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工程師初入行之小心得(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其實在做專利工程師之前,也不知道原來除了專利法之外,還必須對專利審查基準要很熟;專利法我在四、五年前曾為了準備智財局的職能考試而努力準備過(雖然現在也忘得差不多了),但專利審查基準倒從未好好讀過,一方面內容真的很多,假如全部印出的話厚度會比以前大學的生化原文書還要厚;另一方面,以前是真的不知道原來審查基準這麼重要,要寫申復書—特別是再審查的申復書,最好都能寫上一段「依據審查基準對於進步性的規定,這樣這樣這樣、那樣那樣那樣.........」,這只是就進步性的答辯而言,事實上審查基準還有很多關於程序、專利要件、範例、、、的內容,說要弄到很熟怎麼想都不會是兩、三個月可以解決的事 (當然,假如能夠不用工作而全時間、全心全意、像準備任何大考那樣的去讀,那兩三個月內至少讀過一遍應該不成問題)。

不過,身為一個稱不上受過訓練的門外漢,最讓我崩潰的是原來除了台灣的專利法規要夠熟之外,對於國外的—特別是美國和中國的也得至少有些基本概念(挿個題外話,這部分在以前真的沒想到過,以為國外相關的案件處理,事務所就算沒專人負責那應該至少都會給個教育訓練吧?但沒這回事,本事務所除了固定合作的美國複代理人之外,撰寫說明書、申復書等既無專人負責,亦無所謂教育訓練,不會的話要自己去問旁邊同事該怎麼辦),雖然就期限而言複代理人在轉發OA時幾乎都會告知最後期限,但一些態樣(我也不太確定這邊用「態樣」來指稱是否正確),譬如美國申請案幾乎都會遇到RR (restriction requirement,是指假如請求項看起來有兩個term、有兩樣東西的話,則不論是否它們的相關性明明很高,為了減輕委員們的檢索負擔都會要你先擇一),然後有的可申請CIP (continuation-in-part,指延續案),再審查則有RCE (request for continued examination)......等等、等等,這還只是極少數目前我遇到過的,天曉得還有多少東西是我不知道的;有關美國申請案另一點也讓我相當崩潰的是要讀那些常常寫的又長又繁瑣的OA,最近才看了一份,達9、10頁之多,看得相當痛苦,但有些重點其實是重複提,可以理解成是委員在不同的段落用不同的角度或論點又再說了一次;雖然我知道自己本來就是個有點閱讀障礙、讀東西很慢的人,但相較之下,以前看paper時至少還可以比較快,而且paper幾乎都有圖,有時候先看圖就可以知道大意了,但OA呢,它就是一片英文字海,再加上有些用字遣詞自己不熟悉,讀起來真是相當痛苦;這也就罷了,更痛苦的是看完後還得寫一份arguments,陳述你覺得委員講得不對的地方,以及哪些請求項需要修改等等(修改通常是依照委員意見);以前都會覺得寫paper、寫論文已經很痛苦了,沒想到現在竟然遇到了另一種不同境界,是可喜亦可憂,喜的是有挑戰,但憂的是因自己有博士學位,大家都會拿放大鏡看你,會面臨到大家覺得(至少事務所老闆很明顯讓我知道他這麼覺得)「你這博士也太名不符實了吧」的窘況。

最後,做專利工程師的這幾個月來,其實自己說不上開心,倒不是研究專利怎麼玩這件事讓我不喜歡(相反的,我其實很想學專利分析、專利鑑價、建構專利地圖等,但在這邊我完全接觸不到),主要還是因為跟事務所老闆真的不對盤,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因為法律、行政、程序面的東西太多而讓我覺得頗痛苦,畢竟做專利不是只要單純地分析一個研究成果要如何重新架構成一個專利申請案就好,也不是只要和委員拚邏輯寫出好的答辯申復書就好,它畢竟不是學術顧問業而是法律服務業,除了要明白這行業在寫東西時的慣用語外你還得知道遇到什麼狀況可以有什麼法律程序、什麼狀況該怎麼做最符合法律或行政常規並且也對客戶最好、大概會遇到怎樣的不合審查基準的問題又該如何給客戶建議、寫請款通知函時對於公司或學校通常各該如何寫、、、等等許許多多瑣碎但又重要的問題,簡單講,我覺得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和知識背景直接跳進來做根本就是場災難,恐怕得去唸個以智財、專利為主或是科技管理的研究所以後才大概有辦法勝任。

