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接受跟確認之間找到適合的平衡並不容易。做個不上當的人,並不代表必須避開所有的詐騙,只是要知道詐騙何時可能會發生,避開會讓你損失慘重的騙局。
「詐騙」如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從假冒借錢的親友、充滿話術的行銷方式,甚至是身邊的人無心的誇大言論,每個人多少都會在人生的路上被騙過幾回,其中有的無傷大雅,運氣差的則是因此而損失慘重。但我們到底為什麼會被騙?又應該要如何避免自己成為上當的倒楣蟲?
《為什麼我們會被騙?:破解金錢騙局、假新聞、政治謊言背後的詐騙機制》是由丹尼爾・西蒙斯和克里斯・查布利斯,兩位心理學家所撰寫的書籍,他們搜集了大量的詐騙經驗,並從中分析出既有的模式。包含一致性、熟悉感、精確的資訊,還有看似有效的表象,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他們發現詐騙大多源自於人性,還有我們賴以為生的認知機制;儘管不能夠保證讀完之後就能夠對詐騙完全免疫,但至少可以讓我們不讓自己陷入容易被詐騙的情境當中。
「接受得太多、確認得太少」兩位作者開宗明義就點出被騙的關鍵,但這樣看似簡單的概念,卻在後續的討論中,讓讀者看見它背後複雜的運作機制,還有可能延伸出的各種「變形」。不論是假新聞、網路詐騙,或者是聲稱能夠穩定獲利絕不賠本的賺錢妙方,儘管少數會有精細到難以識破的大騙局,但在我們生活中,大部分會遇到的其實只是像魔術一樣,轉移注意力的手法與話術,只要懂得問對問題,就能夠讓這樣的「騙局」穿幫。
不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或許還是其中關於科學研究造假的內容。包含「只要洗手就能減輕罪惡感」、「握著溫暖的東西會改變對一個人的看法」,這些看似神奇又合理的實驗,在《為什麼我們會被騙?》全部被挑戰,更不用說是隨著近年來投資熱潮,開始充斥在書架上、彷彿只要讀完就能致富的理財書籍。儘管沒有說死,但藉由提出「實驗無法複製」、「數據過於完美、類似」等質疑,也讓那些佔據在排行榜上的暢銷作品可信度大大降低。
追根究底,人類還是必須依靠各種機制、邏輯,才能夠生活在這個社會當中,並且在理性之外,總是會期待那些發生機率很低的戲劇性事件出現,這也是詐騙之所以能夠橫行的主因。人之所以會被騙,就是因為它通常是針對人性而設計,這也與智商高低無關;儘管我們幾乎不可能在完全理性、質疑一切的態度之下生活,但「了解為何會被騙」就像是在心裡加裝了保全系統,不只能夠避掉那些偶爾出現的風險,也能防止自己成為散佈詐騙的幫助犯。
(本文與華藝電子書合作,文章連結:https://reurl.cc/V0Dx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