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彭博市長(Mayor Michael Bloomberg)原是身價上億美元的創業家,後來轉戰政界,那是我生平第一次與他同處一室。同時六名副市長以卡米洛武士的陣仗(Knights-of-Camelot-style)圍坐在大圓桌前。其實那天我並不太清楚,已經在市府主政六年、第二任任期也做了兩年的彭博市長到底想找誰或什麼樣的人來當交通局長。但方才他問了第一個問題。
離開了這麼久,重新回鍋紐約交通運輸局(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的我,很清楚這個單位所影響的不光只有交通。紐約市的街道總長六千三百英里,人行道一萬兩千英里,街道路牌一百多萬個,一萬兩千七百個十字路口設有交通號誌,路燈三十一萬五千座,橋梁七百八十九座,還有史泰登島渡輪(Staten Island Ferry),其每年運輸兩千兩百萬人次。這座城市的陸地有百分之二十五是由街道所構成,這使得交通運輸局長成了市區最大的不動產開發商。這個單位的主要使命是管理硬體設備,硬體遭破壞時還要能對日常緊急事件做出及時應變。紐約市的交通運輸局(簡稱DOT)共有約四千五百名員工,比美國其他州的交通運輸單位員工人數都來得多。在紐約市景的組合元素裡,並沒有鄉間道路和高速公路,但卻有全美最具價值、密度最高和最具爭議的不動產。從另一個角度來看,DOT控管的不只是混凝土、瀝青和車道標線。這些都只是整個公共領域的基本材料而已,若是實務應用上能稍加變化,就能造成截然不同的效果。
對任何城市來說,光談政策和理念並不夠,反倒是銜接願景和各種計畫,落實工程作業才是最彌足珍貴的。在我擔任局長的六年半期間,辦公桌上面始終貼著一句格言,那是哈佛大學都市規畫設計教授傑羅爾德.凱登(Jerold Kayden)說過的話:「規畫人人可做,但要落實執行,非神人不可。」(To plan is human, to implement, divine.)。
這本書寫的並非象牙塔式的理想主義,而是根據真實世界裡的經驗來解構、重組,和改造街道。我們邀請你以從未想見的角度去檢視你每日都在體驗的東西。我們希望能啟發世界各地的市府官員、政策規畫者和其他市民,令他們也能開始主動改變他們自己的城市。我們在書中所揭示的全新街道運作法典,已經應用在全球各大城市的街道改造工程中,從墨西哥和舊金山的袖珍公園和行人廣場,到洛杉磯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友善行人和大眾運輸的道路設計,再到芝加哥和鹽湖城的自行車保護車道(parking-protected bike lanes),甚至在羅馬的古羅馬競技場附近地區幫行人索回街道使用權也都算是。如果這一套方法在紐約可以成功,那麼這就像交通運輸理論裡的辛納屈模式(Sinatra model)一樣,在任何地方也都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