的冷知識」,一探這棵金黃樹木的神祕魅力!
1. 銀杏是恐龍時代就存在的「活化石」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是目前地球上唯一仍存活的「銀杏科植物」,化石紀錄顯示它早在2億7000萬年前就已出現,當時恐龍還在地上奔跑!大多數同時期的植物早已滅絕,只有銀杏靠著驚人的適應力存活下來,因此又被稱為「活化石」。在日本,銀杏常被視為「長壽與堅強」的象徵,也難怪神社、學校都愛種它。
2. 銀杏雌雄分株,果實「臭名昭著」
很多人聞過銀杏果的味道都永生難忘——那股像臭襪子或臭奶酪的味道,其實只來自「母樹」。
銀杏是雌雄分株的植物,雄樹不會結果,而雌樹的果實外殼中含有「丁酸」,遇熱會釋放出強烈異味。 因此,在日本的都市規劃中,通常會選擇種「雄樹」以免影響居民。不過有趣的是,母樹雖臭,但果實(去殼後的銀杏仁)卻是日式料理裡的珍味。

圖片來源:freepik
3. 銀杏曾在二戰中「救了」日本神社
在二戰東京大空襲中,有一部分神社奇蹟般倖存,而當地居民相信是「銀杏樹保護了它們」。
例如淺草寺的境內就有幾棵在空襲中未被燒毀的銀杏樹,戰後仍持續生長,被稱為「生還樹(被爆樹)」。 銀杏木質含水量高、不易燃,確實具有一定的防火特性。從那之後,日本人更敬重銀杏,視它為「不滅的生命象徵」。
4. 東京都市徽是銀杏葉造型
細心的人或許發現過,東京都的市徽是一片綠色銀杏葉。
這不是巧合——銀杏在東京象徵著「繁榮、希望與再生」,因為它在關東大地震與二戰後都重新茂盛生長,成為東京人心中「不倒精神」的代表。 如今在東京都廳、地鐵標誌,甚至學校校徽中,都能看到銀杏葉的圖案,可說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5. 銀杏果能吃,但吃太多會中毒
在日本料理中,銀杏果(ぎんなん)是秋冬常見食材,例如茶碗蒸、串烤、炊飯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
但其實銀杏含有「銀杏毒(Methylpyridoxine)」,若攝取過量可能引發頭暈、嘔吐或抽搐。 日本食品衛生法也建議:成人每日不宜超過10顆,兒童不宜超過3顆。所以,雖然烤銀杏香氣誘人,可別一口氣吃太多喔!

深度說明:
6. 銀杏的葉子是中藥與保健品的原料
銀杏不只美觀、可食,它的葉子還具有藥用價值。日本許多藥妝店販售的「銀杏葉精華(ギンコエキス)」主要功效是促進血液循環與增強記憶力。
這項功效早在古代中醫典籍中就有記載,如今被廣泛應用於保健品中。不過醫師也提醒,服用過量仍可能導致副作用,要注意劑量與體質。
7. 銀杏葉的形狀藏有文化密碼
銀杏葉像扇子一樣展開,因此在日本文化中象徵「招福」、「吉祥」與「學問昌盛」。
許多學校選擇銀杏作為校徽圖案(如東京大學、京都大學),象徵學生們能廣納知識、展翅高飛。 此外,日本傳統和服、家徽設計中,也常見銀杏紋樣,代表堅毅與高雅的氣質。
8. 銀杏落葉的時間很「有禮貌」
有趣的是,銀杏樹落葉的方式被日本人形容為「非常有禮貌」。
當秋末來臨,銀杏葉並不會一片片零星掉落,而是幾乎同一時間整棵樹「同時」落葉。 這種壯觀的畫面讓人覺得它像是「知道自己該退場的紳士」,因此在日本網路上還有「銀杏先生太懂時機」的說法。

圖片來源:freepik
9. 銀杏是日本「縣木」的常客
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5個將銀杏定為「縣木(象徵樹)」,包括東京都、大阪府、愛知縣、岩手縣、熊本縣。
這些地區之所以選銀杏,是因為它象徵堅強、歷史悠久,又能適應各種氣候,是極具代表性的植物。
10. 銀杏還能預測季節變化
在日本,氣象廳每年都會公佈「銀杏黃葉前線」,就像櫻花前線一樣,從北海道一路南下,標示全國各地銀杏轉黃的時間。
對日本人來說,當銀杏葉開始轉金黃,就意味著秋天正式登場,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季節訊號」。
喵小編結語
銀杏看似平凡,卻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與智慧。
它從恐龍時代一路活到現代,見證了戰火、復興與城市的變遷;它的香氣、形狀、顏色,早已融入日本人的生活與情感中。 下次在日本街頭看到那片金黃閃爍的銀杏時,不妨想起這些冷知識——那不只是樹,更是穿越億萬年的生命奇蹟。

想了解更多
禮尚往來的美學:深入日本水果禮盒文化,為何一顆哈密瓜能賣到上萬元?
日本11月當季水果全攻略:從和歌山柿到山形蘋果,一嚐秋天的甜美
別再以為楓葉都長一樣!揭開日本「楓樹家族」的秘密與賞楓色彩差異
從被任天堂拒絕到稱霸全球遊戲界:PlayStation的逆襲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