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小樂悅讀趣】股市真規則:4-7章摘記

以下接續摘要股市真規則一書:
第4章至第7章:說明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
第4章 投資語言 
基本觀念:身為投資人,最關心的企業財務報表應該包括三種: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以及現金流量表,這三種報表是我們觀察財務狀況的視窗,也是我們分析一家企業的起點。
Tips
資產負債表就像企業的信用報告,顯示該公司在某特定時間點上擁有的資產和積欠的債務。
損益表顯示該公司在某年或某季內,所發生的會計利潤或虧損。
現金流量表則記錄所有流入和流出企業的現金。
資金流向
財務報表的實務運用
Tips
這裡作者以設熱狗攤為例說明財務報表運用的情況。
第5章 財務報表 
資產負債表
損益表
現金流量表
Tips
本章內容涉及財務報表的相關定義與名詞,在此從略,讀者可自行翻閱原書內容。
第6章 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基本概念 
成長:企業成長速度有多快?成長動力來自何處?是否得以持續?
Tips
投資人必須掌握企業成長的動力所在,評估成長的素質。
四種成長的來源:
  1. 銷售更多產品與服務
  2. 提高價格
  3. 開發新產品與服務
  4. 併購其他企業
獲利能力:公司投入資本創造的報酬如何?
Tips
評估工具:資本報酬率(ROC)與自由現金流量(FCF)
作者依序解釋了ROA/ROE/FCF/ROIC(投入資本報酬率),並提出獲利能力矩陣的概念(同時觀察企業ROE與自由現金流量的關係)。
(圖片來源:股市真規則簡體版)
財務健全程度:財務狀況的健全程度如何?
Tips
此處作者主要解釋有關評估公司財務狀況健全程度的衡量數字,包含:債務權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數/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
風險程度:投資涉及的相關風險如何?
管理:企業經營者如何?經營團隊是為了股東權益或照顧自身的利益?(第七章)
負面條件:列舉企業可能存在的負面條件,即使仍決定買進仍具參考價值。
結論
第7章 企業分析:管理 
企業管理評估程序化分三部分
薪酬:看看經營團隊支付給自己多少報酬,是否合理?公司主管支領的薪酬是否按照企業經營的績效計酬?
Tips
有關評估企業主管薪酬應該考慮的議題:
企業是否提供給主管一些事後免於清償的貸款?
企業給予主管的特別招待或額外津貼,是否該由他們自行支付?
公司授予的股票選擇權,是否大都由高級主管囊括?或由整體員工共享財富?
經營者是否過分運用股票選擇權?
創辦人或大股東如果仍然涉及公司營運,是否每年都取得大量股票選擇權?
企業主管是否與公司同舟共濟?
特性:關於企業是否值得信賴,有幾個需要掌握的資訊。
Tips
高級主管是否運用其特權照顧親朋好友?
董事會成員是否是企業高級主管的家人?或離職的高級主管?
企業的高級主管是否能夠坦然面對自己所犯的錯誤?
企業管理團隊如何自我行銷?
企業執行長是否懂得用人?
經營者是否願意做出有礙公司績效的決策,卻能夠更忠實反映實際狀況?
事業經營:投資人希望企業主管擅長經營事業。
Tips
績效表現:觀察目前管理團隊任期內的財務績效表現。
持續進行到底:經營者察覺問題而提出的解決之道,是否確實執行?投資人應定期查閱公司三、五年前討論的計劃進展。
坦誠:企業是否提供充分的資訊,可供投資人分析事業營運,或對於某些議題三緘其口?
自信:業者是否願意做些顯然不同於同業或傳統觀點的事情?是否重視長期產業表現勝過同業而不是每季盈餘績效?
彈性:經營者是否決定採取某些措施,藉以保持未來營運的彈性?
第8章 避免財務造假:討論如何察覺企業引用激進的會計方法,投資人應該留意的警訊。
六種警訊:投資人認可相關企業或實際投資之前,務必做周詳的調查。
Tips
1.現金流量下降
2.連續提列費用
3.連續併購
4.財務長或審計人員離職
5.貨款沒有回收
6.客戶付款條件與應收帳款的改變。
其他七種應該留意的陷阱:注意七種可能的企業美化或潤飾財務報表陷阱。
Tips
  1. 投資收入:有些企業為了要美化營業績效往往會把跟本業無關的投資收入併入財務報表的其他部分。如果投資者所分析企業對於投資收入或銷售資產收入處理不當,將其視為營業利潤或用以降低費用,意味企業在其他方面也會採取類似手段。
  2. 退休金陷阱:為了支付未來所需退休金,公司必須提供資金進入退休計畫,投資人應檢視公司退休計畫究竟是不足或剩餘。
  3. 退休金填補:衡量企業真正的獲利能力退休金的利潤應該從損益表的淨利潤扣除。
  4. 消失的現金流量:投資人須了解現金流量的增加是否來自於企業員工執行選擇權,評估因這個部分所產生的稅金效益。
  5. 存貨過高:存貨成長速度如果超過銷貨成長,可能意味著即將陷入麻煩。
  6. 會計方法變動通常不是好事:企業為了美化投資績效,往往會改變財務報表的假設。投資人應特別注意相關會計方法變動導致費用減少或收入增加,很可能為公司特意美化帳面。
提列或不提列費用:投資人看到費用被資本化為資產,應該思考該資產可以在多久期間提供效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各位讀者好!我是小樂!很高興為您介紹我在方格子的新專題「小樂百寶箱」,我將在這裡分享這幾年累積的投資觀念與閱讀財經書刊的精華摘要,希望大家都能在股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獲利航道!就讓我們開始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小樂的現金流成長策略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