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文、拚出版:投稿論文的反思,關於論文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寫論文是一個奇怪的工作。

上上個星期終於完成了一篇期刊論文的草稿,然後作為通訊作者把文章提交到期刊的收稿系統裡面了。途中經歷了很多關卡,最後交稿之後不禁思考,如果待在學術界的話,這輩子會重複多少次這樣的歷程呢,想想覺得有點可怕。

寫論文,不容易,準備好了嗎

第一關:英文寫作

我對我自己的英文寫作不是很有信心,先前考公務員的時候,唯一一科請了家教來幫我複習的就是英文。當時學習英文寫作的時候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英文的連接詞以及動詞的使用,就算只是because、however,也都有很多學問在裡頭。這也是請了一對一家教之後,才抓到了自己的痛點。連接詞亂接,英文文章就會變得不知所云

總之,當老師說可以來寫期刊論文的時候,我就開始瘋狂著手寫作了,一開始自己寫第一版的時候想說反正一定會被教授退稿,就很順的想寫什麼就自由的寫上去,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寫出了第一版,寄給了教授。不過教授似乎覺得裡面太多英文文法的錯誤,於是請我用文法校正軟體檢查一遍。

第一次用文法校正軟體掃過文章之後,哇,出現了將近1000個需要校正的地方,相當於我文章裡面有一成以上的詞,文法都是錯的。我一個一個用手改,沒有用軟體一鍵自動修正,避免產生排版以及引用參考資料的錯誤,這才發現the/a和複數型的重要性,也因為改了好幾百個冠詞錯誤,所以現在寫英文也會特別注意到這個,倒也學到了重要的一課。

第二關:老師說他不知道我在寫什麼,我也不知道老師在寫什麼

終於等到教授改完了第一遍論文,有些數據教授還想要追加,也就再多補一些小細節,例如增加誤差線等等。但有些部分教授覺得沒有寫的必要,感覺太冗長了,於是刪減了非常多部分。有些部分刪掉了之後,我也變得不知道原本那些內容是引用自哪些文章、想表達什麼論點。

我們都不是英語母語使用者,教授改回來的英文也有很多語焉不詳之處,於是我們就形成了雙方都不知道對方在寫什麼的局面。我只好再好好的研究教授想表達的東西然後再重新整理一遍,但似乎成效不彰,來回了一兩次後,教授決定發揮他的耐心,花了兩三個小時從頭到尾跟我一起對了一遍論文的內容。

彼此發揮耐心和體力,終於又寫好了一個版本,不過因為還有其他作者,因此還要再給其他作者review一遍。

第三關:一堆意見全部湧進來殺得我措手不及

這次寫的這篇文章還包含另外三位助理教授及副教授作者,word檔案裡面的註解和追蹤修訂又爆出來了。有些註解看似輕描淡寫,但我可能得花上一兩個小時以上甚至半天的時間處理那些小細節才能夠重新貼出來。(當然要花時間不然老師就會直接改了怎麼會需要掛註解。)

而投稿期刊,除了文章的本體之外,還要準備cover letter、title page(標題頁)、摘要、文章highlight、作者資訊、審稿人參考名單等,除了改論文本體之外,我也把以上資料全部都寫了。幸好我電腦裡面有一個多年前寫的投稿的cover letter的檔案,抓過來改一改也就盡量快速成型。審稿人參考名單對我來講很困難,這篇文章的這個議題是我從博士班開始做的,問了教授們有沒有什麼意見,沒有回音,我也不知道要從哪裡找審稿人,翻遍了自己引用的文獻,看了全世界各個大學網站裡的教授資料,終於湊出了四條參考人選名單。

