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閱讀筆記(職場達人) @ 一次搞懂財務報表

2023/10/14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財務管理其實與我們的工作及生活息息相關,相信很多人從大學到研究所,甚至到出社會後,或多或少都有學過財務管理的課程或閱讀過各種財務報表的書籍,但非財金相關系所出身的我們總常對其有一種似懂非懂的朦朧之美,直到遇見了這本書,小編決定重新掀開財報與財管思維的神秘面紗。

本書的作者郝哥曾任職淡馬錫集團富登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總經理,其透過淺顯易懂的概念,以簡潔的口吻直白帶出財務管理的各種重要觀念,以及公司三大報表中的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與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之精隨。

小編嘗試整理出本書的重點並加入傳統三大報表的解讀後,歸納出本篇文章,帶領有興趣的讀者一窺究竟,無論你是否為商管背景、無論是否有準備創業、無論是否從事財會工作、無論是否位居要職,一次搞懂公司發展的三大體檢表並具備基本的財務管理思維,相信會為自己的未來帶來正面且實質的幫助。

raw-image


一、財務管理三大檢視指標-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

(一)稅後利潤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損益-所得稅
=收入(營業收入+業外收入)-費用(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業外支出+所得稅)

  • 損益表是用以評估公司在特定期間內(全年/每季)所發生的所有收入,扣除所有支出費用後的淨收益狀況並判讀公司是否有獲利賺錢。
  • 損益表是採會計認列,亦即交易完成即可認列於帳上,但不見得客戶所應支付的帳款都已收到,故三大報表皆應交叉比對才能看出實際端倪。
raw-image
raw-image

(二)提升營業收入:

  • 釐清收入的兩大類型:
    主營收入(主要營業收入)和業外收入
    恆常收入(如每月電信費、手遊的月禮包、雜誌年訂閱等)和專案收入(汽車傭金、房產傭金等)。
  • 學習收入漏斗模型:
    收入=商品 x 通路 x 流量 x 轉換率 x 客單價 x 複購率
  • 收入越大越好的前提在於搭配三個關鍵點:
    (1)獲利要高:淨利率=淨利/收入,代表資金運用的效能高。
    (2)收現要快:應收帳款週期越短,就可避免保留更多的營業資金,徒增風險與利息。
    (3)先大後賺的「焦土策略」:先求快速成長而不求利潤最大,等到成為市場的領先者後將具備更大的議價空間,形成Amazon所提出的「飛輪效應」,惟此方式必須要謹慎掌控公司現金流量,避免在路途中就出現資金周轉困難。
raw-image

(三)做好成本節約與降低成本

  • 降低無效成本:
    (1)閒置成本:錢花下去就空在那,無法帶來任何效益。如:飯店空房。
    (2)浪費成本:浪費太多無法善用到的原物料。如:麵包店丟掉的原物料。
    (3)損壞成本:產品良率差所花的成本,包含商機/商譽/重作損失等。
  • 在不確定是否能賺錢時的階段性花費方法
    (1)委外或派遣人力:請外部人力協助,確認效益後再把成本慢慢花出去。
    (2)工作外包:喝牛奶不一定要自己養一頭牛,待效益高時才回到自己做。
    (3)租賃:包含辦公室、廠房、機器設備、硬體設施等,待確認收入和購置能匹配時再評估直接購入。
  • 成本管理的兩大天條
    (1)該少的成本不能要(Cost down)
    (2)該要的成本不能少(Value up):三種不能亂砍的成本包含「品牌形象」、「技術研發」與「人才資源」。

 

二、 財務管理三大檢視指標-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一)淨現金流量=營業現金流+投資現金流+融資現金流

  • 現金流量表是用以評估公司在特定期間內整體現金流入與流出的淨現金流量,是維繫公司生存關鍵的最重要命脈。無論公司過去表現再好,只要現金流周轉不靈還是會有倒閉風險(亦即「黑字倒閉」)。現金流最簡約的概念即為「公司銀行帳戶內的數字」。
  • 不同於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皆採會計認列,現金流量表是採實收實付制,亦即要有現金實際流入與流出,才能紀錄於該表上。

