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選系沒有懶人包

本文寫於 2015–04–01
今年的高三生本周開始陸續將上傳備審資料,看來麻煩的升學流程,其實終極大哉問還是那個老梗:「我到底適合什麼科系?」
這讓我想起高中同學Tony帶兒子挑學校的事情。
五、六年前,Tony的兒子申請美國大學,最後被好幾所學校錄取,他帶著兒子到美國一家家參觀,希望協助兒子找出自己「適性」的學校。全部看完後,有一天兒子問老爸:「你覺得哪家最適合我?」Tony跟兒子說:「我不能告訴你,我一告訴你,就會左右你的決定。」
「可是我真的想知道……,我下不了決定。」隔天兒子繼續問。
「這樣好了,」接著Tony開始分析每家學校的優點,但是不講缺點。
兒子不死心,他很聰明的換個角度問:「爸,如果你是我,你會選哪一家?」
Tony好想回答,終究忍住了。兒子無計可施,只好靠自己判斷,選了一家歷史悠久、品質好、名氣中等的大學。
Tony很高興,他不是高興兒子跟他心有靈犀,挑中他喜歡的學校,而是兒子靠自己,獨立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我家雙胞胎女兒,當她們去年考完學測、申請大學的時候。
她們兩個好想知道,我跟老婆希望她們念什麼科系,老婆很乾脆的給了答案,我則持續主張「挑什麼都好,但要聽從內心浪漫的呼喚」、「跟隨自己的熱情」,女兒得不到答案,每天都怪我老梗、翻我白眼。
大女兒A寶很聽媽媽的話,把媽媽建議的科系當成首要目標,搭配幾個她自己想念的科系,一起研究、探索、找就讀該科系的學姊聊聊系裡的真實面貌,甚至跟著參加系上活動,兩個月後發覺媽媽建議的校系,文化、風氣不適合她,最後決定放棄,改選其他校系。儘管她最近才跟我們說,還是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不過看她現在讀得很開心,老婆真是鬆口氣:「還好沒有聽我的話,否則現在被女兒罵死。」
在我們的教育環境裡,父母從小到大幫小孩決定大小事,從穿什麼衣服到上學請假,甚至念哪個補習班,小孩已經習慣依賴爸媽的決定或至少意見背書,所以當她們面臨選校系這樣人生第一個三岔口,會比平常更想依賴爸媽。
我女兒說這好比摘蘋果,孩子從來沒有摘過蘋果、怕失手,但終究要摘蘋果的是小孩,只有他們才知道要摘哪個、怎麼施力。所以爸媽放手,讓小孩自己摘蘋果,嘗到的果實滋味才最真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