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充滿奇事,但有些瘋狂到讓人懷疑:
這真的是人幹的事嗎?
公元897年,羅馬的聖若望大教堂中,一場駭人聽聞的審判正在進行。審判席上,法官與主教一一就座; 而被告——竟是一具死去多月的教皇屍體。
這就是史稱的「教皇屍體審判(Cadaver Synod)」,
一場將信仰、權力與瘋狂交織成噩夢的真實事件。

一、荒誕的起因——教廷內的權力遊戲
故事要從兩位教皇說起。
死者名叫 福爾摩蘇斯(Pope Formosus),
他在任時極具野心,曾多次介入歐洲各國王位紛爭, 並與當時的強權貴族結下仇怨。
他死後不到一年,新任教皇 斯蒂芬六世(Stephen VI) 上位。
斯蒂芬為了清除前任的影響,竟決定—— 把福爾摩蘇斯的屍體挖出來,穿回教皇法衣, 放上審判席,公開審問他的「罪行」。
二、審判開始——「法官」對「屍體」
這場審判的畫面,簡直像地獄的舞台劇。
腐爛的屍體被穿上金絲袍, 由一名年輕執事在旁代為回答問題。 審判官嚴肅宣讀罪名: 「濫用教皇權力、違背聖職誓言、背叛上帝。」
據史料記載,法庭中充滿腐臭味,
許多主教因恐懼而顫抖,但仍要大聲應答:「有罪!」 最終,屍體被判「有罪」,剝去法衣、切斷祝福的三根手指, 最後丟入台伯河。
這場審判成為教廷史上最黑暗、最荒唐的一幕。
三、事件的後果——瘋狂反噬
人們對這場「死者審判」震驚又憤怒。
不到一年,斯蒂芬六世就被推翻、監禁,並死於獄中。 而後任教皇立刻宣布這場審判「無效」, 重新安葬福爾摩蘇斯,為他恢復名譽。
然而,這一連串瘋狂的行動,也暴露出教廷權力鬥爭的殘酷——
信仰被政治操弄,正義被戲劇化地表演。 人類對權力的迷戀,甚至能超越死亡。
四、後世的解讀與猜測
歷史學家對這場事件提出多種看法:
- 政治清算說:斯蒂芬為了討好反對派貴族,以審判屍體展示忠誠。
- 宗教象徵說:中世紀人相信審判延伸至死後世界,藉此「洗滌」靈魂。
- 瘋狂與偏執說:部分記載指斯蒂芬本身精神失常,受幻覺支配。
不論真相為何,這場「死人審判」都象徵著權力的荒謬極限。
當理性崩潰,歷史便成為一場儀式化的狂歡。
五、筆者的反思——死人雖無聲,卻審判了活人
這故事讓人想起一句諷刺:
「歷史從不會審判死人,倒是死人常常審判歷史。」
斯蒂芬以為自己在審判前任,
但千年後被譴責為瘋子的是他自己。 那具屍體,反倒成了權力鏡中的倒影—— 提醒世人,當人陷入恨與權慾,理智就會被挖出墳墓一樣地埋葬。
結語
公元897年的這場荒誕審判,並非只是宗教的黑暗篇章,
它更像是人類歷史的一面鏡子。
當信仰失去真誠、當正義變成表演、
連死亡都不再有尊嚴—— 歷史便開始腐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