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過的呼吸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南台灣清晨五點,外頭的天還沒亮。呼吸器的嘶鳴聲與CRRT的泵動聲交織在ICU的低頻背景裡。病人是一位四十五歲男性,因暴發性肺炎導致急性呼吸窘迫(ARDS),昨夜我們啟動了veno-venous ECMO,現在再面臨新的難題:腎功能崩潰。

我看著最新的化驗:Cr從1.1竄到3.9 mg/dL,尿量一夜之間幾乎歸零。乳酸5.2 mmol/L,血鉀5.9 mmol/L,血流動力仍仰賴norepinephrine 0.25 μg/kg/min。ECMO轉速在4200 rpm,流量4.5 L/min,SaO₂維持在92%。

「主任,要不要接CRRT?ECMO流速已經滿負荷了。」護理師問。

我沉默幾秒。這是雙機併行的抉擇:一旦操作不慎,流路負壓會造成ECMO氣栓,若分開系統又增加導管感染風險。

我想起2012年Ronco在Vicenza的研討會上提出的「integrated extracorporeal therapy」概念:ECMO與CRRT共享循環系統能減少血管通路負擔;但接點位置與壓差控制極為關鍵。2020年以後的研究更顯示,經ECMO回路後端(post-oxygenator, post-pump)接入CRRT能維持穩定流速並降低凝血風險。

我們團隊在南台灣也逐步採用這種配置。我讓技師確認ECMO負壓<150 mmHg,再將CRRT的動脈端連至post-pump、靜脈端回至pre-oxygenator。

「流速先設100 mL/min,超濾0,觀察十分鐘。」我說。

幾分鐘後,泵聲平穩,ECMO流速無波動。螢幕顯示CVVHDF運轉正常。這微妙的平衡讓人屏息。

凌晨六點,第一袋透析液結束。病人的血鉀降至5.1,乳酸略低。CRRT透明導管中的液體緩緩流動,像是一種延緩時間的方式。我忽然想到1965年Peter Kramer在德國首次報導CAVH原型的那一刻,與1944年Kolff製作轉鼓式人工腎的孤獨夜晚。技術跨越半個世紀,卻仍環繞著同樣的主題:讓血液繼續流動。

七點換班時,天空泛白。我關掉病床燈,只留透析機的藍光映在牆上。呼吸聲穩定了,但我知道這只是暫時的平衡。ECMO與CRRT,如同兩條平行的命線,暫時交會於這個清晨。


評論

ECMO與CRRT併行(ECMO-CRRT integration)是重症腎臟醫學與體外循環的交界技術。傳統分開導管增加感染與血流不穩,整合系統能減少通路與抗凝需求。近年研究(Millar 2016, Ostermann 2021)支持以post-pump接入維持穩定流速並降低氣栓風險。然而,最佳啟動時機與劑量仍需依病人血流動力與液體平衡個別化。南台灣ICU常以低流速起始、分階段超濾策略,兼顧氧合穩定與腎臟支持。真正的挑戰,不在機器配置,而在持續監測與微調的細節。(重勝)