講完了做專利工程師的心得,我還是要說:好想去做跟生技產業更密切相關的工作啊!雖然事務所接的案子是以生醫生技為主(占了95%以上),勉強也可說是個生技產業的分枝,但因為工作的實質內容還是需要相當多的行政與法律面的東西,而且也不會參與到研發,所以還是覺得跟真正的生技產業有距離;說真的,我其實不排斥做法規相關的工作,但跟目前這專利工程師做的事比起來,要做法規的話那麼新藥上市法規、臨床試驗法規甚至醫療器材法規、搞懂譬如ICH的規定或是FDA的規定等等對我的吸引力要大多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enyi Hsu-avatar-img
2018/07/18
在事務所主要生活就是這樣~~我只能跟你說在in house也不一定會跟你想要作的事情一樣~你的背景是技術出來的,在in house那邊除了事務所跟RD之間的窗口以外,可能很多時間是在作前案檢索以及市場分析,在專利授權以及鑑價相關可能還是由法學院那邊出來做,可能在授權或是談判的時候你會負責技術的部門~另外,博士在台灣作這行的比例不是佔據大部分,但是誠心來說你的優勢就是學位,加油吧~~~~
Kelly-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7/29
瞭解。感謝你的經驗分享,要學的的確還很多啊~
avatar-img
Kelly的沙龍
2會員
6內容數
Kell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7/14
在2016年看了兩本小說。其實應該不只兩本,只是比較有印象的就這兩本。其中之一是我覺得好好看好希望別人也知道有這麼一本好看的小說而忍不住想分享的,另一則是也好看但題材比較嚴肅一些文字也比較詩意一些的。
2018/07/14
在2016年看了兩本小說。其實應該不只兩本,只是比較有印象的就這兩本。其中之一是我覺得好好看好希望別人也知道有這麼一本好看的小說而忍不住想分享的,另一則是也好看但題材比較嚴肅一些文字也比較詩意一些的。
2018/07/14
因為RAISE計畫之故,開始了專利工程師的工作。之所以會來這家事務所沒什麼了不起的原因,單純就是我當時不知腦袋在想什麼,接到了這第一通打來想找我進去的電話就答應了
2018/07/14
因為RAISE計畫之故,開始了專利工程師的工作。之所以會來這家事務所沒什麼了不起的原因,單純就是我當時不知腦袋在想什麼,接到了這第一通打來想找我進去的電話就答應了
2018/07/14
  整理一下今年看過的書 (有些純為了打發零碎時間如等人等車但個人覺得不值得記的就沒列了。然後當然,那種早忘記自己看過的也不可能出現啦。)
2018/07/14
  整理一下今年看過的書 (有些純為了打發零碎時間如等人等車但個人覺得不值得記的就沒列了。然後當然,那種早忘記自己看過的也不可能出現啦。)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摘要: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專利工程師在使用吳氏日文線上課程的學習心得。該學友在加入吳氏日文前,只有基本的日文對話和單字知識,並且無法理解專利文章的真正意義。經過兩個月、約160小時的學習,他已經能夠理解大部分的專利日文文意。這位學友的工作涉及專利先前技術檢索與技術比對分析,通常需要接觸日本專利。他
Thumbnail
摘要: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專利工程師在使用吳氏日文線上課程的學習心得。該學友在加入吳氏日文前,只有基本的日文對話和單字知識,並且無法理解專利文章的真正意義。經過兩個月、約160小時的學習,他已經能夠理解大部分的專利日文文意。這位學友的工作涉及專利先前技術檢索與技術比對分析,通常需要接觸日本專利。他
Thumbnail
