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正向思考》當「樂觀」也是一種壓力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我女兒曾對我說:「媽媽妳很日劇耶~可以不要這樣嗎?」

她的意思是,我的語言太陽光、太正向,也太刺眼。那時候她正低潮,打氣的話卻不是她需要。

後來我才意識到,我的「安慰」,像在催促她趕快振作。

​以前看《東京愛情故事》,喜歡莉香的笑容,覺得她樂觀、堅強、可愛;但現在看,卻覺得有點勉強,有點孤單。

我們容易以為「正向」等於「力量」,其實更多時候它只是一種抵抗,一種防衛,事實上,如果正向思考有用,就不需要這樣被再三強調、大力推廣了。我們生活在一個鼓勵微笑的時代,職場要你保持正能量、社群要你熱情有趣,連跌倒受傷都要先懂得「感恩」,說穿了,這些不過是我們所處的文化,所要求的〝情緒正確〞。

正向思考成了一種全民信仰——不快樂反而是一種不正常。

《失控的正向思考》這本書揭露的,是一個看似美好、其實被過度包裝的心靈產業,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曾因罹癌,被迫面對這股「正能量壓力」, 她被告訴要勇敢、要微笑、要感覺到愛,彷彿只要保持樂觀,癌細胞就會知難而退。 她追溯了這股浪潮背後的文化與經濟邏輯,從教會運動到成功學講師,從《秘密》這類暢銷書到心靈課程,告訴我們,「正向」早已成為一門能賺錢的學問。

暢銷書作者說:只要你願意相信,宇宙就會回報你; 只要你夠樂觀,命運就會改變。

明明真實的世界從來沒那麼單純。

正向思考這麼容易被買單,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性。

我們天生喜歡待在舒服的地方、靠近好相處的人,希望被喜歡、被肯定、被理解, 這些本來沒有錯,只是當「正向」被包裝成一種責任, 情緒的陰暗面就會被壓抑、被忽略。

人生不可能一直在山頂,我們會遇到難堪的時刻、失敗的計畫、看不見盡頭的低谷。 但在過度正向的氛圍裡,悲傷、憤怒、懷疑都變成一種錯誤, 人們急著掩飾,不敢讓別人看到自己「不夠好」的一面。 我終於理解為什麼〝厭世語錄〞這幾年那麼受歡迎—— 那是一種集體的反動,一種對「被迫樂觀」的抗議。

也許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正能量,而是誠實與容納。

誠實地承認自己其實狀況不好,容納不好的情緒,容納壞結果的可能。 當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現狀——那些不如預期的表現、不理想的人際、不完美的自己—— 我們才有機會冷靜下來,去做出真正能改變現狀的行動。

