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資料都在那裡,但要怎麼找到我現在要的那一條?」
如果你也常這樣想,那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
💡 為什麼要學會「篩選與排序」?
在 Notion 中,資料庫是靈魂,而『篩選(Filter)與排序(Sort)』是讓靈魂活起來的關鍵。
不論你在管理任務、追蹤專案、記錄學習進度,只要資料越多、越雜, 「如何快速看到重點」就決定了你的效率。
這篇文章,我會用幾個常見場景,帶你學會設計出聰明又直覺的視圖(View)系統,
讓 Notion 幫你自動整理出最重要的資訊。
🧱 一、基礎認識:視圖、篩選、排序是什麼?
📁 視圖(View)
一個資料庫可以有很多個視圖,比如:
- 「全部任務」總覽
- 「今天要做」任務清單
- 「已完成」紀錄區
這些都是同一份資料,只是用不同的條件顯示。
🔍 篩選(Filter)
決定「要顯示哪些項目」。
舉例:只想看「狀態為進行中」的任務。
🪄 排序(Sort)
決定「顯示順序」。
舉例:把任務依「截止日期」由近到遠排列。
🧠 二、五種常見篩選技巧(Filter Tips)
✅ 1. 篩選「今天到期」的任務
建立條件:
「期限」 → 開始日期 → 相對於今天 → 當 → 天👉 可用在每日工作看板中,自動更新今天該處理的項目。

🔁 2. 篩選「本週任務」
「期限」 → 開始日期 → 相對於今天 → 當 → 週👉 適合用於每週規劃頁面中,集中查看本週進度。

🔒 3. 篩選「尚未完成」任務
「完成」 → 是 → 未勾選👉 讓視圖中自動隱藏已完成的事項,維持清爽畫面。

💭 4. 篩選「關聯專案」的任務
如果你的任務資料庫中有 Relation 屬性(連結到「專案資料庫」),
可用以下篩選:
「專案資料庫」 → 包含 → 專案名稱 👉 當你從專案頁面進入時,會只顯示該專案相關的任務,打造「自動任務看板」。

🕓 5. 篩選「過期但未完成」任務
「期限」 → 開始日期 → 早於 → 今天
AND
「完成」 → 是 → 未勾選
👉 幫助你即時掌握延誤項目,是專案管理不可少的監控條件。

🧩 三、常用排序技巧(Sort Tips)
🗓 1. 以日期排序
「期限」 → 升序(由近到遠)👉 最直覺的任務列表邏輯,最緊急的任務永遠在上面。

🏷 2. 以狀態排序
「狀態」 → 自訂順序(未開始 → 進行中 → 完成)👉 適合用於「看板(Board)」或「表格(Table)」視圖。

💡 3. 以優先級排序
「優先級」 → 升序 (由高到低排序)
👉 當你有多個任務需要排序時,能清楚聚焦於高價值項目。

🧭 四、視圖設計案例實戰
讓我們用一個「任務控制塔」的例子,展示怎麼結合篩選與排序。
🎯 視圖 1|「今日任務」
篩選:
「期限」 → 開始日期 → 相對於今天 → 當 → 天
AND
「完成」 → 是 → 未勾選
排序:
「優先級」 → 升序 (高→低)
「期限」 → 升序(近→遠)

📆 視圖 2|「本週總覽」
篩選:
「期限」 → 開始日期 → 相對於今天 → 當 → 週排序:
「期限」 → 升序(近→遠)
🚀 視圖 3|「專案任務」
篩選:
「專案資料庫」 → 包含 → 專案名稱排序:
「狀態」 → 自訂順序(未開始 → 進行中 → 完成)👉 這樣,你只要從某個專案頁面進入,就能立刻看到該專案的所有任務進度!

💬 五、Claire's Lab 小技巧
💡 小技巧 1|善用「複製視圖」功能
不用重設篩選條件,複製現有視圖後只需微調,就能快速建立不同版本(例如「本週任務」改成「下週任務」)。
💡 小技巧 2|命名要一致
建議以固定命名邏輯,如:「🗓 今日任務|📆 本週任務|🪴 專案任務」 方便快速識別與切換。
💡 小技巧 3|顏色與 Emoji 加強識別度
視圖名稱前加上 Emoji,可讓畫面更具層次感。
✨ 結語:
Notion 的強大,不在於你能建立多少資料庫,而在於你能否快速找到「當下重要」的資訊。
透過聰明的篩選與排序邏輯,你能讓 Notion 成為真正的「效率助理」, 讓資料為你服務,而不是反過來被資訊淹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