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流動的力量,而不是囤積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讀湯瑪斯·費里曼《謝謝你遲到了》有感。

 

人類演化的歷史非常長,過去漫長的狩獵採集的時代,我們需要儲存卡路里,儲備食物,以備萬一捉不到獵物,採集不到野生蔬果之需。所以我們的祖先們,想出很多醃製、熏製、乾燥等等多樣化的儲藏保存方式。

 

到了近代,隨著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我們慢慢從「囤積」「儲存」食物,轉換成運輸、販賣、分享商品。在19世紀的美國,鐵路一條一條的開,在20世紀,公路一條一條的通,接下來的海空陸的運輸革命,將貨物一噸一噸的流動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包括我們父母、祖父母那一代的美援。

 

正因為運輸交通科技的革命,讓我們知道,囤積食品、囤積貨物,不代表一個國家的實力,一個家族的財力,「交易」本身,才具備經濟價值,如果是這樣,那在資訊時代的我們,為什麼還不擁抱流動的力量,還整天藏著掖著,怕自己的洞見被人偷學呢?

 

在過去,至少在30多年前,知識的儲存是非常有價值的。你會寫電腦程式,我不會,你就會得到工作。你有飲料的特別好喝配方,我沒有,你的產品就會大賣。你的服務具備特殊性,我不會,你的服務價值跟產值就會高過我。

 

但是現在不同。

 

在這個資訊一觸及有、關鍵字搜尋至上的現代,我們要求的是「知識的流量,知識的分享,工作的共同協作。」如同之前我寫過的文章〈MD5:美國國防創新管道〉就是如此。在這個產品需要多種不同專業人士整合的時代,單一領域的專業,無法因應複雜的服務、商品,以及解決方案。

 

比方說,如果美國國防部,或者國防相關企業,要開發一個可以迅速辨識對方是否有前科的智慧眼鏡,那他必然要召集一個具有法律人才(避免開發這種產品會牴觸基本人權)、寫程式的人才、軍警人員、獄政司法人員、行銷人才、生物辨識人才、專案管理人才的團隊,而這些跨領域,甚至在其專業領域中的人才,都必須要及時的把資料、知識互相傳遞,在這裡,任何「藏一手」的舉動,都只會讓工作效率更慢,失去領先潛在競爭對手的可能性。

 

應該這麼說,在這個傳播速度爆炸、資訊爆炸的年代,你所藏一手的「秘密」,在明天將不再重要。換句話說,必須讓「洩密」的速度,趕不上創新的速度。整個系統網路都再創新,就不用怕單一、甚至幾條線洩密。

其實不僅僅是知識流,經濟流也是一樣。

 

台灣上一代的人,非常有勤儉持家的觀念,所以有錢就絕對拿去囤不動產。其實一開始還好,有土斯有財,買了土地,持續耕種、產出,這對糧食供給,是有益的。但是隨著工商社會,錢都拿去囤房,這時候,就是有害了。任何不具備效益的囤積,是會危害經濟效益的。

 

簡單一句:水庫儲水是避免可能的旱季,儲存食物是為了避免可能的糧食短缺,但是囤房、囤知識,在新的世紀,一·定·被·淘·汰·

 

歐對了,我是看完費里曼 《謝謝你遲到了》一書有感,才寫了這篇文章,請問,這種知識的流動,會傷害費里曼能得到的經濟效益,還是會讓更多人去買他書呢?我這是在打他還是打書呢?

 


