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0|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三國說書】姜維序章:諸葛武侯的傳人



說書人有言道:橫刀奪愛才是愛,悲劇英雄才是帥;以這個觀點來看,三國之中,恐怕沒有人比姜維帥。
姜維是天水冀縣人,少時好讀鄭玄一派的經學;劉備師承當代大儒盧植,而鄭玄與盧植為同門師兄弟,姜維受鄭氏學說影響,或許也為之後承襲劉備一脈的正統埋下了潛藏的因子。
曹丕於220年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大位,曹魏建國,這年姜維剛好18歲,隔年,劉備以延續漢室為名建立國號「漢」,姜維因亡父的關係,年紀輕輕就當上曹魏中郎將,掌管軍事,但他若讀六經中《春秋》的「尊王」、「撥亂反正」思想,未必會視蜀漢為死敵,甚至有親近之意也未可知。
在這個背景下,影響姜維一生的戰役爆發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以曹魏的角度來看,蜀中只怕劉備,劉備死後五年兩國相安無事,聽聞諸葛亮進軍的消息,朝野震驚;至於諸葛亮為何此時才出兵,因為他要忙的事可多了,與吳國再次修好,平定南中叛亂,休養生息之後終於展開北伐。
諸葛亮以「攻心」戰術安撫孟獲、解決內亂,合理推測在北伐之前,孔明也運用了相似的心理戰,或散佈曹魏謠言、或宣揚大漢正統思想,否則怎這麼容易一發兵即「三郡同時響應」?
這三郡包括了南安、天水、永安。接下來,就是一段命中注定的相遇。
諸葛亮北伐時,天水太守馬遵剛好與姜維等人出巡,待聽到諸縣響應後,馬遵害怕姜維已有反叛之心,夜裡獨自逃回上邽,姜維等人追至上邽城,馬遵緊守城門不開,而姜維想回老家冀縣亦不得入,前後走投無路,只好投降於諸葛亮。
此次北伐,孔明原有機會取得更大戰果,但因為登山家之役馬謖失街亭,失去了聯絡隴右的戰略要地,街亭位於天水東南幾十里處,新得三郡卡在中間、進退兩難,諸葛亮只得退兵,同時帶著千餘家百姓南遷,姜維跟著返回蜀地。
姜維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甚至有人罵他為不忠不孝之徒,但與其說他背叛魏國,他的遭遇更像是被上司出賣;至於背離母親,姜維或許可以選擇詐降,伺機逃回家鄉,而他沒有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為他遇見了諸葛亮。
三國最難得的君臣之義,叫作諸葛亮和劉備;最感人的師徒之情,叫作諸葛亮與姜維。
諸葛亮初得姜維,便寫信給蔣琬說此人為涼州上士,比「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馬良更為優秀,說明了諸葛亮對姜維的重視。名義上,諸葛亮身後的接班人是蔣琬,再來是費禕,但諸葛亮肯定想得更遠,早就在尋找一個真正能繼承復興漢室大志的年輕將才。
那個人選,原本可能是馬謖──馬謖在收復南中時提出「攻心」之策,以謀略見長,然而在街亭臨陣慘敗,這件事給了諸葛亮很大的教訓,未來的蜀漢需要一位真正富謀略、懂兵事的將才。
論文治,蔣琬能夠主持國家政事;論武功,魏延可以延續北伐大計(魏延與諸葛亮只是於兵事所持意見不合,並非仇敵,魏延「反叛」一事背後有諸多複雜的原因),不過蜀漢缺乏人才,年輕一輩似乎再沒有這樣出色的人物。
劉備當年空有猛將關羽、張飛,卻缺少運籌帷幄的謀臣,然後他遇到了孔明;諸葛亮縱有滿腹智計,卻沒有人能夠傳承他的大志,世事偏偏這麼巧,諸葛亮遇上了姜維。
不過,姜維一介降將,竟然能讓諸葛亮如此看重,實在有點匪夷所思,縱使他再有才幹,恐怕其中內情並不單純吧?
我想其中秘密仍是四個字:命中注定。
浪漫派年表:命中注定的相遇


