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愛家,真礙家。對性的愚昧不是純潔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明天(11/24)就是2018年九合一選舉日,除了市長、議員、里長......之外,最受矚目的,還有十項公民投票案。其中又以近來廣告大播送、宣傳單鋪天蓋地的「愛家三公投」最為人所知。
身為一名異性戀,我想針對公投第11案:「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說說為什麼我反對它,以及下一代幸福聯盟忽略、弄錯了哪些事情。

對同志教育的錯誤想像

截圖自youtube,網友拍下的廣告片段
看了許多愛家公投的文宣、口號、廣告之後,我歸類出幾個愛家團體對於「同志教育」的憂慮:
  • 「教了之後會變同志」
  • 「都在教同性性行為」
  • 「孩子還太小,教了也不懂,只會被誤導」
以上的問題,皆反映了他們對老師專業的不信任,以及對孩子智慧的忽視。
他們的思考是線性的:老師亂教→孩子亂聽→孩子亂學→孩子亂做→天下大亂。
關於第一點「學了同志教育就會變同志」,這是一項太理所當然的推論。根據大家在學校的其他學習經驗,我們知道,有些東西即使你再努力去學,也學不會。
比如微積分。
有些人說,「有了同志教育,孩子就會想嘗試同性性行為。」
可是,難道我們不教孩子認識同志,同志就不存在了嗎?以中國歷史為例,沒有一個流派專門在教導「同志是什麼」,可是光指稱男同性戀的成語就有「斷袖之癖」、「分桃之愛」、「龍陽之好」這麼多。
再者,同志教育的重點在「認識性傾向、尊重差異、接納自我」,並不是「教你如何成為同性戀」或「同志性行為專門課」。
至於孩子是否「太容易被誤導」?我想,如果孩子真的這麼容易被「誤導」,那麼國文課存在這麼久遠,為什麼沒有人人都被「誤」成中文系,反而許多人拼命的想進醫學系呢?
同志教育的存在,是為了減少性及性傾向霸凌。當有男孩或女孩被相同性別的人騷擾時,他們會知道「不可以」。
同志教育的另一目的是,當一些孩子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同志的時候,他不會覺得自己是「怪胎」。作為家長或老師,我們比孩子擁有的是多一點的人生經歷,我們要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有勇氣繼續「往前走」。
對孩子而言,同志教育幫助他認識自己、認識別人;對大人而言,我們接受同志教育的存在,會讓那些性傾向少數的孩子知道,當他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以問,有人可以靠。
這才是同志教育要做的事。

反對同志教育,同志孩子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愛家團體對同性教育感到恐懼,很大的因素是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誤導成同性戀」。而先前提到,孩子不會被「誤導」成同志。如果可以被誤導成同志,那為什麼現代社會有許多同志朋友遭受社會抨擊後,不會自己「導」回來呢?
我們只能說,在上了同志教育後,會有孩子「發現」自己是同志。
現在這些愛家團體的言論,會形成一個對同志極度不友善的社會氛圍。而在這樣的社會氛圍底下,同志孩子的日子會好過嗎?
倘若這些愛家團體真的有同志孩子,這些孩子敢告訴他的父母嗎?
如果我們實地調查,確實很有可能發現臺灣的同志過得並不愉快。但從這個社會觀察引出得結果不該是「還是不要當同志比較好」,而是「那些使臺灣同志過得不愉快的人,應該要被處理一下」。
              --朱家安《護家盟不萌?》
性傾向並不是能夠自由選擇的,倘若真的有孩子發現自己是性傾向少數族群,我希望這個孩子身處的環境對他是友善的。
我們已失去太多同性戀學生,不要再漏接其他的了。

