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one has yellow ski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篇為閱讀心得*
來自巴西的攝影師安潔莉卡(Angélica Dass)如此形容她家人的膚色:
「我父親是濃度很高的黑巧克力、領養父親的祖母如瓷器般白皙、祖父則是介於香草與草莓優格之間、而母親的皮膚有著肉桂般,又帶點榛果與蜂蜜的色調...」
(翻譯自TED演說)

這樣的描述很美,不是嗎? 安潔莉卡在這樣「多彩多姿」的家庭裡長大,從來不覺得有什麼「問題」,直到小學的美術課,就在她滿心期待揮灑創意與色彩時,她困惑了,為什麼「膚色」鉛筆跟自己的膚色不一樣?而是接近粉紅的肉色?為什麼大家一看到自己的褐色肌膚就說她是「黑」人?從安潔莉卡的家庭到整個巴西,充滿著各種膚色的人們,但她卻時常因為膚色而受到差別待遇甚至歧視。安潔莉卡成為攝影師後,遊歷數十個國家,尋找各種不同膚色的男女老少,多年來已經拍攝了超過兩千位模特兒,這系列作品的「膚色」清單,絕對無法以黑、白二分,或者以紅、黃、黑、白做分類。從事這龐大的攝影工作時,安潔莉卡也從中撫慰了自己過去受傷的心靈。
我從來沒想過,繪畫工具裡的「膚色」鉛筆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因為從東北亞延伸至南亞地區的國家,幾乎都推崇白皙膚色為主流美,尤其是女孩,我們從小被「一白遮三醜」的概念洗腦,稍黃稍黑的彷彿就是輸在起跑點上(到底是要跑去哪裡?!) 從小身為「白肉底勝利組」的我,雖然不明白到底遮了哪三醜,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用自己去「討」,就能享受到不少好處與差別待遇,無形中剝奪了其他人的資源。

看了「色彩的履歷書」我才發覺,原來「裸色」是最政治不正確的顏色,因為它的主流定義是白人的膚色,就像我的裸妝不是你的裸妝,畢竟每個人的顏色都不一樣啊!我又聯想到芭蕾舞,這恐怕是最白人的一項藝術形式,近幾年才有為非裔及亞裔芭蕾舞者所「量色」打造的專屬舞鞋,因為社會價值觀一面倒,使得某些資源嚴重分配不均,看似不難生產製造的非白人舞鞋,竟然,是近幾年才有。
之前與老杜聊到東西方對膚色審美觀的差異,他說「到底是誰發明『黃皮膚』這說法?根本沒有人是真的黃色皮膚阿?」
嗯,大概只有海綿寶寶是黃皮膚吧。
附上安潔莉卡的網站,此連結有她在TED的演說:
https://www.angelicadass.com/humanae-project/?fbclid=IwAR1txEn2k2YA2WsabUuy6GXgy2PKZy9pUPdJKv-Ffmqd5AHIWVOp_xI5zOU

圖:「色彩的履歷書」這本看似超冷門的色彩歷史學書籍,是我在社區圖書館意外的發現,相當有趣且發我省思,出版一年內還在台灣默默地四刷!
avatar-img
6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iju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午後陽光灑落在教室裡,木桌上擺放著當年簡樸的文具,物資缺乏的山村使用沙子代替紙張,樹枝為筆,當年學生是以沙畫的方式學習寫字,黑板旁掛著一個個名牌,教育工作者大概都會對這19世紀的教室佈置相當感興趣,看上去相當溫馨的空間裡,撇見一根相當粗壯的棍棒,上面還以英語註明 「體罰專用」
看似歲月靜好、無欲無求的山村,曾在1876年4月,率先發起反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抗爭,雖然當時的革命軍很快即被鎮壓,但強弩之末的帝國敗於日後的俄土戰爭,保加利亞獲得俄羅斯支持,成立第三王國...造訪古意盎然的山村,應該多緬懷歷史 、發思古之幽情,此刻我站在山坡上,只聽見...
