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海鮮
成份:與爸爸的海鮮約定、兒子的選物模式、黃金蟹插曲、餐後的帝王蟹承諾
中午和爸爸約好一起吃海鮮大餐。 我們點了龍蝦、紅蟳、黃金蟹、透抽、蛤蠣、鳳螺,還有兩道青菜:娃娃菜和高麗菜。
兒子在海鮮池前像開啟了選物模式。 「這個可以嗎?那個也好像很好吃!」 鮑魚、琵琶蝦、帝王蟹,每一樣都讓他眼神發亮。 我笑著對爸爸說:「他現在是海鮮選秀主持人,感覺好像不用花錢一樣。」
點完海鮮,我們結帳後就到餐桌前等待。
我加點了一隻黃金蟹。 老公看了問我:「為什麼要加點那麼多?吃得完嗎?」 我回他:「不行嗎?」語氣平靜,但心裡其實不是很開心。 最後我們還是全部吃完了,而且這隻黃金蟹是我付的錢。 我覺得誰付錢並不是什麼大事,重點是一家人快快樂樂來吃海鮮,加點一隻螃蟹有什麼了不起? 如果真的覺得太貴,也可以跟我說,不需要用那種像質問的語氣。 即使他不是故意質問,但那個語感還是讓我覺得不舒服——更何況我爸爸還在場。

小龍蝦

紅蟳

黃金蟹
幾乎每一道菜一上來,我們就把它一掃而空。
除了龍蝦、螃蟹和透抽。 龍蝦和螃蟹需要花時間整理下肚,要剝殼才可以嚐到裡面肥厚的肉和鮮美的湯汁。 透抽是烤得比較晚才上桌,所以才會留到最後。
這真是名副其實的海鮮大餐。 除了那兩道青菜之外,全部都是海鮮,沒有其他的肉類。
吃飽後,我們還坐在餐桌前聊天。 我爸爸看著兒子,笑著說: 「你要乖乖聽媽媽的話,要乖一點,以後阿公帶你們來吃帝王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