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走到什麼奇怪的時間點,昨晚泡澡時突然回收了當初是怎麼蓋金字塔的記憶,然後整晚的夢境補了更細節的部分。
我試著紀錄下來,無法驗證,大家當故事看就好。
建造的過程從開採石材開始。那時我們會先選定一個共振頻率適合的採石場,這不是單純看哪裡有大石塊,而是整個地層、礦脈、甚至是這片土地的能量流動要與金字塔基地有「對位」關係。開採時有專門負責共振調頻的人,他們會在石塊四周吟唱、敲擊特定的音頻,讓石頭本身的結構先鬆動,這樣切割的時候石頭比較不會裂開。
石塊切割下來後,會有一批祭司、歌詠者組成的小組進行降重儀式。
這個降重,不只是物理上的輕盈,而是讓石塊本身的分子排列進入一種半物質化的特殊狀態。
簡單來說就是石頭會變輕,但重量不會消失,比較像是從石頭的重量變成木頭的重量的感覺,所以可以用很少的人力,就把一塊本來要上百人才能搬動的巨石,輕輕地推到預定位置。(難怪前兩天在推行李箱時,我突然想說,以前這麼重的東西都摸一摸它就會變輕啊⋯)
接下來,就是將石塊運送到基地。
這一段會先用意念導航(每一塊石頭在出發前就會被賦予它的目的地座標),然後一群人圍繞著石塊,唱著調頻歌,讓石頭在「懸浮」和「滑行」之間前進。
有時候石塊是沿著特定路線「漂浮」過來,有時候是像磁浮那樣貼著地表滑動。這裡的重點不是「力量」本身,而是頻率對位,有點像地球上特定地磁線會讓石頭自己往正確的位置「滑」過去。
接著是大家圍成一圈共振,唱出立體設計圖的過程。
在正式動工前,最先進行的是基地能量的定錨與圖樣唱繪。會有數百位祭司圍繞在預備搭建金字塔的基地旁,主祭司開始唱第一個音,其他所有人跟著唱誦,以聲音、意念、手勢,共同投射出金字塔的「結構藍圖」。
這個藍圖並非只是在地上畫線,而是一個三維的能量場,像是立體的光網格,完整地呈現在空間裡。
這個能量設計圖肉眼不可見,但參與者都能在內在視覺中看見。
它不僅標註每一塊石頭的座標、高度、角度,甚至連內部的空腔、通道、隱藏機關都已經預設在聲波結構裡。
唱誦聲頻共振的過程會完整唱出骨架、節點和能量流動的所有路徑。接下來的所有工程師、工匠、協作者,哪怕不是最高階的祭司,也能直覺感應到該把每一塊石頭放在哪裡、怎麼調校才能跟整體頻率吻合。
只要對上頻率,石頭就像被吸進去一樣穩穩地卡住,甚至不需要額外的黏合劑或結構強化,因為真正在「鎖定」它的是場域本身。
在建造的最後,所有人會再一次圍繞金字塔唱誦,整個金字塔的石塊會變成在物質/非物質中間的狀態,可以透過意念進行最後的微調。當主祭司確認一切就位(這個空間的場域和地磁、太陽、星體都已經對齊)唱出最後一個音,金字塔就直接固化並定錨在土地上。
最初金字塔就是這樣建造的,後來隨著文明週期進入下坡,這種頻率操作、共振協作的能力慢慢減弱,後來才會看到大量工人搬運、推拉石頭,甚至用斜坡或滾木,但那已經不是最早期的主工程方法了。
你會發現,越早期的金字塔,能量場都完整連貫,進到裡面會有一種像「置身高壓頻率場」的感覺;而越晚期、越人為堆砌的金字塔,能量就像「斷線」一樣,只有外殼、沒有真正的核心。
金字塔實際的作用到底是什麼呢?