(二)現金流量表的三大結構:
營業現金流+投資現金流=自由現金流

  • 營業現金流:公司營運經營過程中所賺取或支出的現金,是現金流結構中最重要的項目。營運健全的公司在營業現金流上不但可自給自足並持續獲利成長。
  • 投資現金流:
    (1)本業相關的投資:購買營運所需的土地、廠房、辦公大樓、機器設備等資本資出,或是購買其他公司的股份等。
    (2)本業無關的投資:投資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或進行匯率避險等。
    舉例:如果公司買了某檔定存股2000萬元,在資產負債表上會多一個短期投資2000萬元的資產,但是會同時減少2000萬元現金;假設後續公司用2500萬賣出,那麼將會有2500萬元的現金流入,並且在損益表上會呈現500萬元的投資收益。
  • 融資現金流:公司透過向金融機構貸款、引進其他公司入股、企業增資(新舊股東拿錢直接投資公司)、企業減資(公司花錢買回股東的股份)、發放股利等籌資賺取或花費的現金。
raw-image

(三)避免黑字倒閉:

  • 關注現金流:
    營收與利潤皆是損益表上的財會概念,現金流才是公司最重要的命脈。
  • 關注應收帳款、應付帳款:
    應收帳款(交易已認列但款項收未入帳)與應付帳款(交易已認列但款項尚未出帳)皆為資產負債表中的概念,簡單的說,錢(應收帳款)越早收到越好,錢(應付帳款)越晚付越好。
  • 關注借款期限(負債的償還):
    確保銀行還款期限之前,公司帳戶要有足夠的現金。

 

三、財務管理三大檢視指標-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一)會計的恆等式:資產=負債+股東權益(淨值)

  • 資產負債表是用以評估公司在特定期間內的整體資產、負債與淨值的分布狀況。
  • 不同於現金流量表是採實收實付制,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同樣皆採會計認列,亦即交易完成即可認列於帳上,但不見得客戶所應支付的帳款都已收到,故三大報表皆應交叉比對才能看出實際端倪。

(二)資產負債表的三大結構

  • 資產:
    主要管理目的在於「關注效益」,亦即資產報酬率。資產報酬率涉及效能與效率兩個概念,效能是賺的多不多,效率是賺得快不快(迴轉率高)。
  • 負債:
    (1)主要管理目的在於「關注利率」,當舉債的利率(利息成本)低於總資產報酬率且具合理的付款期限,就會是個划算的借款,亦即透過合理適度的負債(舉債)去創造更多的效益。 (範例:借款100元,年利率5%,一年後要償還105元;總資產報酬率10%,一年後借來的100元變成110元,借款創造了110-105=5元的盈餘。)
    (2)通常金融機構的貸款可透過「抵押貸款」或「個人信用貸款」來取得。前者金融機構通常拿廠房、土地等資產作為借貸的抵押品;後者是金融機構直接以你過往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做依據。
  • 股東權益
    (1)主要管理目的在於「關注增值」,股東權益又稱淨值,當淨值越高,代表公司有越高的盈餘與市場價值。
    (2)評估企業股東權益的三大關注重點為「值不值錢?(淨值>股本)」、「怎麼值錢?(資本公積+保留盈餘)、「值錢趨勢?(股價)」
raw-image
raw-image

(三)避免掉入資產陷阱

  • 用途確認:確保資產能產生什麼「獲利效益」與「時間效益」(資產是否會隨時時間增值或貶值),能產生效益的才是真正的資產。
  • 效益評估:觀察並確保資產是否能持續產生現金流並大於所付出的現金流。
  • 陷阱規避:果決處理掉看起來是資產的負債(如:使用率極差的機器設備),以避免浪費公司資源。

(四)資金與負債的三種配對方式:

  • 以短支長:以短期負債支應長期資金需求,此將易出現倒閉或破產風險。
  • 以長支短:以長期負債支應短期資金需求,此將出現成本浪費風險。
  • 互相搭配:與銀行團間建立良好的循環信用額度,隨借隨還。