這個星期太難熬,太多資料要寫、太多教授們的意見要對付。

瘋狂的做各種資料,有一種孤軍奮戰的感覺,但總之也只能做了

第四關:投出去了之後,心情調適

在投稿系統上,按下submit之前,突然有種頓悟的感覺。

儘管這篇論文發表會關係到我自己念博士班的成果,但是實際上並不會影響我目前手頭上的職位(公務員)的績效,反倒是教授們要比較謹慎緊張不是嗎?出版難道不是他們工作績效的一部分嗎?於是我也就放寬心,只要在我有限的體力與腦力之下做到我覺得可以交出去時,就交出去吧,就勇敢地按下提交的按鈕吧。

不過提交完之後,沒有特別的成就感,反而感到有種哀傷。

反正交出去之後不是被退稿就是要回覆審稿人的意見,按下提交鍵的那一刻並不是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其中一位在作者名單內的老師說要找我吃飯當作「慶祝」,我實在不知道要慶祝什麼?何況我還要自己付錢給自己吃飯當作慶祝,那場飯我是吃了,但是吃得不開心。

論文的產出週期很長,這是一篇做了兩三年的研究,但是我知道,論文寫出去之後的瀏覽量、引用量,應該遠遠不及我在方格子寫部落格文章的閱覽量、愛心數、收藏數,甚至有的文章可能構思到寫作花了一個星期而已,數字上的成績就超越了做了兩三年以上的論文。

就算加上研討會的發表,把來聽講的人都當作瀏覽量的話,我想大家應該也都心裡默默有數,真正認真聽講的有幾人,大家在研討會上是否只是在演一場有人發表有人聽講的戲?關於寫論文可以帶來什麼價值,我迷惘了

這麼說來,可以說是我自己的價值觀和論文寫作的目的與意義是不合的吧。有的時候其實也不會影響到結論,但是卻要做很多不同的分析。有的時候可能只是數據的圖表做得太醜,就要再重寫重跑一次程式畫出更美的版本。有的時候只是教授一念之間的想法,想說反正累的是電腦(實際上是博士生),就要再重新跑一遍數據,一跑可能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月又過去了。這樣的重複性卻沒有任何改變發生的感覺,可能是我最難以接受的部分了吧

後來我也去翻了一些文章,來尋找到底我缺少的是什麼。原來,就是因為有個一念之間的想法想要去驗證,這就是寫論文的價值。論文是純粹的帶著科學的好奇心,想著要用嚴謹的方法證明一些事情,然後寫成文章。

所以我才知道,或許我的價值觀跟學術的本質不是很契合,我沒有這樣的實證精神。我還是希望工作可以帶給人一些什麼,就算只是例行的補助經費,但當我心裡知道有人因為這筆錢、在社區裡開了班、有人來上了課、開心的回了家,就讓我足夠滿意了。

