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豪華電動車滯銷 車廠策略轉彎 | 外媒解析 | 國際 | 經濟日報、ChatGPT
🔹 一、新聞重點整理
- 主題: 豪華電動車(特斯拉高端系列以外,如 Porsche、Mercedes-Benz、Audi、BMW 等)銷售明顯放緩。 車廠正調整電動化戰略,從「全電動化」退回「混合式、油電並行」或「延後純電時程」。
- 關鍵現象: 保時捷 Taycan 銷售銳減:報導指出,2024年交車量明顯低於預期,部分市場下滑 20%。 Mercedes-Benz EQ 系列銷售疲軟,品牌回歸「燃油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並行策略。 Audi e-tron銷售也不如預期,部分市場甚至出現庫存壓力。 BMW Neue Klasse 新世代電動平台延後至 2025年量產,聚焦「中高價中階車型」。
- 主要原因分析: 豪華電動車價格高、利差縮小、折舊快。 消費者在高利率與電池老化疑慮下,轉向混合動力或傳統燃油車。 政府補貼退坡及歐洲能源價格上漲,影響電動車總擁有成本(TCO)。 車廠在銷售放緩下重新審視「電動車獲利能力」。
- 產業反應: Porsche 調整策略:強化 911混合動力版、放緩 Taycan 新款開發時程。 Mercedes-Benz:放緩純電進度,優先提升燃油車獲利率,延長燃油車壽命週期。 BMW:電動化平台「Neue Klasse」延後,但持續研發高效電池。 Audi:重新平衡內燃機與電動車產線投資比例。
🔸 二、與過往政策與趨勢比較
項目 /過往策略(2020–2023) /現行策略(2024–2025) /差異分析
品牌方向 /全面電動化、減少燃油車投資 /改採「混合動力+電動」雙軌 /電動化進程放緩,聚焦獲利能力新車研發 /專注新EV平台(如MB.EA、PPE等) /延後電動平台時程 /減輕研發壓力、控制成本
銷售區域 /聚焦歐洲電動車市場 /強化美國、中國混合動力銷售 /因應補貼退坡與區域市場差異
政策支持 /政府補貼高、碳排稅優惠 /補貼削減、成本回歸市場化 /需求結構性降溫
關於投資u should know
A. 歐系車廠(短期中性偏負、長期正面修正)
公司 /股票代號 /影響 /分析
保時捷控股 /P911.DE / P911.F /中性偏負 /Taycan銷售疲軟,但911油電混合將維持品牌獲利;中期產品線平衡可穩住現金流。
梅賽德斯-賓士集團 /MBG.DE /中性偏正 /雖電動化延後,但燃油車毛利率高,策略回調有助獲利穩定。
BMW集團 /BMW.DE /中性 /Neue Klasse 延後但仍為長期主力,現階段以現金流穩健為主。
Audi(福斯集團) /VOW.DE /中性偏負 /集團EV銷量壓力大,成本攤提期延長。
B. 電池與供應鏈產業(偏負面)
高端車電池需求下修,歐系訂單遞延。
自有中低價純電+混合銷售成長,可彌補豪華車段放緩。
歐洲豪車客戶訂單下修壓力增加。
高端EV放緩,PHEV電池需求部分補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