不是「相信會有好結果」,而是「即使結果未必是好也願意一試」。

我會用「正向的負向」來形容這種狀態。

它不是悲觀,而是一種有意識的鬆手。 就像瑜伽練習裡的「不執著」—— 允許自己彎不下腰、蹲得不夠低、指尖碰不到地板。

允許自己在當下的狀態裡,就那樣存在

正向思考其實也可以這樣被理解,能幫你撐過一段時間,很好,但不要執著。不執著把「快樂」當作一種正常,不執著自己要感恩要滿懷希望,不執著要成就些甚麼或得到些甚麼,偶爾軟弱、偶爾負能量、偶爾懷疑人生,那不是失敗,而是有高有低、有平靜有混亂、有高峰有山谷的,活著的,真實的模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尬聊主婦嚐書嗝
0會員
5內容數
一個在廚房、學校、圖書館和孩子之間穿梭的主婦。 《尬聊主婦嚐書嗝》是我的小空間—— 有時聊一本書, 有時聊生活裡那些讓人翻白眼又想笑的小事。 陪你在忙碌中找一點鬆弛、在知識裡找一點共感。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像一下,假如你已經擁有夢想中的一切… 清晨,你醒來,手機螢幕亮起,你的銀行帳戶上顯示著豐厚的存款,門外停著你一直想要的車,甚至你的夢想工作或創業計劃已經成功啟動。這感覺如何?這不是幻想,而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技巧——「心靈吸引力法則」(Mental Attraction Law),它的概念來自喬·迪
Thumbnail
想像一下,假如你已經擁有夢想中的一切… 清晨,你醒來,手機螢幕亮起,你的銀行帳戶上顯示著豐厚的存款,門外停著你一直想要的車,甚至你的夢想工作或創業計劃已經成功啟動。這感覺如何?這不是幻想,而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技巧——「心靈吸引力法則」(Mental Attraction Law),它的概念來自喬·迪
Thumbnail
《 The Secret 秘密》一書裡提及,「你當下的思想正在創造你的未來」。 雖然書裡頭有一小部分內容,我覺得是在胡扯(比方說減肥也能靠想的就能瘦),但就吸引力法則這件事來說,我還是多少願意相信。
Thumbnail
《 The Secret 秘密》一書裡提及,「你當下的思想正在創造你的未來」。 雖然書裡頭有一小部分內容,我覺得是在胡扯(比方說減肥也能靠想的就能瘦),但就吸引力法則這件事來說,我還是多少願意相信。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既然可以上廁所的畫面已然被自己清楚看到,中間有些時間差是很正常的。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因為願望過大而將所謂時間差調的過大。例如想要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固然不用設想明天就會得到,但也不用設想要到十年以後那麼久。不管依照肉體感官來判斷這個願望是大是小,對於吸引力法則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因此,既然可以上廁所的畫面已然被自己清楚看到,中間有些時間差是很正常的。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因為願望過大而將所謂時間差調的過大。例如想要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固然不用設想明天就會得到,但也不用設想要到十年以後那麼久。不管依照肉體感官來判斷這個願望是大是小,對於吸引力法則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把能量正確的運用在法則的練習上,才是自己應該去做的事。舉一個月光安排旅遊訂房的例子,因為知道在假期訂房會很搶手,所以特意提前半年來訂房。當然,旅館業者也知道假期很熱門,就算提高價錢也會有人來訂。因此,每晚不到五千的房價,可以上漲超過一倍,每晚達到一萬出頭的地步,這會大幅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把能量正確的運用在法則的練習上,才是自己應該去做的事。舉一個月光安排旅遊訂房的例子,因為知道在假期訂房會很搶手,所以特意提前半年來訂房。當然,旅館業者也知道假期很熱門,就算提高價錢也會有人來訂。因此,每晚不到五千的房價,可以上漲超過一倍,每晚達到一萬出頭的地步,這會大幅
Thumbnail
  在2023年,月光在思索如何幫助別人這件事上,有了初步的結果。那就是把自己運用吸引力法則的成果,寫成一系列的相關文章。一來可以記錄自己的練習成果,二來也可以讓讀者增加一些法則運用的靈感,這就跟看旅行遊記或是美食遊記一樣,可以自行取用需要的資訊。因此,當把焦點放在心想事成這件事時,在觀看的
Thumbnail
  在2023年,月光在思索如何幫助別人這件事上,有了初步的結果。那就是把自己運用吸引力法則的成果,寫成一系列的相關文章。一來可以記錄自己的練習成果,二來也可以讓讀者增加一些法則運用的靈感,這就跟看旅行遊記或是美食遊記一樣,可以自行取用需要的資訊。因此,當把焦點放在心想事成這件事時,在觀看的
Thumbnail
一、李欣頻是誰? 李欣頻曾經是華語地區的廣告文案天后,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在房地產業,(據她所述)適逢產業起飛的時刻,因此有良好的員工福利,讓她除了領取優渥薪資之外還可以時常利用員工旅遊出國充實自己、累積寫作素材。除此之外,她在誠品書店剛創立時就為其撰寫文案,參與打造誠品品牌的過程。 除此之外她也
Thumbnail
一、李欣頻是誰? 李欣頻曾經是華語地區的廣告文案天后,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在房地產業,(據她所述)適逢產業起飛的時刻,因此有良好的員工福利,讓她除了領取優渥薪資之外還可以時常利用員工旅遊出國充實自己、累積寫作素材。除此之外,她在誠品書店剛創立時就為其撰寫文案,參與打造誠品品牌的過程。 除此之外她也
Thumbnail
關於念頭和想法,根據研究指出: 每人每天有60000-80000個想法進出腦子。究竟有多少每天被我們妥善運用?又有多少其實是無意識的習慣和模式? 我們我們的不假思索究竟是根據直覺和心所深信?還是從過去和習慣經驗中或創傷裡累積的偏執信念? 將近二月底,有機會讓我重新思考到,我們的意念方向及選擇怎麼
Thumbnail
關於念頭和想法,根據研究指出: 每人每天有60000-80000個想法進出腦子。究竟有多少每天被我們妥善運用?又有多少其實是無意識的習慣和模式? 我們我們的不假思索究竟是根據直覺和心所深信?還是從過去和習慣經驗中或創傷裡累積的偏執信念? 將近二月底,有機會讓我重新思考到,我們的意念方向及選擇怎麼
Thumbnail
心的力量 最近白眼貓時常碎念全世界都跟他作對,黑魔女為了退散他「受害者心態」,搬出教條....你知道嗎?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曾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想鼓勵白眼貓跳脫負面思惟。
Thumbnail
心的力量 最近白眼貓時常碎念全世界都跟他作對,黑魔女為了退散他「受害者心態」,搬出教條....你知道嗎?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曾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想鼓勵白眼貓跳脫負面思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