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7/11/3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要選擇大企業或是小公司?

「爸爸,我一些學長學姊快要畢業了,他們最近很猶豫不知道要到大企業上班,還是先找小公司?」A寶一邊看著學長學姊在臉書上的討論,一邊問我。
B寶也湊熱鬧:「我的高中學姐也猶豫要申請美國名校還是中上水準的大學就好?」
「不一定,這除了要看你所讀的科系或工作領域不同之外,還要看自己的個性是適合哪一類型的學校或公司?」
「看自己個性?」A寶疑惑。
「我們先想想看大企業與小公司各有什麼特色,或者說優缺點也可以,其實這比較也跟決定讀名校或一般大學有點類似,姊姊你先說。」
「大企業或頂尖大學說起來響亮,名片一遞出去,別人眼睛就發亮,我們不用多作介紹,別人自然而然會以較高的評價來認定你的實力。」A寶回答得很快。
B寶也認同:「頂尖大學資源應該比較豐富,有好的設備,有大師級教授,當然還有優秀的同學互相砥礪。」
A寶補充:「大企業資源也多,而且福利升遷待遇應該也會比較好。」
我點點頭:「不錯,你們說的都是事實,但也只是表面的好處,我說要看個人性格適不適合就要去探討大與小這兩種不同結構所產生的影響。比如說,大企業雖然資源多,但是分工很細,新人初初進公司只能待在部門裡,作一顆小螺絲釘,你必須要有很強的企圖心勇於表現,願意跟同事競爭,當你能夠打敗同事晉升到一定的職位以上,才能真正享受到大企業的資源以及學到關鍵性的能力,而且大企業的辦公室政治學,派系傾壓……等等優勝劣敗殘酷的競爭,是否合於自己的個性,是要先思考的。」
看到AB寶一副被嚇到的樣子,我和緩的繼續說:「大企業制度健全,所以可以井然有序地訓練特定專業人才,而一般我們所謂的小公司,也許三、五個人,頂多十來個人,公司的老闆通常就是創業者,因為公司小,所以制度、規章,甚至工作流程都不確定,而且也因薪水都是掏自於老闆的腰包,所以待遇不會太高,相反的,大企業裡決定你領多少薪水的主管通常並不是由自己來買單,所以會比較慷慨。」
A寶:「真有趣,以前從來沒想過這一點。」
「也因為小公司組織很混亂,所以能訓練通才,我覺得所有事物優缺點都是相對的,只看我們如何善加利用,比如說,小公司沒有工作流程規章,剛好可以讓我們發揮創造力,也因為資源有限,反而逼使我們主動去結合各種機會,發揮我們的想像力與創意,也因為公司小,公司存活的挑戰大,要處理的行政事務跟規模大上數十倍百倍的大企業相較也不會少,但因為公司人少,所以我們藉機可以訓練多元的能力。」
B寶:「所以爸爸是傾向到小公司會學到比較多的東西囉!」
「唉哎!我剛剛才不是說了嘛!大企業小公司可沒有絕對的好壞處,只看我們自己的個性適合在什麼環境。而且我覺得在三十歲之前,倒是可以嘗試到二、三個不同規模的公司學習,對了,不過也要記得,在我們就業的履歷表上,正式就職的公司,每家至少要待一年半以上,若是你曾經有二次以上經歷是在一家公司待不到一年,會被以後求職時面談的主管直接篩掉,根本不太可能錄用,因為這些人事主管都知道,剛到公司的頭半年到一年都是在適應與學習,公司耗費資源訓練妳,在學會剛可以談得上貢獻就離職,人品個性是有問題的。」
A寶忽然想到:「我記得看過某本書提過一個研究,分析在哈佛這類頂尖大學跟中上程度大學就讀學生的畢業後表現,發現在哈佛成績最差的幾名學生專業學習力雖然還是比一般大學畢業生的學力檢測來得高,但是進入職場後,一般大學成績頂尖的比哈佛最後幾名的學生,長期專業表現傑出很多。結論是,在大池塘的墊底分子自信心被打垮了,而一般大學裡的第一名學生反而旺盛的信心,帶動他進入職場的表現。」
B寶插話:「這也是自古以來要做雞首還是牛後的爭議。」
A寶繼續說:「也因為這個研究,哈佛大學這三四十年來,錄取的學生,總會保留四分之一給學業成績普通,但是課外表現如體育、運動、音樂、藝術非常優秀的人,也因為他們課外能力的傑出,可以在他們學業成績墊底時仍保有信心。同時當那些全世界從小一直很會讀書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後,也不會因為成績忽然輸給其他人而崩潰,換句話說,信心很重要。」
我為A寶按個讚:「說得好,不管選擇大企業或小公司,要很清楚自己可以在那個環境中學到什麼?要永遠保持主動的精神,這也是信心的表現。」
A寶又提出問題:「最近似乎各大學也鼓勵創業,也設有育成中心,所以除了進小公司或大企業的選擇之外,還有自己創業這條路。」
B寶也補充:「很多人準備考公務人員,公職這些年也很夯。」
我提醒AB寶:「我同意嚴長壽先生的看法,如果大家一窩蜂拼命補習花二年三年去考公務人員,只是圖個工作安穩,有終生保障與退休金,這是國家的悲哀,也是個人的悲哀。創業雖然很夯,但是除非你有非常強烈的企圖心想立刻實踐一個非常棒的構想,時機錯過也許就永不再來,不然我認為進入職場還是先上班,經歷過一些老闆後,才考慮創業。因為創業與從事自由業一樣,需要有很強的自律能力或者對工作非常熱情,不然在沒有任何人要求你,督促你之下,要持續不斷工作,面對挫折壓力也要完全自己承擔,其實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後我以A寶在關鍵評論網實習時,創辦公司的年輕老闆鍾子偉所寫的一段話作為這次討論的結論:「找第一份工作時就應該考慮到,自己理想中三十幾歲時要做什麼樣的工作。從中取得技術、人脈、產業界經驗等資源,幫助你一步一步朝向那個方向前進。」
聽我說完這段話,AB寶的視線又轉回她們桌上的電腦,我繼續想著剛才的討論,其實不只對工作的選擇須要從自己的個性以及自己更長遠的想像來思考,連自己這輩子該怎麼過,也應該從人生最後自己獲得的蓋棺論定,也就是希望別人怎麼看待你這一生,你希望留下什麼樣的墓誌銘來往前推,引導我們每次的選擇,每天或大或小的決定。一邊想著,也決定再找機會跟AB寶聊聊這個概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