關於待在學術界工作,又再一次感到挫敗。最近也同時在看關於職涯發展的書,抓到機會的時候,我也常常問問教授們關於大學教職的感想,就再思考思考看看吧。

上個星期聽到了一句話,可以在畢業前想想自己五年十年想要發展成什麼樣子,現在就快要畢業了,明年的我究竟會在哪裡呢。

高中時候夢想成為一位「文人」,至今依舊。雜食性熱愛學習,念過中文系、心理所、資訊所。古有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願以文字為核心,建立我的六藝。這是我的沙龍,包含文學、心理學、AI、資訊工程,還有很多雜七雜八。透過書寫,我想要持續成長,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散發正能量。E-mail: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天騎腳踏車在路上的時候,突然想到年末年始的時候,一個人去了北海道旅遊,當時在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摸黑走上藻岩山準備看日出,但天公不作美,什麼也沒看到,一邊發抖一邊等待太陽從雲層後方探出頭來,卻還是什麼也沒等到。 博士班就讀期間,最黑暗的回憶 在寫這篇文章的這個時間點,再過兩個多月就要進行第一次的論
這個星期完成了AIE卓越大學院的第三次資格審查,審查的教授們也沒有刁難,看起來應該是能順利通過學程了!這篇文章來分享從申請到最後修完這個學程的紀錄及心得感想。 AIE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lectronics 的英文簡寫,這個博士學程在學習的東西是人工智慧
記得在企業實習時,日本主管說:念博士就是花大把的時間去研究某件事情。 最近正在準備AIE卓越大學院(WISE Program for AI Electronics)的學位審查資料,其中有一份報告要寫上自己在這個學程中所學到的事情,其中還有一題問到了未來抱負。 日語漢字用的紮紮實實是「抱負」二字,在中
老鼠誤觸桿子而得到了食物,但得花多久的時間才會「剛好」碰到? 斯金納箱(Skinner box)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經典實驗,Skinner設計了一個箱子,把一隻飢餓的老鼠放進箱子之中,老鼠首先會在箱子內探索,直到終於誤觸到箱子內的桿子,並且有食物掉下來,老鼠就得到了食物,並且學會了壓下桿子就能得到食
離開大學越來越遠之後,越來越深刻的感覺到,過去的選擇影響到了現在的此刻。記得剛到台南工作的時候,看著偌大的辦公室,抬頭看著日光燈,也許有點眼眶泛淚,一位上司第一眼看到我說:「為什麼你會來這裡?」如今走在仙台的街上,剛好只有自己一人走進電梯的時刻,關門時電梯說著日文,突然發現,咦,自己果然、真的、居然
參加研討會、學術會議對於學者來說,是一個蠻重要的日常。而作為研究生,也常常有機會可以參加各種不同的會議。有的時候是教授指派,有的時候則是因為有文章發表,又或者有的時候是單純當個聽眾。 參加發表文章、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Conference(研討會/学会) 目前才疏學淺,還沒有參加過頂尖的Interna
一天騎腳踏車在路上的時候,突然想到年末年始的時候,一個人去了北海道旅遊,當時在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摸黑走上藻岩山準備看日出,但天公不作美,什麼也沒看到,一邊發抖一邊等待太陽從雲層後方探出頭來,卻還是什麼也沒等到。 博士班就讀期間,最黑暗的回憶 在寫這篇文章的這個時間點,再過兩個多月就要進行第一次的論
這個星期完成了AIE卓越大學院的第三次資格審查,審查的教授們也沒有刁難,看起來應該是能順利通過學程了!這篇文章來分享從申請到最後修完這個學程的紀錄及心得感想。 AIE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lectronics 的英文簡寫,這個博士學程在學習的東西是人工智慧
記得在企業實習時,日本主管說:念博士就是花大把的時間去研究某件事情。 最近正在準備AIE卓越大學院(WISE Program for AI Electronics)的學位審查資料,其中有一份報告要寫上自己在這個學程中所學到的事情,其中還有一題問到了未來抱負。 日語漢字用的紮紮實實是「抱負」二字,在中
老鼠誤觸桿子而得到了食物,但得花多久的時間才會「剛好」碰到? 斯金納箱(Skinner box)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經典實驗,Skinner設計了一個箱子,把一隻飢餓的老鼠放進箱子之中,老鼠首先會在箱子內探索,直到終於誤觸到箱子內的桿子,並且有食物掉下來,老鼠就得到了食物,並且學會了壓下桿子就能得到食