工作到了第四年, 研發有了一些作品, 在大老闆的績效壓力下, 請工程師整理現有的作品,並且找出與市場的差異,並提出申請專利. 大企業通常會有法務部門,法務的人員配置也與公司規模有關.然而不論公司是否有配置法務,申請專利最快上手就是找專利工程師. 專利工程師有些是大企業公司內部職缺,有些會配合的律師
Thumbnail
工作到了第四年, 研發有了一些作品, 在大老闆的績效壓力下, 請工程師整理現有的作品,並且找出與市場的差異,並提出申請專利. 大企業通常會有法務部門,法務的人員配置也與公司規模有關.然而不論公司是否有配置法務,申請專利最快上手就是找專利工程師. 專利工程師有些是大企業公司內部職缺,有些會配合的律師
Thumbnail
寫論文是一個奇怪的工作。 上上個星期終於完成了一篇期刊論文的草稿,然後作為通訊作者把文章提交到期刊的收稿系統裡面了。途中經歷了很多關卡,最後交稿之後不禁思考,如果待在學術界的話,這輩子會重複多少次這樣的歷程呢,想想覺得有點可怕。 第一關:英文寫作 我對我自己的英文寫作不是很有信心,先前考公務員
Thumbnail
寫論文是一個奇怪的工作。 上上個星期終於完成了一篇期刊論文的草稿,然後作為通訊作者把文章提交到期刊的收稿系統裡面了。途中經歷了很多關卡,最後交稿之後不禁思考,如果待在學術界的話,這輩子會重複多少次這樣的歷程呢,想想覺得有點可怕。 第一關:英文寫作 我對我自己的英文寫作不是很有信心,先前考公務員
Thumbnail
專利是一種保護創新和發明的方式,是一種知識產權的形式。當企業或個人擁有了一項獨特的技術或發明,專利可以保護他們的創新和發明不受侵權和損害。
Thumbnail
專利是一種保護創新和發明的方式,是一種知識產權的形式。當企業或個人擁有了一項獨特的技術或發明,專利可以保護他們的創新和發明不受侵權和損害。
Thumbnail
我把我寫的土木工程技術文章都放下面了!這些文章的內容都是從我自己的監造經驗彙整而成。裡面沒有那些大家都會的罐頭,所以金量真的很高。 進公司以來,先後做過「園區開發」、「鐵路改建」、「高速公路橋梁耐震補強」工程。這篇文章的連結都與這些工程的現場監造經驗有關。另外我還有一些工務的文章。有興趣的朋
Thumbnail
我把我寫的土木工程技術文章都放下面了!這些文章的內容都是從我自己的監造經驗彙整而成。裡面沒有那些大家都會的罐頭,所以金量真的很高。 進公司以來,先後做過「園區開發」、「鐵路改建」、「高速公路橋梁耐震補強」工程。這篇文章的連結都與這些工程的現場監造經驗有關。另外我還有一些工務的文章。有興趣的朋
Thumbnail
於是人稱Coursera證書蒐集狂的我,完成了賓州大學開的16周智財系列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pecialization。跟我理工阿宅的形象相反的是,Coursera上任何有關程式設計的我幾乎碰都不碰,我對法律財經醫學反而非常有興趣,算是彌補了童年的缺憾
Thumbnail
於是人稱Coursera證書蒐集狂的我,完成了賓州大學開的16周智財系列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Specialization。跟我理工阿宅的形象相反的是,Coursera上任何有關程式設計的我幾乎碰都不碰,我對法律財經醫學反而非常有興趣,算是彌補了童年的缺憾
Thumbnail
整個出版流程中,譯者最有機會碰到的最前線就是審書。在海外書籍引進台灣之前,出版社必須先了解一本書的大致內容、作者是誰、在台灣知名度如何,藉此判斷會不會吸引台灣讀者。 審書也是入行的契機之一 應該有不少譯者,剛開始都是從審書做起。審書可以考驗閱讀能力和部分的翻譯能力,有些出版社還會要求摘譯一段文字,
Thumbnail
整個出版流程中,譯者最有機會碰到的最前線就是審書。在海外書籍引進台灣之前,出版社必須先了解一本書的大致內容、作者是誰、在台灣知名度如何,藉此判斷會不會吸引台灣讀者。 審書也是入行的契機之一 應該有不少譯者,剛開始都是從審書做起。審書可以考驗閱讀能力和部分的翻譯能力,有些出版社還會要求摘譯一段文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