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語感好這件事情,我直覺想到的人名就是粘忘凡。小凡老師就像我Podcast裡說的,可以用精煉地語言或文字,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得非常清楚。
表達的從容感跟流暢度,讓身在錄音室的當下就感覺不像在主持、更像是在觀摩。觀摩說話的語速和停頓,如何在散發出自信的同時又能隨時保持傾聽。
在《窩窩頭抵家》快問快答影片裡,小凡老師有說到自己很怕老鼠。
通常面對自己害怕的事情,有人選擇戰、有人選擇逃,也有人腦袋一片空白。
但小凡老師反而把老鼠,成為了創作的主角和延伸的稱呼。
「我害怕的東西我反而把它成為我故事的主角,而它就是小老鼠。」於是小老鼠成了番薯姊姊,也等於是向喜愛的作者Leo Lionni《田鼠阿佛》致敬。
老鼠在《小鱷魚別氣了!》是比主角還搶戲的最佳配角,更在系列作《小老鼠別鬧了!》活出眼中只有自己的真我。這也是小凡老師的故事作品,我個人最喜愛的一本。
這個真我,是快樂的嗎?也許是。但只有自身的快樂,那份快樂身邊的其他動物完全感受不到,以牠們的角度來看,小老鼠是個麻煩製造者﹔但對於小老鼠而言,只是心口如一、實話實說,奇怪的反而是大家的過激反應。
但小凡老師的觀點是那份快樂是虛的、缺少了一份踏實感—我想是因為那樣的快樂終,終究建築在他者的不愉快上。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也是繪本備忘錄之所以存在的初衷,想要讓聽眾能感受到繪本的無窮魅力。
🫶歡迎贊助繪本備忘錄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join/picturebookmemo
🎙️精彩內容:
- 01:47 小凡老師的早期工作經歷、職涯的轉折、創作念頭萌芽到出版第一本繪本。
- 05:48 《小鱷魚別氣了!》繪本討論與角色設定密碼。
- 11:14 從繪本推廣者到創作者的轉換。
- 13:31 《小老鼠別鬧了!》繪本討論,從孩子真實的「不社會化」行為如何去引導孩子理解「同理心」的重要。
- 16:34 親子教育與學校教育間的平衡。
- 20:08 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說故事的技巧與經驗分享。
- 26:13 《爸爸,等等我!》的創作靈感、寫作如何傳達更普世性的共鳴,並觀察到現代社會中的親子關係與分享愛如何表達。
- 30:56 與插畫家的合作經驗、《爸爸,等等我!》中「借物轉場」的圖像敘事手法。
- 33:49 靈感的來源與紀錄、訓練書寫的方法
- 44:30 小凡老師的繪本推薦、從無字繪本裡讓文字顯影。
📚推薦書單:
- 我會/文:粘忘凡/圖:許匡匡/青林出版
- 小鱷魚別氣了!/文:粘忘凡/圖:孫心瑜/台灣東方出版
- 小老鼠別鬧了!/文:粘忘凡/圖:孫心瑜/台灣東方出版
- 爸爸,等等我!/文:粘忘凡/圖:徐芳如/青林出版
- 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的繪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