參考文獻

  1. Ronco C. Critical care nephrology and multiple organ support therapy. Blood Purif. 2012;33(1-3):1–8. doi:10.1159/000334140
  2. Millar JE et 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and renal suppor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m J Kidney Dis. 2016;68(2):267–276. doi:10.1053/j.ajkd.2016.02.051
  3. Ostermann M et al. Extracorporeal kidney suppor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on ECMO: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Intensive Care Med. 2021;47(3):352–364. doi:10.1007/s00134-020-06334-3
  4. Kramer P et al. Continuous arteriovenous hemofiltration. Lancet. 1977;1(8019):135–138. doi:10.1016/S0140-6736(77)91679-2
  5. Kolff WJ. The artificial kidney: a dialyzer with a great area. Acta Med Scand. 1944;117:121–13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ents & Nephrons
2會員
66內容數
Vents & Nephrons — Notes from the ICU 動靜脈間的臨床手記 在這裡,呼吸與腎臟的交會點,不只是數值與機器,更是抉擇與故事,記錄病房裡的拉鋸,文章融合臨床現場的真實感與文獻的證據,希望是典雅、深刻,又能對話的角落。
Vents & Nephrons的其他內容
2025/11/10
夜班的走廊空盪又冷。南台灣的十一月仍帶著微熱,空調卻讓病房像冬天。監視器的螢光閃爍,顯示一串讓人皺眉的數字:Na⁺ 162 mmol/L。這是一位因腦出血插管入住ICU的患者,術後第四天,尿量持續上升,血鈉卻愈飆愈高。護理師問我:「主任,要不要給D5W?」 我盯著那串電解質報告,心裡盤算著每毫
Thumbnail
2025/11/10
夜班的走廊空盪又冷。南台灣的十一月仍帶著微熱,空調卻讓病房像冬天。監視器的螢光閃爍,顯示一串讓人皺眉的數字:Na⁺ 162 mmol/L。這是一位因腦出血插管入住ICU的患者,術後第四天,尿量持續上升,血鈉卻愈飆愈高。護理師問我:「主任,要不要給D5W?」 我盯著那串電解質報告,心裡盤算著每毫
Thumbnail
2025/11/08
凌晨兩點,ICU的燈光仍舊明亮。護理師把冷氣調弱,我卻覺得空氣更乾。床邊監視器的MAP穩定在68 mmHg,乳酸3.8 mmol/L。35歲的林先生因敗血性休克併急性腎損傷(AKI)已第三天,尿量仍少於20 mL/h。 我們啟用了新到的微循環監測儀,探頭貼在指甲床與舌下。螢幕上浮現細碎的紅光,血流
2025/11/08
凌晨兩點,ICU的燈光仍舊明亮。護理師把冷氣調弱,我卻覺得空氣更乾。床邊監視器的MAP穩定在68 mmHg,乳酸3.8 mmol/L。35歲的林先生因敗血性休克併急性腎損傷(AKI)已第三天,尿量仍少於20 mL/h。 我們啟用了新到的微循環監測儀,探頭貼在指甲床與舌下。螢幕上浮現細碎的紅光,血流
2025/11/06
深夜一點,南台灣的急重症中心燈火未歇。外頭秋雨細密,我在血氣分析機前盯著螢幕:pH 7.05、PaCO₂ 22 mmHg、HCO₃⁻ 10 mmol/L、lactate 4.3 mmol/L。床邊是54歲的高先生,糖尿病史十年,因感染性休克併急性腎損傷(AKI)入院。呼吸急促、意識恍惚,血壓靠 no
Thumbnail
2025/11/06
深夜一點,南台灣的急重症中心燈火未歇。外頭秋雨細密,我在血氣分析機前盯著螢幕:pH 7.05、PaCO₂ 22 mmHg、HCO₃⁻ 10 mmol/L、lactate 4.3 mmol/L。床邊是54歲的高先生,糖尿病史十年,因感染性休克併急性腎損傷(AKI)入院。呼吸急促、意識恍惚,血壓靠 n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手術當天一早起來梳洗,整理好行李(術後會換房),換上手術衣,躺在病床上聽著輕音樂、望著窗外。到了這個時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約莫10點多護理師通知準備進手術房。卸下眼鏡,平躺在病床上,從病房進入電梯,太太與哥哥陪著我短短的幾分鐘過程,目送我推進手術房走廊,模糊的望著天花板,深呼吸,心裡想著...
Thumbnail
手術當天一早起來梳洗,整理好行李(術後會換房),換上手術衣,躺在病床上聽著輕音樂、望著窗外。到了這個時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約莫10點多護理師通知準備進手術房。卸下眼鏡,平躺在病床上,從病房進入電梯,太太與哥哥陪著我短短的幾分鐘過程,目送我推進手術房走廊,模糊的望著天花板,深呼吸,心裡想著...
