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馬蜂窩與數位DD的必要

這兩篇文章先前就有人傳前篇給我看,現在續篇也出來了,打臉打得好腫。
這兩篇看下來我有三個心得:
  1. 中國互聯網圈的騙子真的還不少(a. 別的圈子也有,b. 台灣的也不少,但規模差多了)。如果這些騙子都沒了、或是沒搭上過去十年這波「上下交相賊」的風氣,中國網路圈的發展到今天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
  2. 承上,如果中國互聯網圈把這些造假和打假的力氣省下來,轉去幹一點實在的事,雖然不見得能超英趕美,但多生出幾隻獨角獸還是很有機會的。
  3. 不知道是不是可能有人來開一家「數位DD」(盡責調查)的公司,在新創募資前、中、後,用類似這篇文章中說的方法來調查投資對象(話說本文可能正是這類公司的業配)、並且做出dashboard來讓投資人可以監督(不需要對大眾公開,給利害關係人看就好)數據變化?
如果有的話,拿個預定投資額的1/10之類來請DD公司長期監控這類社群數字,對三方(投資人、新創、DD公司)都應該是好生意吧?
備份原始網址:
照講這種隨時可能被河蟹的文章,應該是要備份全文的;不過我懶得幹這事,只放網址就好。在外界的自由網路上總是找得到沒被河蟹掉的大德備份版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行銷與媒體經營管理顧問、科技產業觀察者、寫作者、翻譯者;煙斗、雪茄、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重機騎士,插畫家、數位書法、木工師父,能做的鄙事比你想像的多更多。過去的文章在 http://fredjame.com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