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 NLP 這個名詞,
是在閱讀東尼・羅賓斯(Tony Robbins)文章時。
「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簡稱 NLP),
是一套研究「人類主觀經驗與行為模式」的溝通與改變技術。
它的核心假設是:
「一個人的語言、思考方式(神經過程)、與行為模式之間,存在可被理解、模仿與重塑的關聯。」
✦
在 NLP 中,「錨點(Anchor)」是一種強大的心理工具,
能將特定的情緒狀態與簡單動作連結,讓我們在需要時快速喚起內在的力量與狀態。
一、什麼是錨點?
✦
1. 定義
錨點就像一個「心理觸發器」,能把某種心理狀態與特定動作或感覺連結。
2. 原理
透過重複練習,我們可以在神經系統中建立連結,讓簡單的動作能夠喚起強烈的情緒狀態。
3. 應用
可用於壓力情境、公開演講、或重要會議前,幫助你在短時間內回到理想的心理狀態。
二、創造錨點的四個步驟
✦
1. 回想強烈情緒經驗
讓這段記憶變得鮮活、身臨其境,重新體驗當時的力量與感受。
2. 設定獨特動作
在情緒達到最高峰時,給自己一個專屬動作,例如:握拳、拍胸口、輕觸耳垂。
3. 重複強化連結
多次重複相同動作與情緒狀態,使神經連結逐漸穩固。
4. 測試錨點效果
在平靜時重做該動作,確認是否能即刻召回強大的情緒狀態。
三、錨點範例:情緒與畫面的連結✦
✦「自信」錨點
- 想像感覺:一種「沒有什麼做不到」的自信
- 畫面經驗:CFA Level 3 放榜,確認考取證照的瞬間
- 錨點動作:緊握右拳
✦「專注」錨點
- 想像感覺:完全沉浸、全神貫注的心流
- 畫面經驗:國中籃球班際賽最後關頭,集中精神逆轉比分
- 錨點動作:右手食指與中指併攏
✦「平靜」錨點
- 想像感覺:雲淡風輕的安定與寧靜
- 畫面經驗:某個夏夜騎機車載著女兒,迎著晚風前行的瞬間
- 錨點動作:兩手平握車把
四、錨點在日常的應用
✦
1. 公開演講前
觸發「自信」錨點——握拳,
讓身體記起那份完成目標的成就感,減輕緊張情緒。
2. 重要會議中
啟動「專注」錨點——食指與中指併攏,
讓思緒重新進入清晰與流動的狀態,提高思考效率。
3. 壓力情境下
使用「平靜」錨點——輕握車把動作,
在緊張中迅速找回中心與平衡,快速調整情緒,保持冷靜思考能力。
✦
錨點不只是「技巧」,更是一種「自我掌握」的練習。
當你能隨時切換情緒狀態,就能讓每一次行動都更有力量。
有了上述建立錨點的方法,你也可以開始創造你的個人錨點,應用在生活的各種場景中。記得選擇強烈正面記憶(挑選最能引起你強烈情緒反應的個人經歷) -> 設計獨特動作(創造只屬於你的簡單肢體動作) -> 持續練習(反覆強化連結,直到動作能立即喚起情緒)。
透過錨點技術,相信你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刻,快速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提升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來試試看吧!
✦
透過錨點練習,你能重新定義情緒與行動的關係:
「情緒不再主宰你,而是成為你行動的燃料。」
✧ ✧ ✧
— Liubai Practice · CH3
「慢,不是停下,而是一種更深的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