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挖掘用戶痛點 (Pain Points):從行為到動機
許多產品失敗的原因,是做了用戶說想要的功能,而不是做了用戶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何從用戶那裡挖掘真實需求?
實戰觀念: 用戶訪談告訴你 「為什麼」,數據分析告訴你 「發生了什麼」。PM 必須結合兩者,才能理解需求的真實性與規模。
4.2 需求的釐清與定義:區分「需求」與「想要」
當你收到數百條來自用戶、銷售、工程師的「建議」時,PM 的核心工作是將它們轉化為清晰、可執行的「需求」。
用戶故事 (User Story) 的撰寫
用戶故事是一種敏捷開發中用來描述產品需求的簡潔格式,它強調用戶角色、動機與期望價值。
- 基本公式:
- 作為 (As a) [用戶類型]
- 我想要 (I want to) [某個目標/功能]
- 以便於 (So that) [達成某種價值/結果]
- 範例 (差 vs. 好):
- 差: 「做一個藍色的按鈕。」 (功能導向)
- 好: 「作為一名 [新註冊用戶],我想要 [點擊藍色「開始使用」按鈕],以便於 [快速進入核心功能並開始體驗價值]。」 (價值導向)
驗收標準 (Acceptance Criteria, AC)
AC 定義了該用戶故事何時被視為「完成」。這是 PM 與工程師、QA (測試人員) 之間達成共識的契約。
- 寫作格式 (Given/When/Then):
- Given (已知條件): 系統處於某種狀態。
- When (發生行為): 用戶執行了某個動作。
- Then (預期結果): 系統返回了某個結果。
4.3 需求管理與文件化:產品規格文件 (PRD)
產品規格文件 (Product Requirements Document, PRD) 是 PM 產品交付的核心文件,將策略轉化為開發團隊的藍圖。
PRD 的核心內容與作用

PM 準則: 你的 PRD 應該是開發團隊在實作過程中唯一且最權威的真相來源 (Source of Truth)。PRD 的質量直接決定了產品交付的效率與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