保加利亞中部的Koprivtitsa--位於海拔一千公尺左右Topolnica河谷旁,居民約兩千人的山村,擁有數百棟建於19世紀、保存至今的傳統老屋。
我遇過來自不同國度的旅人,但這地理拼圖似乎少了「一塊」,在歷史洪流中,那「一塊」向來是重要的交通、貿易路線所經地,如今卻罕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我喜歡探索遊客較少的景點,最好是連旅遊書也找不到的在地風光,越local的對我越有吸引力,在地人的日常往往是我這類旅人的心之所嚮。
傍晚,雨終於停了。 在冷濕的二月份造訪這北德大城,看似非明智之舉,然而,旅行一定要等待最好的時機嗎?讓它發生在倉促與隨性之間,一個城市接著下一個城市,連行程計畫都隨心所至,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午後陽光灑落在教室裡,木桌上擺放著當年簡樸的文具,物資缺乏的山村使用沙子代替紙張,樹枝為筆,當年學生是以沙畫的方式學習寫字,黑板旁掛著一個個名牌,教育工作者大概都會對這19世紀的教室佈置相當感興趣,看上去相當溫馨的空間裡,撇見一根相當粗壯的棍棒,上面還以英語註明 「體罰專用」
看似歲月靜好、無欲無求的山村,曾在1876年4月,率先發起反對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抗爭,雖然當時的革命軍很快即被鎮壓,但強弩之末的帝國敗於日後的俄土戰爭,保加利亞獲得俄羅斯支持,成立第三王國...造訪古意盎然的山村,應該多緬懷歷史 、發思古之幽情,此刻我站在山坡上,只聽見...
保加利亞中部的Koprivtitsa--位於海拔一千公尺左右Topolnica河谷旁,居民約兩千人的山村,擁有數百棟建於19世紀、保存至今的傳統老屋。
我遇過來自不同國度的旅人,但這地理拼圖似乎少了「一塊」,在歷史洪流中,那「一塊」向來是重要的交通、貿易路線所經地,如今卻罕為國際社會所關注...
我喜歡探索遊客較少的景點,最好是連旅遊書也找不到的在地風光,越local的對我越有吸引力,在地人的日常往往是我這類旅人的心之所嚮。
傍晚,雨終於停了。 在冷濕的二月份造訪這北德大城,看似非明智之舉,然而,旅行一定要等待最好的時機嗎?讓它發生在倉促與隨性之間,一個城市接著下一個城市,連行程計畫都隨心所至,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問到我皮膚黑,是最常我會講我媽是印尼人的原因。」明騰這麼說道,語氣中沒有一絲羞赧,沒有一絲不解,聲音中的平淡似乎也表達了:我們沒有任何不同。 
Thumbnail
  她是「她」的複製品,而且是完美的複製品。   光滑的皮膚,柔軟的長髮,纖細的四肢,全身上下沒有一絲傷痕。穿上禮服去到哪家的宴會都能完美融入。   要不是她清楚記得自己原本該長什麼樣子,看到鏡子裡的人影時,她恐怕會誤以為這才是她真正的容貌,因為那非常符合「希爾維亞」這個名字給人的印象。
Thumbnail
到底是誰挪用了黃色臉孔? 「我很討厭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大家會根據某個人的膚色,告訴他們應該寫什麼,又不該寫什麼,難道一個黑人作家不能寫一本白人當主角的小說嗎?」 這是一個探討代言權、文化遺產歸屬、創作倫理、挪用與認同的現代出版故事。 不能不說,匡靈秀年紀輕輕就有暢銷作品《巴別塔學院》問世,
Thumbnail
這本小說探討了文學創作中的文化對立和衝突,尤其著重於異文化之間的衝突和書寫華人文化的困境。大量涉及作家和文化之間的矛盾,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對作品批判性反思的情感體驗。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我是半個原住民,我們家從小就沒有在注重防曬,所以國中之前就曬超黑,記得學生時期有同學時明指或暗指我黑,當時會走心和難過,也加深自己要美白的決心。很多皮膚黝黑的女生很漂亮,但我個人審美喜歡白,白到發光的程度很吸引我。 表妹的父母都
