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標準」口音
台灣媒體很怪,老是愛從一個人的口音(發音)來判斷其外語好與不好,說句實在話,這非常不智。這不僅不智,還會阻擾國人對外語的喜好。
在台灣,很有趣的,我們都說所謂的「國語」,而這個「國語」,則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官話打造。國語與台灣既有的漢人語言,包括各種客家語言,以及所謂閩南語各分支,在音韻上都幾乎完全不同,發音差距甚至高於西班牙語之於義大利語。
過去,我們潛意識認為,會說北京話、發音標準的人就是高知識份子,但這個邏輯就像是,你用英文說1+1=2,聽起來比中文講解微積分屌。這種對自己語言沒有自信,對內容沒有注重的概念,深深的烙印在台灣人的心裡。
李登輝前總統的台灣國語,我想很多人都聽過。但是李登輝前總統對漢文、漢學的了解,跟他發音標不標準,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說句實在話,什麼才是「標準的口音」?印度高達十億人口,他們的官方語言之一是英文,請問他們的口音不標準嗎?以誰做標準? 新加坡的英語發音也自成一格,這樣有影響到他們的競爭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