對「性」的恐懼

在愛家團體的認知中,認真教導國中小孩子認識「性」與「同性戀」是很難做到的兩件事,於是他們下意識的也認為老師不懂教,也教不懂,那乾脆不要教了。
然而,如果沒有性教育,會有什麼後果?
從愛家團體在公投意見發表會上的言論可知,他們對於「性」的想像不僅狹隘,還有著非常錯誤的性知識--這恰恰證明了性教育有多重要。
截自YouTube,愛家團體代表許牧彥說「陰道有四十層皮膚,肛門只有一層」
大家捫心自問,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性」感到好奇?
身為一個安親班、補習班的老師,據我在教學現場上的經驗,孩子從小學三年級就會開始問:我從哪裡來? 我有許多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看過A片了,他們從中得知了「性」的模樣,但如果沒有性教育,他們會將A片裡學到的東西當成唯一「正確」的資料,進而以為「性」就應該是那個樣子。
到底是性教育恐怖,還是把A片當現實更恐怖?承認吧,在性這方面,人類(尤其異性戀)玩得非常開。
只是今天有了性教育,我們才能以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式正視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15內容數
為了寫出自己喜歡的BL作品,為了與有緣的讀者相遇,為了逼已經成為大人的自己莫忘初心,所以創建了這裡。目標是成為燉肉大文豪!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涯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指考放榜,一名考上台大醫科的雄女生接受訪問,新聞媒體卻將焦點放在她「與雄中男友交往故而功課進步」上頭。而相關報導以及PTT底下的留言,充斥著「遲早被學長追走」、「到時候變成學長的形狀」之類的性羞辱言論。 除了「關網友什麼事」之外,我們真正要追問的,是這個情境形成的原因。
姚文智企圖用貓咪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然而抱貓手法不當惹惱眾多貓奴,沒想到後來姚文智臉書居然還推出「貓咪週記」消費死去的貓咪,引來愛貓人的撻伐。 但是姚文智幕僚真的知道自己哪裡操作錯誤嗎?
指考放榜,一名考上台大醫科的雄女生接受訪問,新聞媒體卻將焦點放在她「與雄中男友交往故而功課進步」上頭。而相關報導以及PTT底下的留言,充斥著「遲早被學長追走」、「到時候變成學長的形狀」之類的性羞辱言論。 除了「關網友什麼事」之外,我們真正要追問的,是這個情境形成的原因。
姚文智企圖用貓咪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然而抱貓手法不當惹惱眾多貓奴,沒想到後來姚文智臉書居然還推出「貓咪週記」消費死去的貓咪,引來愛貓人的撻伐。 但是姚文智幕僚真的知道自己哪裡操作錯誤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庭作為孩子性教育的重要環境,提出了在家庭中進行性教育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外遇的對象不外乎小三或小王,但若外遇的對象是同性戀,如果女人的情敵是男人,那麼配偶會是什麼感覺?憤怒?絕望?還是一種不曾被真正愛過的感覺?而作為兒子,又會是什麼感覺呢?   先談談兒子會是什麼感覺;對於兒子,父親的愛,並不因為是同性戀或異性戀而有所不同。差別在於外遇讓父愛變質了;外
Thumbnail
社會問題、教育之於孩子、性別不平衡,皆是現今社會所需面對的困境,友情、戀情的糾葛牽絆,並不是真朋友。教育改革亟待進步不宜僵化,需讓孩子自由成長。性別問題需重視,色情風氣等社會影響必須面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小孩的確與大人不同,本身的想法就是多元且發散的存在,所以在社會上提倡多元,只是希望大人們返璞歸真,能回到莫忘初衷的赤子之心,此一舉措,恰恰好是在保護未成年人。 成年人接受多元,恰好能保護未成年人的多元思維,而若將同性戀等非人類繁衍的事實,寫進教科書,就好像是在認同人類,不應該是天生自然的樣貌。
Thumbnail
與相愛的人攜手步入婚姻,擁有屬於彼此的孩子,看似是人生理所當然的戲譜。然而,對於兩個相愛的女人、或兩個相慕的男人來說,這份「理所當然」竟是一種奢侈——一種需要耗費很多力氣,卻仍可能難以觸及的人生藍圖。為了更加了解同志家庭與人工生殖的現狀,我們聯繫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志工進行訪談。
Thumbnail
台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態度,我覺得隨著時代演變,是有些變化的。 我記得幾年前同性婚姻請願議題曾讓社會輿論沸揚,我也激動不已。但課堂單純,不便談論個人主見,尤其是這種敏感議題。 但或許腦波所想,在宇宙間還是有機會量子感應?! 某天課堂,小B竟恰巧提問:「老師,你對同性戀的看法是什麼? 」 菜b導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庭作為孩子性教育的重要環境,提出了在家庭中進行性教育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外遇的對象不外乎小三或小王,但若外遇的對象是同性戀,如果女人的情敵是男人,那麼配偶會是什麼感覺?憤怒?絕望?還是一種不曾被真正愛過的感覺?而作為兒子,又會是什麼感覺呢?   先談談兒子會是什麼感覺;對於兒子,父親的愛,並不因為是同性戀或異性戀而有所不同。差別在於外遇讓父愛變質了;外
Thumbnail
社會問題、教育之於孩子、性別不平衡,皆是現今社會所需面對的困境,友情、戀情的糾葛牽絆,並不是真朋友。教育改革亟待進步不宜僵化,需讓孩子自由成長。性別問題需重視,色情風氣等社會影響必須面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對愛情和婚姻的抗拒,到出社會後遇到一位學妹的故事。作者透過與學妹的互動,改變了對感情和提供協助的觀點。
Thumbnail
 在漫長人生裡,我們無數的選擇中,影響我們情緒起伏最大的,應該就是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陪孩子做功課學才藝,卻沒有花任何時間教導孩子學習愛情。假如「愛」是一種能力,就應該是可以學習,可以討論的。如果父母與師長不跟孩子談,他們只能自己去碰撞。
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前言 晨起看到視頻在討論"愛的教育"。 上網蒐尋「愛的教育」,討論的不少,為什麼?因為許多家長採行所謂「愛的教育」後,造成了許多怪異的現象,我們用「愛且尊重」來對待孩子,結果孩子卻「不自愛也不自重」,而家長對此結果既不能接受卻又束手無策。網路上有許多的案例,我們且舉兩則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