為什麼曹操獨愛郭嘉,為什麼劉備得孔明如魚得水,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小鮮肉,而是有多項證據顯示,男女朋友的最萌身高差約為12公分,而君臣之間的最佳年紀差距約為20歲,如此一來,最適合傳承大業。
以浪漫的角度來看,諸葛亮肯定回想起了在草廬之中,那年他28歲,對著48歲的劉備侃侃而談他的「千古一對隆中對」;如今,孔明正好48歲,眼前則是年輕的姜維,這簡直就是命定的相會。
以實際的角度解讀,諸葛亮認為姜維深解兵意、心存漢室、才兼於人,於是畢教軍事,讓他覲見後主劉禪,欽定未來接班人的意味實在非常明顯。
歷史上,「桃園三結義」為虛構情節,諸葛亮與姜維的師徒關係也是出自《三國演義》小說,孔明臨終前將畢生秘笈盡傳伯約,姜維哭拜而受,這並不是史實。
但身為浪漫夢想派說書人,我想事實很可能比小說更加煽情:姜維出生於天水,曹魏雖與蜀漢敵對,而曹操從未掩飾過對於劉備的重視,小時候姜維可能視劉備、諸葛亮為壞人,但能夠讓魏王曹操如此看重,肯定是個有魅力的大反派。
諸葛亮初次北伐,趙雲、鄧芝兵發箕谷,魏國連忙遣大將軍曹真迎戰,趙雲是蜀漢後期倚重的大將,誰也想不到這隻軍隊竟是疑兵,諸葛亮親率大軍攻祁山,軍容壯盛整齊,三郡叛魏響應,一時關中震動。
而姜維就在前線,目睹這一切。街亭戰後,孔明知道既已失去咽喉要地,當機立斷退兵,放棄收復三郡,遷千家百姓回蜀,戰亂時期人力即是戰力,諸葛亮敗軍之際,還能取得如此成果,實在是冷靜的奇才。
姜維原本是不得已而投降,但他親眼見到了傳說中的諸葛亮,號令嚴明、指揮若定,勝時並不貪功、敗陣絲毫不亂,中郎將出身的姜維,此時心中有何感想?
我想到了金庸小說中,年幼的楊過看到大俠郭靖施展降龍十八掌時,眼眸中一閃一閃綻放出的光芒。
圖片:《鄭問之三國誌》


諸葛亮小時候歷經徐州大屠殺,或許也曾在戰亂中仰望著劉備軍隊的大旗;這一次,輪到姜維這樣仰望著諸葛丞相的旗幟。
我們無從得知,姜維在忠於曹魏與忠於大漢之間,經過了什麼掙扎,也無從得知孔明如何說服他,但不可思議的是,身為一個外來降將,姜維為復興漢室這個近乎不可能實現之夢,燃燒他的一生,至六十二歲臨死之際,姜維仍一心想要復國。
劉備是個了不起的夢想家,以美好的願景說動諸葛亮;而孔明將這個夢想傳承了下來,他的魅力一點也不遜於劉備,言教不如身教,只要看著諸葛丞相兢兢業業的身影,姜維所作所為也就不難理解了。
後世對於諸葛亮的崇拜,不免有過度神化之處,但其實孔明在當世就已經是偶像般的存在,以蜀地一州之力,打得坐擁九州的魏國不堪其擾、經濟困乏,簡直是神級的傳說。
詩聖杜甫可說是孔明的鐵桿粉絲,遙想當年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唐代詩人懷古幽思,尚且如此,各位可以試想在諸葛亮身邊的姜維,又是以什麼心情迎來那一天……
圖片:《你的名字》電影海報


說書人每次看到「星落五丈原」五個大字就要掉眼淚,而姜維可是在孔明身畔,親眼看著這位提拔自己的恩師終於將生命燃燒殆盡,成為五丈原上空最亮的一顆星,他能夠不悲痛嗎?
《三國演義》與歷史並不完全相符,諸葛亮沒有傳給姜維什麼絕世秘笈,但他留下的是更重要的東西。據《漢晉春秋》記載,當司馬懿聽聞諸葛亮過世、蜀軍退兵之事,引兵追擊,不料姜維與楊儀鳴鼓回攻,司馬懿以為孔明只是詐死誘敵,落荒而逃。
這則故事為「傳承」下了最好的註解:姜維多年之前只是魏國的一個中郎將,照著諸葛亮最後的指示,竟讓驃騎將軍司馬懿退避其鋒,恐怕姜維眼中望出去的不是敵軍,已是一片淚花。
「有用!丞相教我的兵法有用!」姜維默默在心中立誓。「有救,大漢一定還有救!丞相、先帝,但教我還有一口氣在,我絕對不會放棄復興漢室的夢想!」
姜維身上流著與劉備、諸葛亮一模一樣的浪漫派血液。
然而,國家情勢今非昔比,迎接他的只有悲慘的命運。
圖片:ratchet自製遊戲《姜維傳》
--
欲知姜維命運,且聽下回分曉。
--
圖片取自網際網路,版權屬於原創作者所有,本文僅分享三國作品、相關創作並附上出處供同好交流參考,謝謝。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