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更容易變有錢?》當你真的快樂,財富會主動來找你
你是否曾發現這樣一件事:那些看起來輕鬆自在、滿懷熱忱的人,反而更容易吸引財富;而很多拼了命努力、夜以繼日工作的人,卻始終感覺財富離自己很遠?
這聽起來似乎很矛盾,其實背後隱藏著一個深刻但常被忽略的真相:你越享受,財富就越有機會流向你。
這並不是鼓勵你揮霍,也不是提倡逃避責任。
相反地,它是在提醒我們:真正的「豐盛」不只是外在的金錢,更是一種能量頻率、一種生活方式。
當我們以正向、喜悅、熱愛的態度生活時,就在調頻,與財富的源頭產生共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享受」能加速財富的到來?
以下是幾個被科學、心理學、成功學支持的關鍵機制:
1. 正向情緒與資源累積
根據正向心理學中的「Broaden-and-Build 理論」,正向情緒(像快樂、興奮、好奇)能拓展我們的視野與行動範圍,長期累積起來,就能建立起更多心理資源(例如創造力、人脈、技能)。
舉例來說:當你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緒正向,你更可能主動學習、探索新機會,這些機會日後往往轉化為價值。
2. 心流(Flow)狀態下的高效創造
心流理論(由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提出)指出,當我們全神貫注做一件事(而那件事對我們來說很有意義或是喜歡做),時間感會淡化,自我意識暫時消失,創造力和效率大幅提升。
在這種狀態下,你所做的產出往往更具創造性、更高品質,這樣的能量和價值很容易吸引他人,也更可能帶來商機與財富。
3. 擴大內在「容器」:打破不配得感
很多人潛意識裡有「我不配得更好」或「我只能靠犧牲來換成功」的信念。
這樣的信念像是一個小容器,限制了財富進來的空間。
透過學會享受、學會允許自己擁有好東西,我們在心理上擴大了接收豐盛的能力。
在新思維、吸引力法則中,萬物皆能量振動頻率,當我們提升自己的頻率,就更容易與財富這種「高頻率能量」共鳴。
華勒思·華特斯(Wallace D. Wattles)在《致富的科學》(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的思想中,就提到思想 + 行動 +信念之間的作用力。
4. 創造模式切換:從「生存」到「創造」
當你以享受、熱愛為出發點,而不是單純為了「賺錢」、「付帳」,你的模式會從被動解決問題(生存模式)轉變為主動創造價值(創造模式)。
創造體驗、創造價值的人,更容易吸引真正長久且高品質的財富。
5. 回到當下:接收靈感與機遇的門戶
當我們享受生活、放慢步調,心靈更容易進入「當下」。
而當下正是接收靈感、頓悟、機遇的地方。很多偉大的創意與突破,其實都是在我們放鬆、享受、冥想或深度思考時湧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 10 個其實很常見的日常例子,證明「享受致富」並不是空談,而是可以實踐的。
1. 享受行為:每天早晨用 10 分鐘泡一杯好茶、靜靜品味
幫助財富:心靈平靜、創意湧現
關聯機制:回到當下,在寧靜中接收靈感
2. 享受行為:週末在陽台種花、整理植物
幫助財富:空氣品質好、壓力減少,甚至吸引更多訪客
關聯機制:正向情緒累積 + 模式切換
3. 享受行為:下班後畫畫、寫字、做手作,而不是一直滑手機
幫助財富:創作作品、甚至得以販售或當作副業
關聯機制:心流創造,熱愛帶來高品質產出
4. 享受行為:定期去郊外散步、親近大自然
幫助財富:減壓、激發正向想法、有新點子
關聯機制:心理能量提升 + 回到當下
5. 享受行為:與朋友或家人享受慢餐(慢食運動)
幫助財富:人際關係更穩固,可能產生合作、商機
關聯機制:建立社會資本 + 能量共振
6. 享受行為:為自己買一支好筆或一本好筆記本,只為寫心情
幫助財富:寫作、反思時更有儀式感,產出也有水準
關聯機制:投資自己 + 擴大財富容器
7. 享受行為:學習瑜伽、冥想,把練習當作調整心態的享受
幫助財富:心更穩,決策更清晰,理財也更理性
關聯機制:回到當下 + 正向心理資源累積
8. 享受行為:把「工作計劃」變成創意遊戲 (例如:設計小挑戰)
幫助財富:工作效率提升、更容易產生創新點子
關聯機制:心流 + 模式切換
9. 享受行為:每天記錄三件讓你開心的小事(無論大小)
幫助財富:增強感恩力,提升心態,長期看來更願意冒險
關聯機制:擴大內在容器 + 正向情緒累積
10. 享受行為:利用「歡樂儀式」慶祝小勝利(完成一個專案、達成一個目標)
幫助財富:每一步成功都被肯定,信心倍增,財富循環被強化
關聯機制:模式切換 + 能量共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踐建議:如何把「享受」融入日常
1. 每日反思 / 打卡
每天寫下至少三件讓你覺得快樂或有滿足感的事情。這不只是記錄,而是在訓練你的大腦從「問題導向」跳到「發現美好」的思維模式。
2. 心流練習
找一件你真正喜歡做、且能完全投入的事。給自己定時(例如 25–50 分鐘無打擾),進入那種專注狀態。慢慢你會發現創造力與效率都提升了。
3. 設立享受儀式
無論是早晨泡茶、夜晚冥想、週末手作,一個小小的儀式都能成為你與自己能量對話的橋樑。
4. 投資自己
不一定是大筆金錢,可以是時間、認真的學習、好的工具,只要讓你做事更有品質、更享受。
5. 感恩與肯定
定期回望自己的成長與收穫。可以用日記、語音備忘、畫圖,都好。感恩讓你與更高頻、豐盛能量對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從「犧牲式努力」到「喜悅式創造」
我們常常被告訴,要成功就得犧牲、得辛苦。
但如果我們只是用犧牲來換成功,那麼獲得的往往是短期的結果,還可能消耗自己的內在能量。
真正豐盛的人生,不是單純累積財富,而是營造一種頻率 — 你在其中感到喜悅,你在其中感到投入,你在其中感到自己值得。
當你的頻率提升,你就開始與財富、機會、靈感共振。
從今天開始,允許自己多一點享受。
享受生活中的小美好,享受過程,享受當下。當你更放鬆、更熱愛,你不只是活得更開心,也更有可能吸引真正的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