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學習的路上成長。
小新現在正式開放「線上會計家教服務」囉!如果你有相關學習需求,可以填寫以下表單,我會主動聯絡你安排試教(試教提供半價優惠😊):
👉https://forms.gle/x7BzefGoMBwbdChF9

HI~大家好,我是小新!之前我們在介紹「投入資本」的時候,有特別提到特別股這個主題。特別股是一種「有一點特別待遇」的股票,因為它擁有某些優先權利,像是在股利分派或剩餘財產分配時會比普通股更有優先權。不過,它通常是沒有表決權的,也就是說,特別股股東比較少參與公司的經營決策。

特別股與普通股的差異。
當時我們也有提到兩種更特別的類型:可收回特別股和可轉換特別股。
- 所謂的「可收回特別股」,意思是公司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可以依照事先約定好的價格,把這些股票「買回來」。
- 而「可轉換特別股」則是公司為了讓投資人更願意購買特別股,會多給一項轉換權利,讓特別股股東可以選擇把手上的特別股「轉換成普通股」。簡單來說,特別股股東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變身」成普通股股東,進可攻、退可守,相當有彈性。
可收回特別股的會計處理
我們先從「可收回特別股」開始講。通常這類特別股在發行時,會先約定好一個「收回價格」。等公司決定收回的時候,就會依照這個價格付出現金,把特別股買回來。而重點來了,公司收回特別股之後,就不會再拿去轉售或保留,而是直接註銷。因此,在會計上,我們要按照原本的發行價格去沖銷掉「特別股股本」和「特別股溢價」。但實務上,收回的價格不一定會剛好等於當初發行的價格,這時就要分兩種情況來處理:
- 第一種情況,收回價格小於原本發行價格。這代表公司退還給股東的金額,比當初收到的資本還少,也就是「折價收回」。這時候差額會在貸方,我們要貸記「資本公積-收回特別股」。

折價收回特別股的分錄。
- 第二種情況,收回價格大於原本發行價格。這就表示公司退給股東的錢,比當初收到的資本還多,屬於「溢價收回」。這時候差額會在借方,應該先借記「資本公積-收回特別股」,但如果這個科目的餘額不夠用來沖減,就要再借記「保留盈餘」來補足。

溢價收回特別股的分錄。
可轉換特別股的會計處理
OK,接著,我們來看看「可轉換特別股」的會計處理。
所謂可轉換特別股,意思是特別股的持有人有權利,在某個特定期間內,或在特定條件達成時,可以按照事先約定好的轉換比例,把手上的特別股換成公司的普通股。
那在轉換的時候,會計上要怎麼處理呢?原則上,我們要以特別股的帳面價值,也就是包括特別股股本和資本公積-特別股溢價這兩個部分,作為發行普通股時的入帳基礎。簡單說,就是要沖銷掉特別股的股本與溢價,同時認列普通股的股本,反映公司把特別股正式轉成普通股的情形。不過在這裡,常常也會遇到一個實務上的問題:
那就是特別股原本的發行價格,不一定會等於普通股的面額。這時候,就會產生一個差額,我們同樣要分情況來處理。
- 第一種情況:如果發行的普通股面額小於所沖銷的特別股原發行價格,表示公司用較高的特別股資本,去換面額較低的普通股,這時會產生貸方差額,要貸記「資本公積-普通股溢價」。

發行的普通股面額 < 特別股原發行價格
- 第二種情況:如果發行的普通股面額大於所沖銷的特別股原發行價格,也就是公司用較低的特別股資本去換面額較高的普通股,這時會產生借方差額。這個差額要先沖減同類交易形成的資本公積,如果該類資本公積的餘額不夠,就要再沖減保留盈餘。

發行的普通股面額 > 特別股原發行價格
好,最後,我準備了三個小問題,想來測試一下大家今天吸收得如何,也順便幫大家複習一下重點!



好,歡迎把你的答案寫在文章下方的留言區,我會去看看大家的想法~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歡迎你成為我的付費訂閱者。這不只是對我創作的支持,更讓我有資源持續深入研究與整理這些知識,讓內容更完整、更有價值。
💼 方格子付費訂閱專區👉小新的會計教學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