四、 財務管理重要概念

(一)商業的本質=價值交換

  • 價值交換其包含「創造價值」、「傳遞價值」與「獲取價值」三個元素,這些元素可歸納出兩種不同交換的流程:
raw-image

(二)損益兩平(Br-even):不賺不賠的打平點 (銷售收入剛好等於固定成本+變動成本)

  • 損益兩平點銷售量=固定成本  / 單位邊際貢獻
                    = 固定成本 /(單位售價-單位變動成本)
  • 單位邊際貢獻:每賣出一個商品,不考慮任何其他的固定成本時可以賺多少錢。 單位邊際貢獻越大者意味貢獻越多,當邊際貢獻為負值表示做越多賠越多。
raw-image


(三)同樣收入,為何企業比個人賺錢?

  • 因為為稅率和計算順序不同,開公司反而比個人所得稅更有效避稅。
raw-image

(四)判斷企業財報是否造假的四個關鍵分析:

1.檢視應收帳款,避免數字虛報

  • 當交易完成後,損益表上的收入就已成立,但倘若對方的付款週期尚未到,則公司就會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目上增加「應收帳款」。
  • 常見的虛報方式之一為「關係人交易」,透過「假交易,真借貸」的暗度陳倉:如與客戶勾結先促成交易成立後再透過銷貨退回的方式退還給公司,或是同集團間的商品買賣以致凸顯正成長的現金流量假象。
  • 常見的虛報方式之二為「應收帳款借款」,亦即透過應收帳款的單據證明向金融機構預借現金,但卻把這預借現金放在「營運現金流」,營造公司業績利多的假象。
  • 應收帳款應與該公司過往比較及同業比較,觀察應收帳款是否波動過大或大幅增加。

2.檢視折舊攤提,避免規則亂改

  • 設備/硬體/廠房折舊攤提年限,有業界認定的常見使用年限,每年攤提的折舊費用會認列入損益表中的費用或成本,已攤提的折舊費用則會另外以「累積折舊」的名義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項目。
  • 常見的舞弊方式為沒有合理理由卻擅自更改折舊年限規則:若機器設備的原始成本是1000萬,公司過往都以10年的使用年限來做攤提,因此每年認列100萬元;倘若把10年的攤提年限調整為20年,則每年認列驟減為50萬,以致損益表中的支出也減少50萬,在假設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獲利在報表上也多出50萬。

3.存貨借款

  • 將存貨作為抵押品去向金融機構借款,並將該款項放在公司的營業收入項目,且把這款項放在「營運現金流」,營造公司業績利多的假象。

4.檢視三種周轉效率,避免效率不彰 

  • 總資產周轉率:資產是否很快創造價值
  • 存貨周轉率:存貨賣得夠不夠快
  • 應收帳款周轉率:錢收的週期夠不夠快

 

(五)檢視經營能力的三個重要周轉率(Turnover):
不同產業的周轉率存有明顯差異,故要和公司歷同期比較或同產業比較才有意義。

1.總資產周轉率(Total Assets Turnover)=營業收入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 總資產周轉率表示全年營收可以創造多少總資產,例如總資產周轉率=0.6,意味全年營收規模可以賺6/10的總資產;若總資產周轉率=2,意味全年營收規模可以賺2個總資產,故此數值愈高反映公司整體的經營能力越佳。
  • 提升總資產周轉率的作法,可以歸納三個在管理上的主要好處:資產快速回收、增加資產報酬、提高投資彈性。

2.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 銷貨成本/平均存貨額

  • 存貨周轉率是指公司在某一段時間內存貨賣出的次數,藉此觀察出存貨流動性高低。當存貨周轉率越高,代表公司的庫存控管能力越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越好、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 銷貨成本=指賣出存貨的直接成本,惟不含其他間接費用。
  • 平均存貨=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存貨周轉天數 = 365天÷存貨周轉率

  • 例如銷貨成本100萬元,平均存貨額是10萬,存貨周轉率=10次/年,亦即一年中這些存貨可被清空10次,賣的越快,周轉率就越高。存貨週轉天數=365÷10=36.5天=公司銷售清空一次存貨到需要花36.5天。
  • 存貨周轉率常用於電子業、製造業,但不太適用於金融業(最大存貨是錢)、營建業(最大存貨是土地)。
  • 提升總資產周轉率的作法,可以歸納三個在管理上的主要好處:避免資金積壓、避免存貨跌價風險、降低存貨管理成本(如倉儲、物流等)。

