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來自《康健》的文章主要教大家正確處理流鼻血的方法,並釐清常見誤區。以下是整理重點與實用筆記版摘要👇
🩸 流鼻血正確處理 3 步驟
- 坐著,頭微微向前傾(不要仰頭!)
👉 避免血流入喉嚨,防止嗆咳或吸入性肺炎。 - 拇指與食指捏住鼻翼(約 5~10 分鐘)
👉 用力按壓鼻翼與鼻骨交界處,嘴巴呼吸。 - 冰敷鼻樑或口含冰塊
👉 冷刺激可使血管收縮,有助止血。 (建議冰敷 20 分鐘,休息 5 分鐘再繼續)
💡 常見流鼻血原因
類別原因說明
鼻腔問題摳鼻、過敏、空氣乾燥
造成黏膜破裂最常見
鼻腔局部
感冒、鼻竇炎、外傷、刺激物
發炎或手術後易出血
腫瘤
鼻咽癌、青春期血管纖維瘤
後鼻出血常見於此類
全身性疾病
高血壓、肝硬化、白血病等
凝血異常或血管脆弱
⚠️ 何時該就醫?
- 流血 超過 20~30 分鐘 未止住
- 感到 頭暈、虛弱、失血多
- 由 外傷 引起的出血
- 一週 頻繁出血 2~3 次以上
🩺 就診科別:耳鼻喉科
檢查項目可含鼻內視鏡、凝血功能檢驗、頭頸 X 光。
🥦 飲食調養建議(中醫觀點)
中醫稱鼻血為「鼻衄」,多因「血熱」所致。
可適度食用寒涼性蔬果幫助降火:
推薦食材:
小白菜、苦瓜、竹筍、絲瓜、梨子、西瓜、楊桃、枇杷、紫菜等。 ⚠️ 但別吃太多,以免造成腸胃不適或腹瀉。
✅ 小結
- 仰頭、塞衛生紙都是錯誤止血法。
- 正確做法:坐姿、前傾、壓鼻翼、冰敷。
- 若流血時間長或頻繁發作,應立即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