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8/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民主與專制的分別在哪?

民主與專制的分別,最主要是在於政治權力的成立方式。
孟德斯鳩有個理論叫「政體分類說」,他認為,君主國,共和國,專制國這三者的主要分別,在於維持統治與團結的基礎。君主政體以榮譽維持,共和政體以品德維持,專制政體以恐懼維持;維持的力量強,則政體會強,維持的力量弱,則體制會崩壞。
換句話說,專制與共和的分別,在於維持權力架構的主要理念。中共是專制,不是因為他是「獨裁」,不是一個人就可以決定所有事,而是因為他的權力維持形式是恐懼。一層一層,從上而下的恐懼。

以恐懼為核心的專制體制

整個國家是由一層又一層的恐懼構成的,最底層的百姓,恐懼警察和城管,以及基層小吏,小吏又恐懼地方官僚,地方官僚恐懼中央官僚,中央官僚又恐懼更上層的統治者,去到最高級的國家領導人,而國家領導人恐懼甚麼?恐懼失去權力。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是活在恐懼中。
這也反映在整個國家的所有想法、心態,以及言論中。為何專制國家總是非常強調軍威,軍事力量,以及不斷閱兵去示威?那是因為他必須維持所有人對軍隊的恐懼,其他的包括嚴刑峻法、各種監視、審查機制、秘密警察,甚至在留學生中也有抓靶仔,全部都是因為只有強化恐懼,國家的統治才會穩固。
大搞個人崇拜和各種思想審查,都是因為恐懼失去權力。Source: Thomas Fisher Rare Book Library, UofT@flickr CC BY 2.0
孟德斯鳩指出,專制國家一旦走向溫和,減少了恐懼的壓力,國家就會走向瓦解。當恐怖的力量下降,大家突然發現,自己就算不依上層的做法,也不會被立即消滅的時候,統治的力量就會土崩瓦解,因為每一層人都會架空上層,盡量擴張自己的權力。
在專制統治下,每一個人只要一確定自己不會受罰,就會拿盡所有便宜,所以你會看到有那些大媽在外國的吃到飽,把食物都拿盡浪費掉的新聞。那是因為由恐懼所統治的人,在恐懼瓦解時,就會濫用過去被恐懼所壓制、約束的所有資源和權力。這也解釋了為何那些人在中國時,可能並不那麼放肆。

以法律協助自律的共和體制

專制的優勢是,對於人類而言,製造恐懼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只要你有絕對的武力隨便殺人,就能製造恐懼。所以專制也是最容易成立,最能夠用直接方式維持的政體,不過這也是有成本的,所以中國的軍事開支和維穩費才會不斷的上升。
而共和政體,維持他的是品德,孟德斯鳩卻直接指出,品德這東西完全不可靠,所以共和政體打從一開始就是會自然崩潰的東西(這也是為何一堆學生會或者創作團體,搞投票制去運作的九成一事無成)。共和政體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有「法律」這種輔助工具,透過公正的法律,去制約所有人的權力和義務。
因為孟德斯鳩認為,權力本身就有自我擴張的本能,每一個人都會想要更多,就像加薪一樣,人永遠會覺得薪水不夠,貪得無厭。而一個人的權力只要不斷增長下去,他必然會傷害另一人的自由。自由本身就會傷害其他人的自由,必須設下公正的法律,作為界線,否則自由與自由的衝突與互相侵犯就會將共和瓦解。
在共和中,人類需要自律至願意不侵犯別人的自由,所以你看,這和專制本質上是相反的。用回之前大媽吃到飽的例子,給予自由的前題,就是你去吃到飽不會亂拿自己不需要的,看到法律漏洞,也不會盡量的鑽進去濫用它。
當你理解這兩者的分別時,你再看臺灣,就會知道,在臺灣的專制走向終結,其實是必然的事情。

中華民國無法維持恐怖統治

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在幾十年戒嚴後,其維持恐懼的力量也去到盡頭。首先退到臺灣,最初的黨軍變成榮民,需要大量的本土青年補充兵力,就算再洗腦,他的軍事力量也已經大幅衰退。一開始蔣中正帶來的國軍,是絕對願意執行任何政治鎮壓的,但隨著徵兵制導致的軍隊本土比例增加,利用軍隊去鎮壓的風險也就不斷增加。
在七十年代退出聯合國,減弱了中華民國的權威,去到八十年代初,還能夠使用秘密警察去刺殺異見者和政敵,但遭到國際反彈,最終中華民國已無法再成為一個被人恐懼的政權。所以他的專制,單純就是維持不下去。
蔣氏父子來臺日久,軍隊基層也逐漸本土化,成為中華民國失去專制基礎的一端
很多人討厭民主化,抱怨一切問題都源自民主化,卻很少了解到,專制也需要本錢,而中華民國在八九十年代已失去了那本錢。那為何中共可以?你只要看一下六四事件就懂,六四事件時,北京已經有部分軍隊拒絕鎮壓,但北京之所以能鎮壓成功,是因為他們能從遠方調來一支肯鎮壓的軍隊。
失去了刺殺、秘密警察、鎮壓等板斧後,中華民國政府要維持專制,就只會變成弱勢,所以臺灣得以走向民主化。但你還是看到上面,很多人討厭、埋怨民主化的說法。

專制愚民進入共和,民主亂象是必然

那是因為專制本來就是要製造被管束的、不被恐懼統治不會守規則的愚民,才方便統治,而民主卻需要一些自律的,會認可規則而維護的公民。一個民主化的國家,就會面對一個問題,他走向民主,他需要自律的公民,但過去的專制卻使他大部分的人民,都是不懂自律,愛鑽空子的。
這是為何臺灣民主化的初期,亂象頻生,事實上這是必然的結果,因為你是拿一群習慣了被專制統治的人,給他們民主的權力。初期的民主化,通常就是不好的民主,人民既不了解民主的價值,也不尊重民主的規則,只會鑽盡所有小便宜,例如把選票直接幾千元的賣出去,甚至為了得到選舉資源與支持,把國家整個出賣給敵國。
臺灣擁有的,只是儒家底下被統治者的品德,那種溫良恭斂乖巧的品德,卻未培端出民主體制公民的品德,就是對維持制度、公正、國家與社會有責任感。這是一個民主化國家,必然會經過的階段。
但臺灣沒有選擇,臺灣之所以能民主化,是因為中華民國弱,在七十年代後的國際政治連番失利,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變得強大。可能臺灣終究無法建立成功的民主而滅頂,不過這不代表專制就比較好,因為以臺灣的情況,中華民國想靠專制生存下去,就更不可能。
一個是必死,另一個是問號,而我們是活在實現這個問號的時代裡。如果維持專制的體制,臺灣比較可能會像現在某些非洲獨裁國家一樣,不時發生政變。
所以政體本身,也許沒有優劣,但把體制強化需要甚麼卻很清楚。中國需要的是不斷增加他們的恐懼,他們也做得很好,把監視器到處放,定時找人來查你水表。而臺灣要做好自己,就是改造公民的品德理念,盡可能增加有品德肯負責的公民,而不再是傳統的溫柔乖巧亞洲奴隸。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民主不是較好,只是更適合臺灣這個需要靠徵兵制去防止滅頂的弱國。專制也不是較好,而只是更適合那個目標是維持清朝疆界的帝國而已。


延伸閱讀:
歡迎支持訂閱,多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