封面圖片來源:Sebastiaan ter Burg@flickr  CC by 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冠廷 Kuan-Ting Chen的沙龍
101會員
88內容數
<p>和我一起,從全世界的公共議題中發現共通問題,運用大格局,找到正確的解方。</p>
2022/10/14
台灣以自由、民主與人權揚名海外,這是台灣立國之本,也是台灣人民生活的方式,我們當然對此引以為傲,但除了理念相近的國家之外,我們也須思考其他拓展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2/10/14
台灣以自由、民主與人權揚名海外,這是台灣立國之本,也是台灣人民生活的方式,我們當然對此引以為傲,但除了理念相近的國家之外,我們也須思考其他拓展台灣國際生存空間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2/03/06
The US commitment to the Indo-Pacific and Taiwan How Europe and the Indo-Pacific differs China has no legitimacy to attack Taiwan
Thumbnail
2022/03/06
The US commitment to the Indo-Pacific and Taiwan How Europe and the Indo-Pacific differs China has no legitimacy to attack Taiwan
Thumbnail
2022/01/27
In January, the foreign and defense ministers of the US and Japan met virtually to discuss closer defense ties. The virtual meeting was in the spotlig
Thumbnail
2022/01/27
In January, the foreign and defense ministers of the US and Japan met virtually to discuss closer defense ties. The virtual meeting was in the spotlig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啟發及部分引用自「瓦基|閱讀前哨站」電子報: 20220603 -「如何將知識內容變現、電腦不適合用來產生創意、運氣與幸運的差別」內關於《知識複利》的相關文章與內容。 先分享在看完、聽完關於瓦基的心得文章後,我最喜歡的三句話: 『知識複利的本質是「不變」的,就是讓過去的知識累積,幫上未來...
Thumbnail
本文啟發及部分引用自「瓦基|閱讀前哨站」電子報: 20220603 -「如何將知識內容變現、電腦不適合用來產生創意、運氣與幸運的差別」內關於《知識複利》的相關文章與內容。 先分享在看完、聽完關於瓦基的心得文章後,我最喜歡的三句話: 『知識複利的本質是「不變」的,就是讓過去的知識累積,幫上未來...
Thumbnail
世人普遍對「創新」抱持著刻板觀念,以為是某個天才的一個奇思妙想,這本書就是在解釋不是這樣。是一連串的系統上的改變造成的。 一起看這本書的朋友,對高中考試題目總是記憶猶新,她提到:社會變遷三層面的器物、文化、跟法規的改變,是哪一者會先出現。這本書就是用貨櫃說明這一題。
Thumbnail
世人普遍對「創新」抱持著刻板觀念,以為是某個天才的一個奇思妙想,這本書就是在解釋不是這樣。是一連串的系統上的改變造成的。 一起看這本書的朋友,對高中考試題目總是記憶猶新,她提到:社會變遷三層面的器物、文化、跟法規的改變,是哪一者會先出現。這本書就是用貨櫃說明這一題。
Thumbnail
知識就是力量 我想你學習時,一定聽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然而知識真的是力量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文章,生活卻沒有太大改變,反而越弄越糟糕? 或是在你專研的領域,雖然懂得更多,卻也搞砸許多事。 最近在看人類大命運這本書,提到一個讓我感觸很深很有趣的概念。
Thumbnail
知識就是力量 我想你學習時,一定聽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然而知識真的是力量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讀了很多書,看了很多文章,生活卻沒有太大改變,反而越弄越糟糕? 或是在你專研的領域,雖然懂得更多,卻也搞砸許多事。 最近在看人類大命運這本書,提到一個讓我感觸很深很有趣的概念。
Thumbnail
擁有綜效的無形資產在現今的物聯網時代,結合大數據、運用雲端科技與人工智慧雙管齊下,屢屢創造出顛覆常規的應用,徹底改變了你我的生活。
Thumbnail
擁有綜效的無形資產在現今的物聯網時代,結合大數據、運用雲端科技與人工智慧雙管齊下,屢屢創造出顛覆常規的應用,徹底改變了你我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取得的學習資源非常非常多,跟以前相比可說是唾手可得!不管是實體課或是線上課,許多人因為焦慮而去學了很多東西、上了很多課程,卻好像沒有明顯的進步。為什麼呢?關鍵其實是因為,只有「輸入」,沒有「消化」和「吸收」。雖然一直拼命上課,但卻沒有真的消化與吸收進去這些你所學的東西。
Thumbnail
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取得的學習資源非常非常多,跟以前相比可說是唾手可得!不管是實體課或是線上課,許多人因為焦慮而去學了很多東西、上了很多課程,卻好像沒有明顯的進步。為什麼呢?關鍵其實是因為,只有「輸入」,沒有「消化」和「吸收」。雖然一直拼命上課,但卻沒有真的消化與吸收進去這些你所學的東西。
Thumbnail
知識          何謂知識?            舉凡書本上,報紙 、 文章、社群媒體上(FB, Youtube,IG, 抖音)、新聞媒體, 電視媒體中,文字、音頻、視頻 ,凡我們用五感感官獲取的訊息都算是知識, 所以我們這世紀是所謂知識快速且爆炸的時代, 每天都要接受到很多資訊。但對於知
Thumbnail
知識          何謂知識?            舉凡書本上,報紙 、 文章、社群媒體上(FB, Youtube,IG, 抖音)、新聞媒體, 電視媒體中,文字、音頻、視頻 ,凡我們用五感感官獲取的訊息都算是知識, 所以我們這世紀是所謂知識快速且爆炸的時代, 每天都要接受到很多資訊。但對於知
Thumbnail
世界緊密相連,一人中招,人人受害。肺炎疫情還沒過去,還不能排除會再出現新一波感染風潮。人口流動越強,病毒的傳播就越快。以前大航海時代不只帶動各地貨物貿易,也帶動了病毒交換,原本只流行在某一區的傳染病,可以傳得更遠。天花、鼠疫、霍亂基本就是隨著人口流動進攻更多的地區。
Thumbnail
世界緊密相連,一人中招,人人受害。肺炎疫情還沒過去,還不能排除會再出現新一波感染風潮。人口流動越強,病毒的傳播就越快。以前大航海時代不只帶動各地貨物貿易,也帶動了病毒交換,原本只流行在某一區的傳染病,可以傳得更遠。天花、鼠疫、霍亂基本就是隨著人口流動進攻更多的地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