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愛吃蛤蜊,因此蛤蜊常常出現在我家的餐桌上。不管是煮一鍋蛤蜊清湯,或者炒一盤蛤蜊絲瓜,亦或是一盤酒蒸奶油蛤蜊,蛤蜊的鮮甜都是味蕾上難以忘懷的滋味。
菜市場將蛤蜊外殼剝開展示
趁著蛤蜊泡水的空檔,我們各自畫了一張圖。他畫了一張雙殼貝類的餐桌料理,我畫了一張文蛤剖面圖。把裡面的構造說了一遍,原來那個常常吐出來白白的很像舌頭的叫做「斧足」,原來蛤蜊就是靠它來移動,鑽進沙子裡生活的。小孩很喜歡去碰斧足,蛤蜊就會瞬間把斧足收進殼裡。開闔之間,靠的是強健的「閉殼肌」,閉殼肌就是吃掉蛤肉後,留在殼上短短的白色小圓柱。蛤蜊在小孩的手上,雖然雙殼緊閉,但它的裡面已經被我們摸透。
作畫
說著說著,我們作畫完畢。看著泡過鹽水的蛤蜊已吐出一些沙子,原來清澈的水略呈混濁,我們知道已經可以開始烹煮了。
今天煮海鮮粥。首先,蛤蜊另起一鍋先行煮過,只要打開殼的,我就請孩子幫我撈起。過程中她說,有些蛤蜊肉已自動剝落掉入沸水中,有些雙殼微開,需要用力掰開才能取出裡肉。又說,那代表有些閉殼肌很有力量;有些則弱弱的。我聽了覺得很有趣,彷彿是一場生物教學廚房。
小小一顆蛤蜊,帶給我們許多的知識與歡樂,當然還有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