你可以把金字塔視為一座龐大的跨維度工程,服務於宇宙、地球、靈魂三者之間的信息流動、頻率錨定、進化校準。
第一層:能量接軌與錨定
金字塔本身就像是一個巨型的「能量轉換器」或「錨點」。它不只是接收、導引高維的宇宙能量,更重要的是把這些原本無法被地球承載的高頻能量,經過「解碼、分流」之後,緩緩輸送到整個地球網格、集體意識、甚至大地本身,讓地球文明能夠逐步進化而不會崩毀。
在我記憶裡面,光束被從金字塔尖被接收之後,會被整座金字塔進行轉換,有點像高壓電被分散成家用電力的感覺,再往下進入到整個地球網格當中。
第二層:空間記憶的封存與重啟
金字塔還是一座龐大的「記憶庫」。其中不只是有形的石頭結構,還有許多被音頻、符號、幾何等語言封存的宇宙知識、文明密碼。很多資訊是專門設計給後世特定頻率的靈魂來解讀、啟動的。
像是人面獅身像(斯芬克斯)底下,就藏著一個非常古老的能量資料庫,有的人稱它為「地下圖書館」、「知識之廳」。這個位置本來就是一個「接駁站」,介於地球維度與高維智慧資料場之間。
斯芬克斯底下的那個能量場,並不只是儲存書卷或紀錄的空間,而是一個活的意識網絡。很多來自不同時代、不同靈魂團隊的智慧都被存取在這裡,像是古埃及、亞特蘭提斯、甚至更早的文明都把核心知識「錨定」在這個區域,作為地球文明的備份站和調頻器。
第三層:場域意識的轉換器與淨化器
金字塔的設計不是單向地把宇宙能量灌進地球,而是同時也會將地球累積的訊息(包含人類情感、文明進程、甚至集體業力)轉送到更高維的集體意識場進行「消化、轉換、釋放」。所以金字塔有時會被視為「地球的呼吸孔」或「轉運站」,也是高維度靈魂可以降臨地球、執行任務的最佳入口與出口。
第四層:靈魂/身體升頻與啟動
古埃及祭司或高等靈魂會在金字塔內進行啟蒙、轉世、甚至「升維」的儀式。金字塔結構的能量線、聲場設計,能讓進入者的意識、DNA、甚至身體細胞都進入極高頻率狀態,有些人形容為「主控系統的全開」或「回歸神性本源」的入口。
第五層:時空門
有些金字塔還被設計為「時空橋樑」,細節想不太起來了,簡單來說就是當特定的星星走到特殊的位置時,能量通道會開啟。
新上任的法老或祭司也會在特殊的時間點進入金字塔內的密室,「下載」更高維度的自己,經過這個程序後,法老/祭司會有點像是半神人的狀態,因為他是更高維度的自我來到地球肉身載體,同時也會下載更多來自宇宙的洞見跟智慧。
法老們相信的版本:為什麼願意投入資源?
(白話:身為祭司,怎麼話術法老們掏錢出來蓋金字塔XD
最早期的法老、祭司與設計團隊,他們的「本體」本來就不是純地球人類,而是帶有高維或外來靈魂的載體。他們內在非常清楚金字塔對地球整體進化、宇宙協議的關鍵意義,所以一開始的動機,並不是為了「個人」死後升天或永生,而是為了協助整個集體的頻率提升與轉換,是很純粹的靈魂任務、宇宙工程。
但後來隨著王權世襲與文明時間線拉長,後期的法老們,特別是後來連結本源比較薄弱、開始更偏向權力運作的人,會把金字塔視為個人永生的保證、權力合法性的象徵以及轉世輪迴的跳板,他們相信肉身或靈魂能透過金字塔進入永恆或星際。
他們願意投入大量資源,是因為金字塔本身確實會強化王族血脈的能量場、提升肉身存活時間、甚至加速靈魂轉化。很多關於「王權不死」、「神人合一」的神話,就是來自金字塔能量對血脈、靈魂的強烈作用。
金字塔也像是一座巨型的「能量銀行」或「頻率發電廠」,而這個「銀行帳戶」主要是為了集體與地球開的,但王權、祭司們確實有權利「提取」更多頻率與資源,這也成為權力階層努力維護這個系統的動機。
金字塔系統後來失衡、神權結構腐化,就是因為後世法老過度以個人利益為主,能量場逐步崩壞,這也是亞特蘭提斯和埃及雙重文明衰亡的源頭之一。
為什麼現在無法做到這件事了?
