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❶ 投資洞察:《沉浸式人生》閱讀筆記
人生,是一場價值投資。財富能帶來選擇,但真正的自由,是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作者 Vitaliy Katsenelson 被《富比士》讚為當代的班傑明·葛拉漢,以逆向投資思維著稱。本書將他的價值投資智慧—長線、耐心、專注—延伸到人生經營,教我們如何用投資的心法找回富足與踏實的人生。他把生活中的點滴寫進給投資大眾的訂閱信中,既有理性分析,也有人生省思。本周的書籍閱讀心得分享,除了整理作者的核心觀點外,也包含阿福的行動計畫,供讀者參考與實作。
① 投資之痛
- 投資是一項非線性活動,無法以固定頻率或步驟運作,你不需要每小時制定新策略,通常是一年提出幾個方向即可。正如巴菲特在波克夏年度股東會所言:「我們的獲利不是來自做得多,而是來自做得對。要等多久才能知道策略是否正確?沒有期限。」不停盯盤不僅影響心情,也會耗損判斷力;長期投資者應該關注的是一家公司未來十年的價值,而非股價的每一次跳動。
- 投資不僅是技巧與策略,還與心理、情緒及承受挫折的能力緊密相連。每位投資人都可能遇到策略失靈、與股市脫節的時刻:當大盤上漲而你的投資組合毫無起色,痛苦便會隨之而來。價值投資常常與主流觀點背道而馳,你買進的是被市場拋棄的股票。投資風格具有週期性,有時手中的股票像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無論如何推動都叫不醒它。此時你必須告訴自己:短期的決策與結果關聯薄弱甚至無關。現實往往站在你理智之外,使你質疑自己的判斷;這些負面結果像水滴一樣侵蝕自信,直到自我懷疑將你淹沒。
- 作者在職業生涯中多次經歷投資之痛。2012 年,幾乎整年他買入的股票都下跌,而他沒買的反倒大漲、翻倍;那段日子他每天帶著勇敢的面具,忍受內心的煎熬,但最終熬過去了,隔年情況轉好,卻難以忘懷那種表裡不一的感受。2015 年的痛苦更甚:投資組合接連被腰斬,幾乎每個月都有股票失去價值;尤其在 11 月,一檔股票在短短幾天內像雪崩般崩潰。作者深知,要達成長期獲利的前提是撐過短期虧損;最可怕的情況是新客戶因恐慌而清算持股,將帳面虧損變為現實虧損。
- 面對痛苦,作者選擇坦誠溝通,他寫信向客戶說明真相,解釋為何部分持股持續虧損,承認自己並非全知全能,並提醒客戶分散投資組合的目的正是為了應對此類局面。之所以能撐過 2015 年,是因為他建立了一群願意支持且理解他的信任圈,可以表達情緒,而坦誠成為緩解與縮短痛苦的關鍵。此外,閱讀小說以逃離現實、散步與運動,也被他視為有效的情緒調節方式。
- 建立系統化的處理流程至關重要:冷靜思考、記錄研究歷程與決策理由。把持有與研究中的股票逐一列出,寫下你對其公允價值的估算,不要以市場當下的報價作為唯一依據,因為股市的定價僅供參考。真正困擾你的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對事件的解讀。投資失利後,首要判斷應是:這是運氣不好、暫時被市場冷落,還是分析過程出現錯誤?若屬前者且公允價值未變,應考慮加碼或維持;若屬後者,則應尋找機會減碼或剔除該標的。
- 許多價值投資者長期活在巴菲特的影子下。巴菲特一度不碰科技股,導致許多年輕的價值投資人也堅決避開科技類股;但後來巴菲特走出影子,投資蘋果,提醒大家專業投資人必須不斷拓展能力圈。當你涉獵新產業時,初期切忌貪多貪快,犯錯時應能承擔可控的損失,頂多「流點血」,而非斷送整個投資生涯。投資會帶來痛苦,也會帶來收穫。作者對盤整市場的見解源自他 2002 年的投資挫敗;2012 年再度遭遇痛苦,但到 2015 年才真正從中汲取教訓,若當時學得更快,也許能避開後來的一些誤區。
② 沉浸式人生
- 「沉浸入局」指的是把全部心力投注在一件事上。這個「局」就是你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的志業,可以是經營公司、創作藝術、寫作、投資,甚至捏壽司。這類創造性活動應當既是你願意為之奉獻的事,也是對社會有淨正向貢獻的追求。若想在所從事的事中獲得成就感與意義,就要把這項活動與自我身分結合,將它視為人生探索的一部分:允許犯錯、修正、從錯誤中學習。
- 停止過度沉迷於那些不健康或耗費心力的事物(例如過量攝取糖分),把時間與精力留給有意義的事。提升精神健康的起點是照顧好身體,飲食、運動、睡眠、人際關係與壓力管理,都是影響整體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環境與做出明確的決策。例如採用「半二元決策」:不像單純的二選一(是/否),而是只給自己一個行為準則(例如「我不吃甜食」),降低反覆衡量的消耗。作者以此法控制飲食、少喝含糖飲料,成功減重近 14 公斤。
- 「六個月的生命練習」:把人生的倒數計時器設為六個月,讓你重新排列心中優先順位,專注真正重要的事物,這些往往不是物質,而是關係與經驗。父母的陪伴有限,因而更應珍惜與家人的相處時間,多安排家庭旅遊與親子活動。也要勇於嘗試不同的事物(例如旅行),因為你最重要的投資標的是你自己的人生。學會用金錢買回時間:把低價值、耗時的工作外包出去,將時間留給家人、朋友與真正重要的活動。這樣的取捨,能讓生活更富足且更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