生活實驗 七八一 雖然她愛的範圍很小很小, 礙到她眼裡的才煩惱了她, 她除了說像沒有任何力量。 但是原來,她不只是只有同情她自己,這樣的共情就有了純白的力量,誰都黑白分明,沒有被黑化。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所謂的平衡不一定要失掉原色。
Thumbnail
「你的膚色好美,」旅居哥斯大黎加時,有個瑞士朋友在海邊對我說。 她和其他來自歐洲的女孩們都很努力在曬黑。只要我們一起去海邊,她們總會坐在太陽直射的地方,讓身體攤開在陽光下。因為在她們的國家,曬深了的膚色就是健康與美的象徵,而且歐洲平均日曬時數比靠近赤道的哥國少了很多。 當時太陽很大,海面波光粼粼
Thumbnail
「你的皮膚怎麼那麼黑?弟弟的那麼白!你們交換該有多好~」小時候最常聽到娥姐說這句話,感覺得出來她有多遺憾。 我跟娥姐認識將近40年,我在她身上看到拋不掉的女性束縛。國中以前,我總是過腰的長髮、肯定的每日小洋裝、離不開紅色系的各種我的日常⋯有趣的事,在她的認知裡面,只要是女生,絕對「會」喜歡,又或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問到我皮膚黑,是最常我會講我媽是印尼人的原因。」明騰這麼說道,語氣中沒有一絲羞赧,沒有一絲不解,聲音中的平淡似乎也表達了:我們沒有任何不同。 
Thumbnail
  她是「她」的複製品,而且是完美的複製品。   光滑的皮膚,柔軟的長髮,纖細的四肢,全身上下沒有一絲傷痕。穿上禮服去到哪家的宴會都能完美融入。   要不是她清楚記得自己原本該長什麼樣子,看到鏡子裡的人影時,她恐怕會誤以為這才是她真正的容貌,因為那非常符合「希爾維亞」這個名字給人的印象。
Thumbnail
到底是誰挪用了黃色臉孔? 「我很討厭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裡,大家會根據某個人的膚色,告訴他們應該寫什麼,又不該寫什麼,難道一個黑人作家不能寫一本白人當主角的小說嗎?」 這是一個探討代言權、文化遺產歸屬、創作倫理、挪用與認同的現代出版故事。 不能不說,匡靈秀年紀輕輕就有暢銷作品《巴別塔學院》問世,
Thumbnail
這本小說探討了文學創作中的文化對立和衝突,尤其著重於異文化之間的衝突和書寫華人文化的困境。大量涉及作家和文化之間的矛盾,以及對自我定位和對作品批判性反思的情感體驗。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我是半個原住民,我們家從小就沒有在注重防曬,所以國中之前就曬超黑,記得學生時期有同學時明指或暗指我黑,當時會走心和難過,也加深自己要美白的決心。很多皮膚黝黑的女生很漂亮,但我個人審美喜歡白,白到發光的程度很吸引我。 表妹的父母都
生活實驗 七八一 雖然她愛的範圍很小很小, 礙到她眼裡的才煩惱了她, 她除了說像沒有任何力量。 但是原來,她不只是只有同情她自己,這樣的共情就有了純白的力量,誰都黑白分明,沒有被黑化。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所謂的平衡不一定要失掉原色。
Thumbnail
「你的膚色好美,」旅居哥斯大黎加時,有個瑞士朋友在海邊對我說。 她和其他來自歐洲的女孩們都很努力在曬黑。只要我們一起去海邊,她們總會坐在太陽直射的地方,讓身體攤開在陽光下。因為在她們的國家,曬深了的膚色就是健康與美的象徵,而且歐洲平均日曬時數比靠近赤道的哥國少了很多。 當時太陽很大,海面波光粼粼
Thumbnail
「你的皮膚怎麼那麼黑?弟弟的那麼白!你們交換該有多好~」小時候最常聽到娥姐說這句話,感覺得出來她有多遺憾。 我跟娥姐認識將近40年,我在她身上看到拋不掉的女性束縛。國中以前,我總是過腰的長髮、肯定的每日小洋裝、離不開紅色系的各種我的日常⋯有趣的事,在她的認知裡面,只要是女生,絕對「會」喜歡,又或是