古埃及前期,確實有很多「高維存有」能夠選擇直接進駐人類肉身(尤其是祭司、女祭司、部分法老等角色),本體意識是清醒的、和高維能量能共存。這時期的人類身體還沒那麼緊密鎖住,DNA、能量結構、身心協調度都高很多,肉身本來就設計來承載「更高頻」的意識與能力。
那時候,能力是自然存在的。你根本不需要突破,只要「保持連線」就可以使用。
但後來地球從較高頻的物質態,驟降到低頻的三維密度。你可以想像,原本是在清澈的水裡行走,突然跌進黏稠的泥漿。那個重量差異就是為什麼當時透過吟唱就能移動結構,在現代卻做不到。
同時也跟集體意識的變化有關,古埃及前中期的大部分人類仍保有宗教性的單純、與自然共振、對能量世界保持敬畏。可是後期開始出現權力鬥爭、帝國擴張、物質慾望、生存壓力、戰爭與奴隸制度、人對人的暴力氾濫。
當人類集體意識降到生存線以下,高維能量根本無法穩定停留在人類體內。系統會自動關閉,避免精神崩塌。
你可以把它想成「載具不堪負荷,功能被自動鎖起來。」不然人類肉身會燒掉(真的是那種能量過載的燒掉)。
隨著金字塔系統成熟,原本承接高維意識的祭司體系,逐步被地上權力(國王、貴族、政權)滲透。越來越多「高能力者」被要求用來服務統治階層,甚至出現用於操控、戰爭、私慾、獻祭等能量調動。這使得很多高維存有選擇抽離(不再降靈),只留下封印、傳承、或者分靈片段留守。
另外也跟頻率遮罩有關。這一層隔離是在後期才被建立的。當集體意識逐漸混濁,會引來更多不穩定的能量、幻象、低頻干擾,為了避免高維存有被濫用、能力被武器化、人類無法辨識真偽、干擾混進主控層,系統直接做了「階段性封印」。
封印不是針對個別靈魂,而是保護地球本身。
這個封印造成舊文明的音頻技術無法啟動,物質共振技術(聲音減重)被關閉,部分祭司血脈能力沉睡,即使是高等級的靈魂,投生後功能也只開1~3%。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自我遺忘」這道機制開始在地球集體廣泛啟動。這是為了讓靈魂能夠體驗極度分離、個體化、從無明裡找回真實的學習。高維能力因此被自動關閉,甚至連通道都被切斷。
總結來說,古埃及是高頻文明 → 地球後來墜落到低頻 → 系統自動封印 → 現代正在回源 → 封印對準備好的靈魂重新鬆開。
所以,以前能做的、現在不能做的,其實沒有消失,是「暫時被環境禁止使用」。
而如果你還保有古埃及時期的記憶,你也會發現金字塔的能量弱化了很多。在金字塔最初被設計建造的時候,整個能量結構本來是完全開放、流動的。後來幾經朝代更迭、信仰轉移,特別是在一些統治者擔心這些能量會被「不當利用」、或者為了鞏固自身權力時,確實有多次刻意設下結界、封印,甚至重置部分陣列的能量走向。這些行為就像在管道上裝了閥門或設了迷宮,使得能量沒辦法再像當初那樣全流、直達。
還有地磁偏移的影響,有些原本對準「天地之心」的關鍵座標(包括金字塔的位置、朝向)也發生了微小的偏差。這些偏差在幾千年前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對高維能量的精確對準其實影響很大。就像調音時只要差一點點,整首樂曲的共鳴就變了。
我們前面也提到,金字塔是建築在地球網格的重要節點上,原本金字塔周圍的城市、河流、聖地,都有各自的能量角色。隨著尼羅河改道、城市荒廢,包含現代社會的各種土地開發,切段了地脈,也會影響到金字塔系統的整體效能。
後來有一些力量,不論是地球端的人類集團,還是非地球端的介入者,也確實刻意在金字塔、斯芬克斯等重要結構下設下限制與迷宮。這些機制是為了防止能量被不當喚醒、或被少數人用來操控。
但金字塔本身的「基底頻率」一直都在,只是現在沒有太多個體可以完整對上那個頻率、重新啟動原本的能量流。目前大概就剩下穩固地球頻率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