Thumbnail
根據2005年真實案件改編 門內傳來壓抑的啜泣聲,七歲的林小潔蜷縮在牆角,小小的身子瑟瑟發抖,像一片在寒風中打顫的枯葉。她懷裡緊緊摟著一個洗得發白的舊布偶,那是她唯一的朋友和安慰。客廳裡一片狼藉,碎裂的瓷碗、翻倒的矮凳、潑灑的廉價米酒混合著刺鼻的嘔吐物氣味,在狹小的空間裡瀰漫...
Thumbnail
根據2005年真實案件改編 門內傳來壓抑的啜泣聲,七歲的林小潔蜷縮在牆角,小小的身子瑟瑟發抖,像一片在寒風中打顫的枯葉。她懷裡緊緊摟著一個洗得發白的舊布偶,那是她唯一的朋友和安慰。客廳裡一片狼藉,碎裂的瓷碗、翻倒的矮凳、潑灑的廉價米酒混合著刺鼻的嘔吐物氣味,在狹小的空間裡瀰漫...
Thumbnail
為了讓子宮蓄膿的玳瑁貓「歐疼」,我們選擇了「氣體麻醉」。 因牠有先天性的心肺功能缺陷,過去曾在注射麻醉後出現呼吸急促與胸腔塌陷的危急反應。這次手術,我們接受了原來主治李醫師的建議,前往設備更完善的鼎山動物醫院,讓牠在 ICU 監控下,使用氣體麻醉進行治療。 在過程中,我也特別整理了氣體麻醉與
Thumbnail
為了讓子宮蓄膿的玳瑁貓「歐疼」,我們選擇了「氣體麻醉」。 因牠有先天性的心肺功能缺陷,過去曾在注射麻醉後出現呼吸急促與胸腔塌陷的危急反應。這次手術,我們接受了原來主治李醫師的建議,前往設備更完善的鼎山動物醫院,讓牠在 ICU 監控下,使用氣體麻醉進行治療。 在過程中,我也特別整理了氣體麻醉與
Thumbnail
隨著央行推出一連串「房貸緊縮」、「限貸打房」等政策,房市冷到快變冰塊。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統計,10月全台預售屋揭露量僅約4600件,刷新近20個月新低紀錄。正當大家以為市場會喘口氣,竟有網友在PTT高喊:「央行下週開會,拜託直接開第8波信用管制!」
Thumbnail
隨著央行推出一連串「房貸緊縮」、「限貸打房」等政策,房市冷到快變冰塊。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統計,10月全台預售屋揭露量僅約4600件,刷新近20個月新低紀錄。正當大家以為市場會喘口氣,竟有網友在PTT高喊:「央行下週開會,拜託直接開第8波信用管制!」
Thumbnail
相信現在的您已經慢慢認識到開始要做的事情了,在加護病房內只要生命徵象已穩定超過24小時,我們就可以直接在ICU直接中開始復健,這事情是愈早愈好。剛開始,可以先練習兩側翻身與關節活動,醫護人員也會安排物理治療師到床邊進行在床邊擺位與轉位的衛教。 接下來數據以及X光片都順利的話會將患者轉出加護病房,加護
Thumbnail
相信現在的您已經慢慢認識到開始要做的事情了,在加護病房內只要生命徵象已穩定超過24小時,我們就可以直接在ICU直接中開始復健,這事情是愈早愈好。剛開始,可以先練習兩側翻身與關節活動,醫護人員也會安排物理治療師到床邊進行在床邊擺位與轉位的衛教。 接下來數據以及X光片都順利的話會將患者轉出加護病房,加護
Thumbnail
剛發生這件事,今晚您一定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沒有關係,您會漸漸習慣的,告訴自己,只要生命徵象穩定,活著都會有希望^^。 早上請記得攜帶平時患者所服用的藥物到醫院,不管患者平時吃什麼藥,甚至是維他命,都可以帶去(請檢查護理師所需要您帶的物品,例:尿布..可參考前一篇文章,有些醫院會有清單,照著買
Thumbnail
剛發生這件事,今晚您一定在床上翻來覆去,輾轉難眠,沒有關係,您會漸漸習慣的,告訴自己,只要生命徵象穩定,活著都會有希望^^。 早上請記得攜帶平時患者所服用的藥物到醫院,不管患者平時吃什麼藥,甚至是維他命,都可以帶去(請檢查護理師所需要您帶的物品,例:尿布..可參考前一篇文章,有些醫院會有清單,照著買
Thumbnail
像無頭蒼蠅的我,開始將急診我們零散的物品拿上去加護病房(私人物品、病患病歷、平時服用藥物),正確來說是加護病房的門口,這時候會有一位護理師到外面和家屬告知要購買的物品,(請不要問他(她)病情,請等到進去之後,醫師自然會告訴我們)。 ICU大門進入流程圖 備註:加護病房為了要給病患更安全的治療空
Thumbnail
像無頭蒼蠅的我,開始將急診我們零散的物品拿上去加護病房(私人物品、病患病歷、平時服用藥物),正確來說是加護病房的門口,這時候會有一位護理師到外面和家屬告知要購買的物品,(請不要問他(她)病情,請等到進去之後,醫師自然會告訴我們)。 ICU大門進入流程圖 備註:加護病房為了要給病患更安全的治療空
Thumbnail
阿爸安置進ICU後,醫護人員要我去樓下採買住院後的必需品,比如臉盆、牙刷、成人尿布、衛生紙等,照著清單上的項目,我一一放入購物籃。此時,母親在樓上ICU門外等阿爸的皈依上人來探望他。印象中是一天開放三次ICU會面,所有人的時間都只能靜置在門外,持續等著。當大門一開,每次兩位親友輪流進去探診,因為只有
Thumbnail
阿爸安置進ICU後,醫護人員要我去樓下採買住院後的必需品,比如臉盆、牙刷、成人尿布、衛生紙等,照著清單上的項目,我一一放入購物籃。此時,母親在樓上ICU門外等阿爸的皈依上人來探望他。印象中是一天開放三次ICU會面,所有人的時間都只能靜置在門外,持續等著。當大門一開,每次兩位親友輪流進去探診,因為只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