離開大學越來越遠之後,越來越深刻的感覺到,過去的選擇影響到了現在的此刻。記得剛到台南工作的時候,看著偌大的辦公室,抬頭看著日光燈,也許有點眼眶泛淚,一位上司第一眼看到我說:「為什麼你會來這裡?」如今走在仙台的街上,剛好只有自己一人走進電梯的時刻,關門時電梯說著日文,突然發現,咦,自己果然、真的、居然
參加研討會、學術會議對於學者來說,是一個蠻重要的日常。而作為研究生,也常常有機會可以參加各種不同的會議。有的時候是教授指派,有的時候則是因為有文章發表,又或者有的時候是單純當個聽眾。 參加發表文章、以學術交流為目的的Conference(研討會/学会) 目前才疏學淺,還沒有參加過頂尖的Interna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不知不覺,脫離學生身分已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也沒想過《寫論文的日子》系列文會花那麼長的時間去書寫。從「研究生」時期,寫到「社會新鮮人」階段,總覺得沒完沒了,但此刻我覺得好像可以告一段落了。
Thumbnail
我原以為,暗黑面的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後來想了一下,似乎有可以繼續書寫的內容。
Thumbnail
在完成一篇又一篇論文的過程中,經歷寫論文的痛苦是必然的,但也讓我慢慢看見學術界更多的暗黑面。
Thumbnail
原本打算結束這系列的文章,畢竟我已經把在研究所期間,論文撰寫的心路歷程書寫得差不多了。但前一陣子跟學妹聊天時喚醒了我,我的研究經歷不只是就讀研究所的四年半的時間。我在大學期間就開始接觸研究,而且大學時期的經歷,才真正讓我觸及到學術圈的黑暗面。現在回過頭來看這段經歷,對我來說反而才是最精彩的。
Thumbnail
這篇打了很久,也刪減了很多次。原本打算寫篇文章,大讚自己的指導教授,但越寫越覺得卡,因為我就不是那種會寫長篇來對某人歌功頌德的人。但馮教授確實是很棒的教授,還是希望能夠記錄自己對馮教授的想法,以及我對於指導關係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在脫離了陳教授之後,身上彷彿背負著「前科」,在接下來找新的指導教授的過程中,也因此遭遇到小小的挫折。
Thumbnail
這篇就要談談我何以最後會決定選擇離開陳教授。有兩個事件,對於我選擇離開的決定,有很深刻的影響。
Thumbnail
我在碩班時期,曾換過一次指導教授。更換指導教授的過程,也是一段很值得記錄的過程。幾乎全班同學都知道我更換指導教授的事實,但知道具體的理由的人,寥寥無幾,而同學所知悉的都是我編出的「官方說法」。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不知不覺,脫離學生身分已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也沒想過《寫論文的日子》系列文會花那麼長的時間去書寫。從「研究生」時期,寫到「社會新鮮人」階段,總覺得沒完沒了,但此刻我覺得好像可以告一段落了。
Thumbnail
我原以為,暗黑面的故事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後來想了一下,似乎有可以繼續書寫的內容。
Thumbnail
在完成一篇又一篇論文的過程中,經歷寫論文的痛苦是必然的,但也讓我慢慢看見學術界更多的暗黑面。
Thumbnail
原本打算結束這系列的文章,畢竟我已經把在研究所期間,論文撰寫的心路歷程書寫得差不多了。但前一陣子跟學妹聊天時喚醒了我,我的研究經歷不只是就讀研究所的四年半的時間。我在大學期間就開始接觸研究,而且大學時期的經歷,才真正讓我觸及到學術圈的黑暗面。現在回過頭來看這段經歷,對我來說反而才是最精彩的。
Thumbnail
這篇打了很久,也刪減了很多次。原本打算寫篇文章,大讚自己的指導教授,但越寫越覺得卡,因為我就不是那種會寫長篇來對某人歌功頌德的人。但馮教授確實是很棒的教授,還是希望能夠記錄自己對馮教授的想法,以及我對於指導關係的一些思考。
Thumbnail
在脫離了陳教授之後,身上彷彿背負著「前科」,在接下來找新的指導教授的過程中,也因此遭遇到小小的挫折。
Thumbnail
這篇就要談談我何以最後會決定選擇離開陳教授。有兩個事件,對於我選擇離開的決定,有很深刻的影響。
Thumbnail
我在碩班時期,曾換過一次指導教授。更換指導教授的過程,也是一段很值得記錄的過程。幾乎全班同學都知道我更換指導教授的事實,但知道具體的理由的人,寥寥無幾,而同學所知悉的都是我編出的「官方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