3.應收帳款周轉率(Receivables Turnover)= 營業收入總額/平均應收賬款

  • 應收帳款周轉率係指公司在一年內收回帳款的次數,用以評估公司的收帳速度與效率。應收帳款周轉率越高代表公司的優質客戶比例高(客戶付款速度快)。
  • 平均應收帳款= (期初應收帳款+期末應收帳款)÷2
  •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 365天÷應收帳款周轉率
  • 例如公司的應收帳款周轉率為10.35次,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 365 ÷ 10.35=35.27天,亦即平均每35.27天就能把帳款收回。
  • 提升應收帳款周轉率的作法,可以歸納三個在管理上的主要好處:避免資金積壓、避免借款成本、避免壞帳風險。

(六)總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 ROA):
此指標為作者認為在財務分析中非常重要的關鍵績效指標。

  • 總資產報酬率=(Total Assets Turnover)
    =營業淨利      ÷     總資產
    =(淨利/營業收入) x (營業收入/總資產)
    =   淨利率      x   總資產周轉率
  • 當總資產周轉率越高的時候,即使是薄利還是可能多銷。
  • 淨利率與周轉率之對應矩陣
raw-image

(七)最低備用營運金:

  • 最低備用營運金
    =缺錢天數 x 每天平均營運花費
    =(生意週期-應付帳款週轉天數) x每天平均營運花費
    =(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天數-應付帳款週轉天數) x每天平均營運花費
  • 舉例:某零組件貿易商,從工廠進貨加工到賣出商品的時間是45天,那麼存貨週轉天數就是45天;客戶經過30天才支付款項,應收帳款天數則為30天,故生意週期=45+30=75天。倘若應付帳款週轉天數同樣拉到75天才支付款項,那麼缺錢天數則為75-75=0天,故若能保有一定天數的應付帳款週期天數,對對最低備用營運金的壓力舒緩是絕對有幫助的,惟適當天數的拿捏才能讓雙方的合作關係長長久久。

 

(八)沒有利潤的生意可以做嗎?

  • 舉例:倘若我們賣的產品是馬克杯,一個馬克杯的成本是100元,其中30元是生產設備的折舊費用,70元是杯子的原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是否只要低於報價低於100元是否都應拒絕該訂單?(釐清現金利潤的兩種成本後,才能決定定價決策)
    ★生產設備和原物料都還沒有投入:價格應高於100元,才能接單。
    ★生產設備之前已採購(沉沒成本),但原物料和人力成本尚未投入:只要報價高於70元,就可讓交易產生淨現金流入。
    ★馬克杯已經製作完成(所有投入都已是沉沒成本):如果急於變現,只要能賣得出去都可以驅使成交。
  • 無利潤卻有淨現金流入的三種狀況
    (1)過季清倉商品:過季商品都已成為沉沒成本,與其讓過季商品佔著倉儲空間且還要有專人管理,倒不如以超乎期待的折扣價格賣出,如Outlet。
    (2)導流引流商品:譬如餐廳每周推出一款的特價招牌菜吸引客戶光顧後進而讓客戶選購其他更多菜色。
    (3)景氣循環過冬:不少產業屬於景氣循環型產業,當遇到景氣寒冬時,即使報價低於成本價,還是得接單因應寒冬。

 

raw-image

參考資料:郝旭烈(2020),《好懂秒懂的財務思維課:文理系看得懂、商學系終於通,生存賺錢一定要懂的24堂財務基礎》。三采 。

人力資源的奇幻旅程  x 肯尼
人力資源的奇幻旅程 x 肯尼
小編為HR工作者,喜歡人力資源、喜歡旅行、喜歡閱讀、喜歡美食、喜歡探尋新事物,深知人生的每一段旅程,有好的,有壞的,有歡欣鼓舞的,有刻苦銘心的,但始終相信,只要用心付出,不論結果,都是收穫,也許過程不見得都美好,但這就是它奇幻美妙的所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