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制

含有「信用管制」共 3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newnew-avatar-img
2 天前
想請問邏輯大的見解: 1. 來億最近股價慘跌,請問大大會怎麼看來億後續發展? 它跟志強一樣有足球鞋,鈺齊是ON,來億是HOKA。 2.可寧衛會持有到股票分割時嗎? 謝謝,也慶幸邏輯大找回養了好幾年的小孩(FB)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newnew 1. 來億-KY我自己沒有深入去看,但近期看起來法人,特別是投信的賣壓挺沉重的,可以看看投信調節完之後是否止跌,我覺得整體製鞋業的前景不會差異太大,如果走勢有落差,可能是籌碼面的因素。 2. 目前可寧衛還是持有,沒意外應該會抱到股票分割,頂多拉高調節,就跟揚秦一樣。
2025年7月房市交易量大減,六都呈月年雙減,受淡季、颱風、央行管制等影響。市場買賣雙方僵持,價格鬆動。建議賣方適度讓步、買方理性出價。未來換屋潮將釋出更多物件,是具資金買方的好時機。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關稅#資金#屋主
第八波信用管制暫緩,央行聚焦資金流向 2025年6月19日,中央銀行理監事聯席會議結果出爐,延續3月會議的基調,並未祭出所謂「第八波信用管制」,但仍持續緊盯房市相關資金流向,特別關注以週轉金貸款規避不動產信貸規範的行為。(延伸閱讀:2025央行未提出第八波信用管制 緊盯週轉金貸款)
Thumbnail
「房價鬆動」、「交易量暴跌」這些字眼,是不是讓你開始懷疑,是不是該暫緩買房計畫?別緊張,今天我們就來好好 dissect 一下最新的房市數據,用輕鬆但理性的角度,來看看這波房市震盪到底有多大,以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Thumbnail
臺灣第二季房市低迷,央行緊縮房貸政策,原因可能與美國貿易戰、臺幣升值及臺灣產業結構變化有關。作者分析美國貿易戰造成臺灣經濟下行風險,臺幣升值影響出口競爭力,半導體產業外移也衝擊臺灣經濟。央行緊縮政策可能意在避免房貸違約風險,但此舉可能加劇經濟下行壓力。
Thumbnail
貓貓幣-avatar-img
2025/06/26
匯率急升對外銷企業真的是硬傷,而且實際傷害比關稅還嚴重,但因為關稅的民意壓力比較大,且也不操之在政府,因此能動的只有匯率了。
皮朋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6
貓貓幣 蠻恐怖的,升值還沒到盡頭,才兩個多月從33升到29。不過感覺大多數台灣人似乎都不當一回事...
2024年9月19日宣布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這一次甚至被冠上「史上最嚴限貸令」。究竟是怎樣個嚴法?為什麼要實施?未來是否會有第八波?就跟著本文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央行調整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貸令主要目的在於「防範勝於治療」,與其等到房市泡沫破裂再來救市,不如在有跡象的時候就開始干預,除了避免銀行過度集中不動產授信外,希望透過政策,降低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的比重;以及打擊炒房歪風,減少投機炒作,抑制房價與避免房市過熱。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越來越好-avatar-img
2025/05/14
看來就是要等交屋潮過了之後才有機會吧,那麼現在要超前部署的,就是27年之後有大案交屋的公司嗎?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4
越來越好 還是要看銷售率,因為銷售率不好,成屋會變成要繳囤房稅,反而是負擔,公司的銷售率能否穩定提升這一點對評價很重要,特別是有大案的公司,需要持續追蹤,如果案子條件好,穩定去化,但公司評價偏低,那就是可以考慮進攻的標的。
本文探討1985年廣場協議引發的日圓升值及其後果,並以此為鑑,提出臺灣政府面對類似情況的可行應對措施,包括避免過度貨幣寬鬆、推動出口轉型與內需平衡、優先使用財政政策、加強資本與金融管制與監理,以及積極參與多邊合作等。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CFA#日本#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